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955 年 3 月 31 日深夜,林徽因躺在北京同仁医院的病床上,生命如风中残烛。她已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形,眼窝深陷脸色蜡黄,瘦骨嶙峋的模样让一生追求美感的她不敢直视镜子。四周冰冷的医疗器械,仿佛是命运无情的宣告,宣告着她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林徽因心中满是不舍,她挣扎着用微弱的声音呼唤护士:“护士,快帮我喊一下思成,我有话对他说。” 命运弄人梁思成仅在一墙之隔,护士却以夜深为由拒绝了她的请求,这一拒绝如同一道无法逾越的高墙,无情地阻断了他们此生最后的相见。林徽因最终没能说出那几句遗言,次日清晨 6 时 20 分,她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终年 51 岁,她的离去是中国建筑界和文化界难以估量的损失。
林徽因与梁思成,这对民国时期建筑学界的璀璨明星,携手走过了 27 年的风雨历程。他们的爱情与事业紧密交织,共同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奉献了一生。
他们的缘分始于 1918 年,17 岁的梁思成随父拜访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当时 15 岁的林徽因亭亭玉立,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梁思成对她一见钟情,林徽因心中亦泛起涟漪。此后林徽因出国留学,梁思成始终将她放在心间。1921 年林徽因归国,梁思成热烈追求。他身为清华乐队队长,邀请林徽因观看自己的表演;带她逛太庙时,突然爬上大树呼喊她的名字给她惊喜;又选择在星期天带她去松坡图书馆那书香弥漫、环境清幽之处,成为他们的专属天地。徐志摩也曾试图打扰,梁思成便贴上 “情人不愿受干扰” 的字条,尽显对林徽因的珍视。
1923 年梁思成遭遇车祸,左腿骨折、脊椎受伤,落下终身残疾,陷入痛苦与自卑。林徽因却毫不嫌弃悉心照料,陪伴他度过艰难时光。她的真诚与关爱,让两人感情愈发深厚。一年后他们一同赴美留学,追逐建筑梦想。1928 年他们在加拿大举行婚礼,林徽因设计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婚纱惊艳众人,二人的结合成为佳话。
婚后他们回国投身建筑事业,常常一同外出考察。1929 年林徽因因病辞去东北大学教职,确诊为肺结核。此后病魔如影随形,但她从未放弃对建筑和文学的热爱。养病期间她仍坚持学习、写作,思考建筑与艺术。病情好转后她与梁思成继续考察之旅,足迹遍布山西、浙江等地,风餐露宿历经艰辛。1934 年他们参与杭州六和塔重修计划,在浙南发现元代古建筑,为保护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在艰难岁月里他们相互扶持,梁思成脊椎病复发,林徽因陪伴他散步,给予精神支持。林徽因病情严重时,梁思成自学护理知识,为她改善生活。在李庄生活艰苦,林徽因肺病复发高烧不退,但她凭借顽强毅力,在病榻上承担《中国建筑史》校阅与补充工作,撰写关键章节,为中国建筑研究留下宝贵财富。
1944 年《中国建筑史》完成,他们又合作完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林徽因的贡献得到梁思成高度认可,她的才华与坚韧在学术研究中熠熠生辉。长期高强度工作与恶劣生活环境,让林徽因病情不断恶化。1947 年她接受肾脏切除手术,术后仍坚持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参与国徽设计,提出诸多新构思,她的设计才华在国徽图案中得以体现。她还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碑座和碑身设计饰纹。1951 年她与梁思成成立美术组,抢救景泰蓝工艺。尽管疾病缠身,她依然为建筑事业和文化传承不懈努力。
1953 年林徽因为古建筑保护奔走呼号,却无力阻挡拆除浪潮,病情急剧恶化。她住进医院梁思成也因肺结核住院,两人仅一墙之隔,只能靠纸条传递关怀。女儿梁再冰结婚生子,林徽因满心欢喜,却因病情严重无法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林徽因临终前想见梁思成未能如愿,她的遗言成为永远的谜。梁思成得知她去世悲痛欲绝,悔恨自己未能见她最后一面。他们的爱情是时代洪流中相互依偎、共同前行的典范。林徽因的一生,是对建筑、文学和家国命运的深情奉献,她的遗愿和梁思成的遗憾,成为历史长河中令人叹息的悲歌,永远回荡在人们心间,让人感慨万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