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其实都可以看作是人类史。
美国也是如此。这个对我们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也同样给我们留下了既清晰又模糊的印象,它是美洲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19世纪末期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的国家。我们知道独立宣言和南北战争,也了解它发达的工业和富饶的农业,也听闻其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以及“世界民主与自由之灯塔”表象下的许多争论。
美国正式诞生至今虽不过二百余年,但其对世界文明和人类命运的影响都是有目共睹的,实际上,单说“美国”这两个字的历史的话,可能只有这两百余年的历史,即便从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大陆创建殖民地开始说起的话,也不过四百年,但如果要说到“美国人”的历史,还要从八百年前印第安人定居北美开始。
这部由耶鲁大学等知名大学的四位历史学教授共同打造的《美国人的历史》,正是从“美国人”的角度出发,突出美国发展故事中不同美国人社群的经历,正如书中所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社群甚至比最伟大的领导人更重要,因为社群这种组织形式最善于将独特的历史传统传递给后人”。
而不同社群分享共同的美国价值,正是美国历史最基本的特点之一,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讲述视角,我们说,国家史也是人类史,而以人为单位的社群,则是构成各种社会活动、政治结构和经济建设的根本,在美国人的历史当中,譬如独立、民主的诞生、蓄奴制、帝国扩张、经济萧条等,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问题,都是在地方社群的背景下展开的。
与此同时,《美国人的历史》兼具专业的历史知识与通俗的讲述方式,虽然它被定为耶鲁大学美国史官方教材,但实际上,《美国人的历史》的受众更为广泛,它不仅是一幅包罗万象的美国发展索引图,更是一部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以社群为基础,以事件为线索,加上大量翔实的一手资料以及近400幅的精美配图,呈现出一部全面、系统、生动的美国人的历史,让我们看到美国如何成为美国。
从蚂蚁到大象之前:一段土著与奴隶的血泪抗争
《美国人的历史》中这样写道:“美国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就体现在“人”上,人的多样性创造出文化的多样性,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就曾表示说,“真正和典型的美国人,是连带字符的,他的组成是国际性和跨种族的”。
可以说,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融合,美国人来自于世界各地,他们将不同的文化、种族以及宗教信仰发展演变成拥有着不同的风情、习俗和思维方式的美国社群。
从最初定居北美的印第安人开始,已经体现出美洲民族巨大的多样性,为了适应不同的地理气候和环境限制,到15世纪末欧洲人到来之前,印第安人在北美已经建立了数十种不同文化,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也呈现出不小的差距,其中,人口最为集中的西南部、南部和东北部也是后来欧洲探险者、征服者和殖民者们最初的主要活动地区。
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越来越多的欧洲殖民者蜂拥而入,以“在从前无人来到的地方,我们希望移植一个民族”为目标的《五月花号公约》开启了北美殖民地时代。
“欧洲殖民者出于各种动机来到美洲,但劫掠和获利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目的”,欧洲殖民者的入侵不仅霸占了这些土著人的土地,还带来了许多可怕的灾难性后果,原住民被大量杀害、天花等传染病肆虐、从非洲掠夺大量黑人奴隶发展种植园经济……
战乱、残害、疾病、掠夺……不过一百五十年的时间,每周土著人口锐减90%。
这是美洲土著文明的崩塌,也是在西班牙、法国、英国等殖民暴行下的一种新的文明的“整合”,与此同时,英国人沿用爱尔兰经验,发展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美洲殖民文化。
1701年到1710年的十年间,大量非洲人被引进至北美洲,成为了种植园的奴隶,蓄奴制也成为了一些地方的基本劳动体制,这个过程中充斥着令人胆战心惊的威胁和暴力,一些奴隶主除了日常打骂,甚至还会用尖刀弄残奴隶们的肢体。
非洲裔美国人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抵抗,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拒绝合作、在逃亡的过程中组成了孤立和隐蔽的“马龙”社群、以及发起希望渺茫的起义,美洲奴隶的抗争史,是一段令人揪心的血泪史,“能够起义也是奴隶社群存在的标志”。
在17世纪最后25年里,由于欧洲人定居点的不断扩张,殖民者和印第安人之间的矛盾加剧,再加上英格兰王朝更迭后的一些统治措施,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暴力冲突,印第安人在新墨西哥、新英格兰和切萨皮克湾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暴动,甚至让英国当局非常担心会因为外部攻击和内部骚乱而失去对于北美的统治。
不能否认的是,蓄奴制成为18世纪大西洋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对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资本积累做出了贡献,然而这样的繁荣却让数以百万的非洲人和非洲裔美国人付出了自由、甚至生命的代价。
文化的多元:合众存异的结果
约瑟夫·奈曾说过:“美国文化的种族开放性和美国民主与人权价值观的政治感召力,使其具有了国际影响力。”
在18世纪非洲裔美国人社群形成的时期,高出生率和土生人口的增长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稳定性,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且充满着各种波折,然而一个新的民族因为这样的融合而产生,在重重高压之下,他们依然发展出了包括语言在内的鲜明的民族特色,“音乐、舞蹈、宗教和口授传统方面的鲜明特征既显示了人类精神在束缚下的顽强,也表明非洲裔美国人创造属于自己的持久精神文化的努力获得了成功”。
非洲裔美国人与殖民者之间竖起了一道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的壁垒,而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时至今日,依然是美国社会和文化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个矛盾。
