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在台北的马场町刑场,随着一声枪响,一名国民党高级将领被枪决。
随后便有人将这一幕拍下来,送到了老蒋的办公桌上。这是老蒋下的死命:必须死要见尸!可见老蒋的愤怒与恨意。
谁能想到,这个人前一天还是老蒋口中最信任的爱将,第二天就死在了老蒋的枪下。
1973年,经过毛主席批准,周总理追认这名国军将领为革命烈士。
老蒋究竟为何要杀掉自己的爱将?这名国军将领究竟是什么身份?
天之骄子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吴石。
他出生在福建的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中。受时局影响,吴石从小便怀揣着雄心壮志,他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乱世英雄,救国家于水火之中。
在十七岁那年,吴石与同乡好友吴仲禧一起踏上了从军之路。两人先参加了北伐学生军,之后又一起考上了保定军官学校。
在上学期间,吴石与白崇禧成为了同期同学,两人也在这段时间结下了深刻的友谊。
白崇禧为人清高孤傲,但他对吴石却非常欣赏。原因很简单,吴石实在是太优秀了。
当时军官学校有十二门功课,而吴石门门都拿第一,大家不是称呼他为“保定军校状元”,就是称他为“十二能人”。
后来学校为了培养吴石,还将他送到了日本留学。吴石先后从日本炮兵学校,以及日本陆军大学毕业,而且成绩也都名列两校第一。
不仅是一般的同学,就是像白崇禧这种拔尖的优等生也抢着与吴石结交。
凡是有点眼光的人都能看出,吴石将来绝对会是一个驰骋疆场,横扫千军的栋梁之材。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吴石,在别人眼中就是有着大好前途的天之骄子。
一时的炙手可热也给了吴石一种错觉,他认为自己马上就可以一展宏图,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了。
但此时的他并未预料到,现实世界与校园生活有着巨大差距,未来等着他的,也并不是他想象的美好蓝图,而是一片深渊。
吴石从日本学成回国后,便顺理成章地加入了国民党,正式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
吴石能力强,工作表现也很突出。很快,他便引起了老蒋的重视。
在武汉会战期间,老蒋几乎每周都会召见吴石进行谈话。两人见面的频繁程度甚至超过了老蒋与陈诚的见面次数。
其实从那时起,明眼人便能看出,老蒋是打定主意重用吴石的。
就连吴石自己也非常有信心,自己一定会得到老蒋重用,成为国民党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猛将。
然而,事情的发展就是这么戏剧性。吴石的晋升之路终究被断送在了老蒋的猜忌之中。
1940年,吴石在桂南会战中,重创日军,为国民党赢得了一次为数不多的胜利。
也是在这次作战中,他与老友白崇禧重逢,并展开了一次默契的合作。
出现裂痕
此时的白崇禧已经是桂军的二把手,全国统一抗日后,桂军才被整编到了国民党的部队中。
但在此之前,桂军与国民党是不共戴天的,白崇禧也多次伙同李宗仁、孙科等人逼老蒋下野,当初的蒋桂大战更是闹得人尽皆知。
因此,老蒋一直对白崇禧怀有戒心。即使两军开始合作,老蒋也一直将桂军视作眼中钉,一直想找机会将其拔除。
但吴石不懂其中的“弯弯绕”,他一心只想着抗日。在他眼中,白崇禧既是久别重逢的老友,又是雪中送炭的老战友。
因此,他毫无芥蒂与白崇禧合作了。并在白崇禧的推荐下,吴石担任了抗战第四战区中将参谋长,其实这个战区已经相当于桂军的管辖范围了。
在老蒋眼中,吴石这就是变相倒戈了。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老蒋便开始冷落吴石,对他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热络。
