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血气方刚的年纪,从企业调进报社,做了一名新闻记者。
回顾近30年从事新闻工作的心路历程,顶烈日,冒风雨,叙是非曲直,写人生百味。既品味过人生的酸甜与苦辣,也感受到采访路上的风险和挑战。
只要听到突发事件,背起行囊立即出发,艰难困苦挡不住记者探究真相的前进步伐。
记得20世纪90年代那个寒冷的冬季,天公不作美,朔风呼啸,滴水成冰,南昌市居民偏在这时遭遇到了烧煤难的大问题。
在这前几年,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燃煤企业被推到风口浪尖,国有煤企不断遭受到市场的挤压,燃煤制售企业大多丢盔弃甲,私有煤企趁势蜂拥而上,最后连国有煤店也败下阵来。一时间燃煤制售渠道掺杂使假问题严重,烧水难、做饭难、烤火难一度成了南昌市近百万尚未使用燃气的群众的一大麻烦。那时在南昌市,家庭主妇只要谈到生火做饭难等问题,个个愁眉不展。令人费解的是,问题都在那里明摆着,却很长一段时间未见有关部门出手整顿。群众渴望还大家一个价廉物美的燃煤市场。
出于记者的职业本能,我想深入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我和几位朋友交换过意见,有人觉得路见不平,记者应该仗义执言;也有人说燃煤市场坑多水深,最好明哲保身。
记者是一个充满挑战和风险的职业。社会需要新闻监督,记者采访某些热点事件时,经常会面临人身危险,尤其是那些揭露黑幕的记者,常常遭遇暴力阻拦,有时甚至还要拿生命安全去做新闻调查。尽管有风险,我还是要去探究南昌市场上劣质燃煤泛滥的真相。
我先到燃煤企业以及当地有关管理部门明察暗访,掌握了燃煤企业掺杂使假的大量证据。不少企业为了牟取暴利,在成品煤中掺入大量泥土,用烟煤充当无烟煤,加工型煤恶意短斤少两,用中号模具加工蜂窝煤再按大号型煤出售。还有煤商在出售工业用煤中更加猖獗,竟在大庭广众之下把成吨的煤矸石掺入成品煤中。据当地群众介绍,在他们那里每天掺入煤矸石的运煤大卡车少则四五十辆,多则上百辆。煤企掺杂使假问题如此严重,有关部门应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我熬夜赶稿,想尽快揭露那些不法商家的丑恶嘴脸,倒逼管理部门出手整顿燃煤市场。
以前我也经常写舆论监督报道,虽然给我个人带来过麻烦,但我从未因此停止为群众发声。以往每每写完针砭时弊的文章,都是立刻送给编辑部发稿,这一回完稿之后,我还仔细检查了好几遍。这件事牵涉到的人很多,我担心有表达不够准确的地方而落下话柄。
虽然有点忐忑,但我还是义无反顾,为了用两篇文章捅破南昌市燃煤市场的黑幕,我做了两个比较劲爆的标题。《质劣量少市民烦恼:南昌市蜂窝煤掺杂使假》《工业用煤掺杂使假问题严重》先后在《江西工人报》《江西日报》《工人日报》和《人民日报》上发表。
这次新闻内容有些“炸裂”,文章又都在省内外颇具影响的大报上发表,文章见报后,我特别关注涉事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反应。
令我感到欣喜的是,文章发表后报社比较风平浪静,既未听到煤企的不同声音,也未见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异议。
南昌燃煤企业掺杂使假的真相经媒体曝光后,立即引起了南昌市委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都表示要下决心整顿好民用煤市场,并把这项工作当作当年为市民办的一件大事来抓。市政府办公厅首先发出《关于加强煤制品市场管理的通知》,紧接着南昌市工商局、标准计量局、物价局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出《关于整顿民用煤市场的通知》,集中人力物力彻底整顿燃煤市场,南昌市分管此项工作的副市长多次表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一定要把燃煤市场整顿好。
南昌市委、市政府快速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感到党和政府是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
在新闻调查工作中,但凡有责任和担当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还要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前偌大的南昌市只有几家煤粉加工企业,管理部门只要花点精力,完全可以从源头控制住燃煤的质量。遗憾的是,自从燃煤市场完全放开之后,全市煤粉加工企业星罗棋布,管理部门力不从心,各种问题便接踵而来。
