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李林牧 詹文雪
近日,89岁的李婆婆(化姓)突然遭遇大量呕血便血的危急情况,万幸的是因为送医及时,在武汉市普仁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医护团队的救治下,终于转危为安,而造成这一切健康危机的原因,竟是贪食山楂、柿子,而“养”出的巨大胃石。
据李婆婆家人回忆,11月4日晚,李婆婆突然开始口吐暗红色血液,总量将近500毫升,同时排便也出现大量黑色水样便。惊慌失措的家人见状立即拨打120,将婆婆送往附近的武汉市普仁医院。到达医院后经检查发现,婆婆的血红蛋白仅为57克/升,远低于去年检查时的121克/升,血压也已降至87/54毫米汞柱,情况十分危急。
急诊科值班医生程颖迅速判断婆婆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并立即将她收入重症医学科进行抢救治疗。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消化内科二病区主任郑亚萍决定为李婆婆进行急诊胃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胃腔内充满了大量暗红色的液体和血凝块,经过反复冲洗和抽吸,一枚大小约3.0厘米×4.0厘米的胃石赫然显现,同时,胃角中部和胃窦处还发现了多处溃疡灶。
经过进一步询问得知,李婆婆近期曾大量进食过山楂和柿子。医生判断,这正是导致胃中“巨石”形成的原因。原来,在胃酸的作用下,山楂和柿子中的鞣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了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并进一步与胃中的果胶、纤维素等凝聚成了巨大团块状的胃石,坚硬的胃石反复摩擦压迫胃黏膜从而引起胃多发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武汉市普仁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主任郑亚萍迅速组织团队,为李婆婆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经治疗,李婆婆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并逐渐稳定下来。
消化内科二病区主任郑亚萍为患者查体(武汉市普仁医院供图)
11月6日,李婆婆被转回消化内科二病区普通病房继续接受治疗。主治医师刘佳接诊后,继续给予她抑制胃酸分泌、止血、保护胃黏膜以及营养补液等精心治疗与护理。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李婆婆的病情逐渐得到了好转,精气神也日渐恢复。
武汉市普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方向明提醒,每年因胃石症住院的患者数量并不少,这大多与季节性空腹过量进食山楂、柿子等富含鞣酸的食物有关。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适量和均衡饮食。一旦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不能缓解,或者出现呕血、黑便、肠梗阻等严重情况时,应立即就医进行专业治疗。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