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搭档7年的政委,1955年为何只授少将?是因何事撤职

分享至

1947年夏,硝烟弥漫的山东战场上演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华东野战军统帅粟裕在南麻地区展开了对国民党"王牌师长"胡琏的围歼之战。经过四天四夜的浴血奋战,胜利的曙光已在眼前,粟裕距离全歼胡琏主力仅差半天之遥。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一纸来自延安的电报却打破了这一切——毛主席急令撤退!面对战机即逝,粟裕虽有不甘却坚决服从。待了解真相后,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不禁感叹:"还是主席高明啊!"原来,这场看似胜券在握的战役背后,竟隐藏着敌军总指挥范汉杰精心设计的惊天陷阱。



战火纷飞 兵锋相向

1947年初春,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国民党当局在经历一系列战略挫折后,将全面进攻的锋芒转向陕北和山东两个战略要地。

这一年的五月,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打响了震惊全国的大捷。他们经过四天激战,成功围歼了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74师,让蒋介石的重点进攻计划彻底化为泡影。

蒋介石在震怒之下,立即从南京调来国防部参谋次长范汉杰坐镇山东战场。他在莱芜到蒙阴的战线上部署了11个整编师的精锐部队,并命令驻守青岛、济南、潍坊的国军全力配合。

国民党的反扑来势汹汹,他们在六月份集结了24万大军,向沂蒙山区发起猛烈进攻。这支庞大的军队妄图一举歼灭盘踞在鲁中地区的华东野战军主力。



就在敌我双方剑拔弩张之际,毛主席敏锐地捕捉到了战争局势的微妙变化。他注意到晋冀鲁豫战场的特殊态势:国军虽然可以依托黄河天险阻挡解放军南下,但这里的防守力量相对薄弱。

毛主席做出了一个关键决策:命令刘伯承、邓小平率军跨越黄河,挺进大别山。与此同时,他指示陈毅、粟裕将华东野战军分成三路,实行内外配合的作战方案。

这个被称为"七月分兵"的战略部署堪称精妙:第一、四纵队挺进鲁南,第三、八、十纵队进驻鲁西,作为外线作战力量。第二、六、七、九纵队和一个特种兵纵队则留守鲁中,构成内线防御。



粟裕的这套排兵布阵颇具匠心:诱使国军分散追击,等待时机成熟后,三路纵队相互策应,集中优势兵力,内外夹击,逐个歼敌。这是一个看似完美的战略构想,但他却遇上了一个难缠的对手。

这个对手就是在抗日战争中被朱德称为"太行屏障"的范汉杰。范汉杰并没有按照粟裕预想的方式行动,而是在默默观察粟裕的调兵遣将,筹划着如何破解这套内外线的组合战术。

两军对垒 瓮中捉鳖



七月初,胡琏率领国民党第11师向南麻地区推进,这支部队的行军方式十分特别。他们动作缓慢,步步为营,一点一点地向目标靠近。

这种奇特的战术引起了陈毅的注意,他将这种布局比作一只乌龟:脖子向前伸得很长,四只脚却都缩在龟壳里面。第11师孤军深入,其他部队要么在两侧慢悠悠地行军,要么落在大后方。

七月八日,胡琏占领南麻后,立即开始部署防御工事。短短几天时间内,他们依托南麻的山地地形,构筑了两千多个密密麻麻的防御碉堡和子母堡。



这些工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火力网,每个堡垒都能相互支援,构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胡琏在建造这些工事时还玩了个心眼,故意将几个子母堡只建到一半,每天装模作样地砌墙。

粟裕看到这个战机,立即决定吃掉胡琏的第11师。南麻虽然地处山地,易守难攻,但只要能够快速歼灭第11师,并在援军到来之前迅速撤离,就能复制孟良崮大捷的辉煌。

七月九日,陈毅和粟裕下达作战命令。他们派遣许世友、王必成率领第二、六、九纵队负责围攻南麻,成钧率领第七纵队则负责阻击可能到来的援军。



四支纵队集结完毕后,立即向南麻进军。他们的目标很明确:要让这个在国军中被称为"狡如狐,猛如虎"的胡琏有命进得南麻,休想活着离开。

七月十七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乱了华野的进攻计划。山路泥泞难行,重型火炮无法找到合适的阵地,战士们只能背着炸药包在火力压制下冲锋。

暴雨给进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炸药包被雨水淋湿后难以引爆,就算能够引爆,爆破力也大打折扣。华野的战士们前仆后继,但始终难以突破第11师的防线。



在这种情况下,粟裕亲自赶到前线指挥。他立即研判战场形势,调整进攻计划,试图找到突破口。面对这位华野副司令的亲临指挥,胡琏也不甘示弱,穿上军制雨衣前往前线督战。

为了切断第11师的退路,粟裕命令许世友带领第九纵队攻占崮山。这次行动取得了成功,但胡琏采取了极端手段维持军心,他当场处决了丢失阵地的指挥官孙敬久。

与此同时,王必成带领第二、六纵队准备强渡沂水,从南面进攻第11师。但连日暴雨导致河水暴涨,水流湍急,让这次行动遇到了巨大的阻碍。



主席神机 撤退传令

七月二十日,南麻战役进入最关键的时刻。华野的战士们在暴雨中继续向第11师的阵地发起进攻,但面对密集的子母堡火力网,伤亡惨重。

解放军战士们即使能够躲过子母堡的射击,也很难突破山上碉堡的侧面和斜面火力拦截。粟裕发现这种作战方式难以取得突破,立即调整战术,命令各纵队加强相互掩护。



在新的战术部署下,华野集中火力逐个拔除碉堡,试图在第11师的主阵地上撕开一个缺口。胡琏针锋相对,改变子母堡的火力部署,由扇形开火转为直线开火。

双方在战术上不断调整,战场形势一度陷入相持。七月二十一日凌晨,陈毅和粟裕命令四支纵队发起南麻战役的最后一次决定性进攻。

华野全军上下在这次进攻中展现出惊人的战斗意志,前仆后继地向敌军阵地发起冲锋。经过连续不断的进攻,终于拔除了第11师的几个重要碉堡。



就在胡琏即将弹尽粮绝之际,他接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黄百韬的第25师和黄国梁的第64师正在向崮山方向急行军,蒋介石还下令全力支援南麻。

收到援军消息的胡琏立即走上碉堡,亲自指挥部队进行反击。他命令第11师全线出击,务必死守阵地,等待援军到来。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