在对燃煤企业采访时,我体会到要遏制住燃煤企业掺杂使假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煤粉加工点过于分散的现状,于是在文章中积极向政府建议:在煤粉加工环节,可借鉴前些年全市实行生猪统一定点宰杀、彻底解决猪肉灌水严重问题的成功经验,暂时恢复煤粉统一管理,定点加工。
三个月之后我欣喜地看到,南昌市政府在整顿燃煤企业中采纳了我提出的恢复煤粉定点加工的建议。这次整顿,全市共查封10余家掺杂使假的大型原煤粉碎厂,关停30余家大大小小的原煤粉碎点。全市煤粉统一由南昌市煤球二厂与煤球三厂定点加工供应,从根本上保证了南昌市民用煤的质量,全市蜂窝煤优质率一举从以前的15%上升到95%。民用煤整顿大见成效,群众买到优质蜂窝煤后纷纷表示,“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有位大妈听说是我在报上写文章反映燃煤质量的问题,十分高兴地拉着我的手连连说“谢谢记者”。大妈那开心的笑脸令我至今难以忘怀,那灿烂的笑容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鼓励我奔波在采访路上。南昌市燃料公司领导为此还给报社赠送锦旗,以示感谢。与此同时,全市整顿工业用煤掺杂使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并同样取得良好的效果。
南昌市整顿燃煤企业的成功做法引起了省内外能料行业的高度关注,当年,在全国燃料公司总经理大会上,原国家内贸部领导对此都给予了充分肯定。我采写的那篇《工业用煤掺杂使假问题严重》一文还被《江西日报》推荐参加全国部分省级党报好稿竞赛并获二等奖。
赶路采访,熬夜写稿,揭露社会上一些不公和违法行为,为推动社会的公正与进步贡献媒体人的力量,是新闻调查记者的常态。开展舆论监督,我从未奢望过获奖,只要所提出的问题能较好地得到处理,群众的困难能及时地得到解决,哪怕是个人吃点苦、受点委屈,都心甘情愿。记者其实不好当,时常有人“防火防盗防记者”。记得刚进报社的时候,我和同事合写了一篇关于外资企业无故开除几名女工的文章,报纸油墨尚未干,这家企业找麻烦的电话就打进了报社,还扬言要和记者打官司。我想,反正做记者受委屈是家常便饭,多一次或少一次都无所谓。
单枪匹马冒险揭露燃煤企业黑幕,我是做好了惹火上身准备的,然而这一次深入制假窝点暗访却十分顺利,没有发生意外事件。这两篇文章涉及的人和事比较多,反映的问题也比较严重,登报后不但没有引发争议,而且还收获了领导的赞扬和群众的肯定,这些倒是出乎意料的。
有人喜欢调侃记者是无冕之王,路见不平,挥毫泼墨,替群众发声酣畅淋漓。知道记者苦与乐的颇多,懂得记者难与险的很少。
一次,有一家国有企业,不考虑职工下岗后的生活困难,采取简单粗暴的裁员方式,不问青红皂白,一口气把200多名女职工裁下岗,一度给这些家庭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困难。为了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我顶住压力,为她们发声,在报上刊发《企业强调工作特殊,一线女工全被切下岗》等文章,促使该单位保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想当年,意气风发,不畏艰险,还在报纸上发表过《假冒商品为何屡打不绝?》《钨矿在呻吟》《保险网有漏》《管好这笔养命钱》等文章,在新闻监督方面算是有点经验,但这次抨击燃煤企业乱象,涉及几十家煤企和政府有关部门,他们体量太大,分量太重,但报道结局令人欣慰。
记者工作充满机遇和风险,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同时也就要选择勇敢和担当。
作者简介
魏德华,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南方电动工具厂四分厂党支部书记,江西工人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和《职工法律天地》杂志副总编。
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艺术作品,散文作品获第21届江西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第19届和20届江西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新闻作品获全国部分省级党报舆论监督好稿竞赛二等奖,摄影作品获中国老龄事业发展15周年图片展佳作奖, 书法(篆刻)作品获江西省直属机关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来源:本报消息
撰稿:魏德华
值班编校:罗晶晶、徐贵保
值班主任:齐菲斐
值班编委:邹晓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