多个种族文化发展融合出的新的民族,宗教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矛盾,18世纪中期震撼着整个英属殖民地社会的宗教复兴运动是美国历史上最早促进统一的事件之一,新的宗教派别和旧有的宗教派别形成对立阵营,与此同时,扩张型经济的发展导致阶级不平等进一步加剧,传统价值观受到新的挑战,这些都成为宗教和文化动荡的因素。
19世纪80年代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间,遍布各个阶层、全国各地和不同种族的“进步派”人士开始寻求新的社会意识、一个更善于处理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强势政府,他们的进步纲领中既要求社会公平,又主张社会控制之间的紧张关系对于20世纪之后一段时间内的美国改革带来了深远影响。
种族歧视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里随着大量移民的涌入而变得更加尖锐,在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不断蔓延开来。一战期间,黑人作战编队在法国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受到了法国老百姓的友善对待和褒奖,但依然没有为他们换来自己家乡——美国的待遇的真正改变,但却在美国社会形成一种激进好战的情绪。
与此同时,来自战争、禁酒、文化不宽容的暗流涌动等各方面原因,使得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知识分子感到困惑彷徨,然而这一时期的美国社会中,保守政治平衡了文化和政治领域发生的变化、技术和繁荣带来的好处,依然是追求政治激进所无法企及的。
20世纪60年代对于美国社会而言,是一个文化反抗凸显的时代,从性解放、吸毒、嬉皮士到女权主义的极端, 二战后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在反叛与抗争中产生震荡,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青年人们对宗教价值的文化抗争以及以黑人为代表的的少数族群为争取权利平等的抗争,在一定程度上再一次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社会的焦点更是逐渐从种族平权转移到宗教、道德和文化价值的分歧上面。
不同时代背景下呈现的矛盾也千差万别,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正是那些不同文化、信仰和宗教彼此交融影响,形成了美国历史传统中非常特别的现象,它们仍是以基督教和共和主义的传统为基础的,正如罗伯特?贝拉在《心灵的习性》中的分析,“古典共和主义提出了为公共利益尽心尽力的积极公民形象,宗教改革的基督精神,以清教主义与教派主义的形式,倡导以个人的自愿参与为基础的政府观念。然而,以上两种传统都把个人的自主性置于道德与宗教责”,即便是后来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的此消彼长,依然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而美国就像一个有着共同宗教背景和价值观的文化大熔炉,将各种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渐渐融入其中。
地域的扩张:“昭昭天命”的使然?
文明的建立、文化的融合,常常都与地理条件有着紧密的联系,美洲大陆上曾发生的种种地理环境的变化,重塑了整个大陆的生态系统,也由此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和社群。
一直延续到19世纪的“沙漠文化”的创新做法被传播到北美西南部时,就在当地社群发展出了足以支持最密集人口的经济和北美最早的永久性定居村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的印第安人则在那里建立起人口密集的永久性定居社群;7-8世纪开始崛起的密西西比文化下,生活在密西西比河谷冲积平原一带的永久性社群定居点发展得更大、更壮观……
正如书中所写:“了解人类文化对地理和气候的适应方式是理解美国历史的基础,因为地域差异不仅造就了欧洲人到来前那些世纪里印第安人文化的发展,在随后的世纪中,它们将持续决定着美国人生活的特点。”
经济和人口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争夺,无论是殖民前夕各个城市对于密西西比河沿岸有限的空间的争夺,还是之后美国以“昭昭天命”的理念所进行的扩张,都是如此。
美国人赋予自己的快速扩张以一个“正当”的理由——“昭昭天命”的理念使然,他们视之为对自己拓荒者身份的认同,甚至包含了对自身成就的骄傲。
何谓“昭昭天命”?书中作出了这样的阐释:
“‘昭昭天命’的观点最早出现在19世纪40年代的扩张主义热潮中,其基础是美国人对于本国民主优越性的广泛信仰。在日益强烈的民族身份认同感和支持它的新兴中产阶级价值观、制度和文化中,这种信仰把人们联合在一起。”
在这“昭昭天命”的观点影响下,经济上的欲望和对美国文化的优越感同时推动了美国人的扩张运动,1846-1848年的短短三年时间里,美国的面积足足扩大了150万平方公里,增长近70%,一个横跨北美大陆的国家也开始成型。
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是因此而大增,强烈的民族身份认同感也因此而建立起来。
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到“门罗主义”的提出和影响,门罗主义虽然是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保持中立的一种观点,但是它提出的背景和影响,却对日后美国大陆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美国人的历史》中形容“和睦时代的外交成就几乎完全归功于门罗的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斯一个人的努力”,这并不夸张。亚当斯并没有惧怕于大英帝国的“建议”,而是坚持美国实行自主政策,并且为总统草拟了一直被美国所沿用的西半球政策,给门罗主义观点的提出提供了先决条件。
除了上述内容,《美国人的历史》中面面俱到地详细讲述了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以及社群在这些历史进程当中所起到的作用、带来的影响,其故事性的语言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具有非常高的可读性,内战、大萧条、冷战、朝鲜战争等等,这些复杂的历史事件不再晦涩难懂。
美国既有不可否认的辉煌成就,也存在许多莫衷一是的巨大争议,它曾以“昭昭天命”的理念快速扩张,也曾张开怀抱接纳四方,合众存异是其多元化的关键成因,知古鉴今,以史为镜,阅读美国人的历史,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一个思考和启示的过程。
美国人的历史(全3册)500余年的波澜壮阔,美国的初生与成长,全景呈现美国人的“光荣与梦想”!
¥19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