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希强 著
责任编辑:柳海松
出版社: 辽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08
推定西周纪年 探寻文明之源
辽海出版社
柳海松
对本民族历史的追溯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来源,对自身文明的探源是人们了解自身、寻求文化认同的诉求与途径。“知所从来,识其所在”,文明的来处总是对人有无限的吸引力,而对未知的探寻正是在一个又一个尝试中不断行进。对这方面的图书倾注我们编辑的心力,也成为我们的义务和责任。最近出版的《西周月相词汇与西周纪年研究》一书正是我们在这一方面的一次尝试。
世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经五千多年文化传承没有中断过的国家,但中华民族历史的确切记载却只能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在此之前的历史不能确知。其中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从兴起走向未来的重要时期,而在中国传统文献中对此记载却很模糊。为解决这一难题,国家先后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经过国内专家学者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着争议。而金文月相词汇与西周青铜器的年代推定、西周历法、西周各王的起止年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这种认识,本书依托考古发现之文献、实物铭文等,通过对西周月相词汇的研究,对西周的部分纪年进行了断定。
全书分上下两编,共十三章,上编是“西周月相词汇的研究”,包括“前人对西周月相词汇的研究成果”“西周月相词汇的真正含义与所代表的具体时间”“对月相名词解释的验证”三章内容;下编为“西周部分王年的推定”,涵盖了“由被推定为幽王时期青铜器推定幽王元年”“由被推定为宣王时期青铜器推定宣王元年”等十章内容。本书根据对相关月相词汇进行的解读,展开对西周纪年的推定,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为学界提供了又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
本书的写作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吴其昌、郭沫若、陈梦家、唐兰、彭裕商等人的研究成果都被作者借鉴。本书的价值在于:一是破解了几千年来一直困扰学界的西周月相词汇究竟是什么含义的难题,发现了西周月相词汇不仅是由“初吉”“既望”“既生霸”“既死霸”四个月相词汇构成的,而且还包括上半月的“中吉”与下半月的“中吉”。同时,也发现这些月相词汇都是具体代表一个月中的某一天的。“初吉”代表“初一”日,上半月“中吉”代表“初八”日,“既望”代表“十五”日,“既生霸”代表“十六”日,下半月“中吉”代表“二十三”日,“既死霸”代表月末日。二是通过“四要素”俱全青铜器推出西周时期十一位王在位的准确时间。得出的这些结论与“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得出的结论相比较,有懿、历、幽三位王的起始年是完全相同的,说明其研究方法是可行的,又因本书研究中所依据材料都是出土青铜器,所以其结论的可信度较高。三是准确推算出近七十件“四要素”俱全青铜器以及部分具有“三要素”的青铜器铭文所记录的时间,准确到年、月、日。例如吴虎鼎与兮甲盘都是公认的宣王时器,作者不但推出它们是宣王时器,而且推出两器所记录的时间分别是公元前808年12月12日和公元前821年2月28日。四是认为被准确推定出时间的青铜器可以作为各王的“标准器”。再通过“标准器”断代法去系联其他青铜器,使更多的青铜器铭文记载的内容得到充分利用。
对于本书,我们在选题策划之初,就曾与作者做过多次沟通,从编写大纲到编写体例,再到正文的行文规范,等等,都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使其更符合出版要求。这些建议都被作者采纳。对于初稿,我们在收到后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修改建议,使书稿逐步趋于完善。
当然,加工此类书稿面临着许多难题,诸如查询资料难度大、难字难句比较多、推理真实性的核实等,但这些问题在编辑和作者、校对的辛勤努力下都得到了解决,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展现在读者面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