武德元年,李世民、李文静和裴寂等十七人被定为“太原元谋功臣”,其中这三人有“恕二死”的特权,而另外十四人有“恕一死”的特权。不过,到了武德二年,刘文静就被李渊下令处斩了,在临死之际,刘文静一声长叹:"高鸟逝,良弓藏,故不虚也。"那么,刘文静的死果真冤枉吗?
一直以来,刘文静的死都被想当然的定性为是李渊与李世民斗法的结果,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刘文静去世的时间,即619年,大唐开国的第二年,当时的李世民虽然立了一些战功,但远没有后来的野心,李渊对李世民并没有猜忌之心。倘若刘文静的死延后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或许还能和李世民扯上关系,但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探讨刘文静死因的时候,不能简单的上升为帝王家的权力争斗。
晋阳起兵那段历史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篡改在现在基本已经是一种共识,也就是说史书中记载的李世民、刘文静和裴寂三人设计李渊的“美人计”桥段或许并不存在,而是李渊自己本身就有起兵的意思,并主导了晋阳起兵,但依旧不能抹杀这三人在其中的作用。
吕行版刘文静
刘文静的确切功绩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就是招兵买马。刘文静是晋阳令,在这一带颇有声望,结识的有志之士不在少数,他因为亲家李密而被投进狱中的时候,曾对李世民说过这样一番话:
“今太原百姓避盗贼者,皆入此城。文静为令数年,知其豪杰,一朝啸集,可得十万人,尊公所领之兵,复且数万,君言出口,谁敢不从?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盈半岁,帝业可成。"
这其中不免有夸大成分,但是刘文静在晋阳经营多年却是事实,这在义兵的组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二就是逮捕高君雅和王威。这两个人是隋炀帝派给李渊的副手,实际上就是隋炀帝的眼线。负责监视李渊在太原的一举一动,在李渊想要起兵的时候,这两个人是必须要除掉的。实际上早在李渊打着对抗突厥和刘武周的旗号招兵买马又交给自己人管理的时候,高王两人已经对李渊起了疑心,并设计要除掉李渊来向隋炀帝邀功,只是事不凑巧,原本周密的计划却被李渊得知,于是针对高王两人的斩杀计划提前进行。刘文静和刘政会就奉命告发高王二人,给了两人一个措手不及,高王被迅速拿下。
其三就是联结突厥。东突厥在隋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了在中原的纷争中分一杯羹,东突厥很乐意扶持割据势力争夺地盘,李渊在最初起兵的时候,兵力并不强,不得不忌惮东突厥,怕的就是东突厥在背后高突袭。因此,刘文静提出和突厥签订协议,免除晋阳起兵的后顾之忧。李渊就让刘文静出使突厥,与始毕可汗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始毕曰:"唐公起事,今欲何为?"文静曰:"皇帝废冢嫡,传位后主,致斯祸乱。唐公国之懿戚,不忍坐观成败,故起义军,欲黜不当立者。愿与可汗兵马同入京师,人众土地入唐公,财帛金宝入突厥。"
始毕可汗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实际上他们一直以来的做法就是对于中原的求助来者不拒,但是李渊却并不想受制于突厥,他对于突厥的态度与其说是结盟,不如说是安抚,因此对于始毕可汗的大举派兵,刘文静是拒绝的,最后只同意康鞘利带着两千骑兵和一千匹马来支持李渊的事业。
对于这个结果,李渊是非常满意,他对刘文静说:"非公善辞,何以致此?"
电视剧中的李渊
此上就是刘文静在晋阳起兵中的主要作用,在李渊设大丞相府后,刘文静做了司马,又在李渊称帝后做到了纳言(正三品,武德四年改为侍中),即宰相职,紧接着又有了恕二死的特权,与朝中的博学之士一起修订《隋开皇律令》,可以说这是刘文静最荣耀的时刻,然而好景不长,大唐开国不过才两个月,刘文静就犯下了第一个错误,即第一次浅水原之战的惨败。
浅水原之战是唐军与薛举的西秦军之间展开的一场战斗,而第一次浅水原之战以唐军的惨败告终,在这一战前夕,李世民突然生病,无法继续指挥对西秦军的战斗,因此将军队交给了长史刘文静和司马殷开山,并交代两人不可冒险出兵。然而两人在商量之后,却决定出兵,其结果就是唐军死亡率达到了十之五六。刘文静和殷开山因此被免职除名,或许这一次两人能够活下来还要归功于当初的恕死特权。不过紧接着在十一月份,两人再次跟随李世民征讨西秦军,这一次唐军赢得了浅水原之战。两人也因此恢复了爵位,而刘文静成为民部尚书,领陕东道行台左仆射。
历史的齿轮转到了619年,这一年对于刘文静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刘文静跟随李世民驻守长春宫,眼看着昔日的好友和同事裴寂的能力在自己之下,地位却在自己之上,且两人的差距越来越大,两人的矛盾开始显露出来。以至于这种矛盾已经影响到了对政事的判断,裴寂赞成的,不管是对还是错,刘文静都会不自觉的持反对意见,而裴寂不赞成的,刘文静又往往会支持,甚至两人会在朝堂上吵起来。
刘文静对裴寂的怨恨已经到了很深的程度,有一次,刘文静和弟弟通直散骑常侍刘文起在家中喝酒,喝到兴起时,刘文静拔刀砍向厅中的柱子,口中还念念有词,说什么一定要杀了裴寂。刘文起看的心惊胆战,又联想到最近家中常有妖祟事件,于是找来巫师作法,好巧不巧的,这件事就让刘文静的一个失了宠的小妾知道了,此小妾为了报复刘文静就将此事告诉给了自己的兄长,然后让兄长到皇帝那里去告发刘文静谋反。
电视剧中的裴寂
而更巧的是,此兄长还真就告到了皇帝那里,而李渊将这件事交给了裴寂和萧瑀来审理,在审讯过程中,刘文静也并没有什么好遮掩的,说了这么一番话:
“起义之初,忝为司马,计与长史位望略同;今寂为仆射,据甲第,臣官赏不异众人,东西征讨,家口无托,实有觖望之心。因醉或有怨言,不能自保。”
这是典型的心理失衡,萧瑀和李纲都认为刘文静并没有谋反,而李世民也为刘文静求情:
太宗以文静义旗初起,先定非常之策,始告寂知;及平京城,任遇悬隔,止以文静为觖望,非敢谋反,极佑助之。
李世民的话,李渊想了想也对,就在李渊犹豫不决的时候,裴寂又说了一段话:
“”文静才略,实冠时人,性复粗险,忿不思难,丑言悖逆,其状已彰。当今天下未定,外有勍敌,今若赦之,必贻后患。”
这段话简直就是刘文静的催命符,李渊一听直接就定了刘文静的罪,最终刘文静和刘文起被杀,籍没其家。
吕行版刘文静
其实从刘文静事发的这件事来看,就是有预谋的,一个失宠的小妾有什么胆量告发刘文静谋反?她的兄长又有什么资格面见皇上?然而这一切都发生了,这就说明小妾的背后有人在支持,这个人很可能就是裴寂,在刘文静一次次给裴寂难看的时候,裴寂也在抓刘文静的小辫子,而且一旦抓住这个小辫子就不会松手。
裴寂之所有这么做,自然也是吃准了李渊的心思,实际上李渊对刘文静也是不喜欢的,刘文静是有大功,但是有点恃功而骄的意思,这或许他自己都不知道,但在朝堂上因为私事和裴寂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李渊是非常不喜欢的,大臣们即便心不和也要面和,不能因为私事忘了公事,但显然刘文静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或者他明明知道但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李渊对刘文静的不喜还有一个方面,即刘文静曾代表李渊和始毕可汗签订协议,达成盟约,这本就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也是李渊想忘掉和遮掩过去的事情,但刘文静又是亲历者和促成者,因此在李渊这里就比较碍眼了。
所有作为最了解李渊的裴寂自然是知道李渊对刘文静的态度的,也因此,裴寂才敢监视刘文静。而李渊明知道这件案子牵扯到裴寂,但却还让裴寂参与审讯,这也释放了一个信号,即李渊想借着裴寂的手除掉刘文静。事实也正是如此,倘若裴寂不参与审讯的话,其实并没有人认为刘文静会谋反。倒是李渊自己在听了刘文静的怨言后说了一句:"文静此言,反明白矣。"
电视剧中的李世民
这件事,从头到尾,只有李渊和裴寂“愿意”相信刘文静谋反。但在李世民为刘文静求情后,李渊又觉得似乎杀了刘文静会有不好的影响,毕竟刘文静确实是大功臣。而裴寂在李渊犹豫的时候适时说了那段话,不管刘文静是不是谋反,但是他的表现确实有那个意思,而且“当今天下未定,外有勍敌,今若赦之,必贻后患。”
这才是最致命的,刘文静不管怎么说都是犯了错,在家里施厌胜之术就是犯罪,况且口出狂言,如果这样的人能够赦免,在天下未定内忧外患之际,无疑是后患无穷,最明显的是李渊没有树立一个威严,其次就是后人会仿而效之。所以,裴寂的话一落,李渊就有了定论,他要树立天子的威严,他要杀一儆百。
写在最后:其实这个案子中,李世民的影响很小,他为刘文静求情却没有说服李渊。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刘文静是李世民的心腹,因此李渊想斩掉李世民的一个臂膀,实际上单看时间线就能明白这其中没有什么道理。刘文静确实和李世民关系不错,但是他并没有站在李世民这一边,准确的说,还没有到站队的时候。因为619年的时候,李世民只是一个秦王,和李元吉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立的战功多一点,但当时正是打天下的时候,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并没有失和,甚至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也没有不睦。但是随着李世民立的战功越来越多,到了621年,李世民一举拿下了王世充和窦建德,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正是这个天策上将,让李世民有了不该有的心思,从此,李建成和李世民开始了明争暗斗,而李渊则时而向着李世民时而向着李建成,想在两人之间找一个平衡,最终玩火自焚,有了玄武门之变。#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