吴石也感受到了老蒋的变化,但他却并未做一些能表明自己“忠心”的事情,以此挽回自己在老蒋心中的形象。
吴石之所以不这样做,一是因为他本身就不是谄媚之人,二是因为他觉得实力会证明一切,以后他战胜了日军,老蒋自会再次重用他。
不得不说,吴石还是太单纯了。
老蒋这个人认亲不认贤,只要你不是他的嫡系,或者曾经引起过他的忌惮,无论你作战能力多出色,都不会得到他的重用、
但若你是他的嫡系,即使你胸无点墨,在政事上毫无建树,也会一直得到老蒋看重,就比如刘峙。
而吴石就属于前者,单论他与白崇禧交往过密这一条,就足以让老蒋记恨一辈子,若是想重拾他对自己的信任,恐怕难上加难。
1944年,日军大举进攻湘桂,吴石奉命前去阻击敌军。然而由于兵力悬殊,国民党军队很快就伤亡惨重,开始出现溃散之势。
紧急关头,吴石一再给老蒋发去电报请求增援,但老蒋却惦记着利用日军削弱桂军的实力,从战斗打响到湘桂沦陷,他未发一兵一卒。
到最后,吴石只能弃车保卒,集中兵力保护老百姓转移。但前有敌机轰炸,后有日军步兵堵截,很多百姓都死在了逃难途中。
吴石后来曾多次回忆起这个场景,他总是难过地说,自己永远也忘不了那条被鲜血染红的桂黔公路。
还有那些枪声、百姓的嘶喊声以及孩童的哭声,也一直萦绕在他耳边,久久不能消散。
从这以后,吴石心中的信仰也开始慢慢倒塌。他从前一直坚信国民党会成为最后的“胜者”。
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奔波,他却只看到国民党带给了人民无尽的灾难。
他不禁怀疑,跟随老蒋一直走下去,真的是正确的吗?
就在他犹豫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也是这个人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弃暗投明
这个人就是吴石的同乡旧友——吴仲禧。
两人在考上保定军官学校后便渐渐失去了联系。但殊途同归,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加入了国民党。
一开始,两人都坚定地维护着老蒋的思想和主张,直到抗日战争爆发。
日军开始侵华后,老蒋便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荒谬言论,吴仲禧第一个提出了反对意见。
从这以后,他便加入我党,成为了一名地下工作者,开始做情报工作。
而这段时期,吴石则一直追随着老蒋。其实一开始吴石也是想抗日的,但他最后还是选择相信老蒋,他试图先“平息”内战,再专心对付日军。
当时为了研究我党,他甚至还读了毛主席写的《论持久战》。
读了一遍后,吴石只觉得惊为天人,他非常钦佩毛主席的远见与谋略,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对我党改观。
在西安事变后,他也一直不遗余力地帮助我党。随着对老蒋逐渐失去信心后,他也开始发现,能领导国家走向光明的,似乎只有我党。
有一次,他甚至当着毛人凤的面说出了“国民党不亡没有天理”这句话。
一直潜藏在国民党内部的吴仲禧也看出了吴石的心理变化,于是他抓住机会,不断给他做思想工作。
在吴仲禧以及其他地下工作者的努力下,吴石成功倒向我党这一边。
在与我党正式建立联系后,吴石便不断为我党输送重要情报。
在淮海战役前夕,吴仲禧为了获取第一手情报,决定前往国民党徐州总指挥部,亲自探查敌情。
吴石为了保证任务顺利,亲自给徐州的参谋长李树正写了一封信,嘱咐他对吴仲禧多加关照。
李树正做过吴石的学生,对他的要求无有不应。吴仲禧来到徐州后,李树正便亲自带着他去总部机要室逛了一圈。
吴仲禧也趁机记住了国民党的主要部署,之后他便借口回南京就医,将情报送到了上海地下党组织的手中。
就这样,在淮海战役还未打响前,敌人的总体作战方案就已经被我军悉知。
此后,吴石为解放军的一次次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直到1949年,吴石再次迎来了重要的抉择。
英勇就义
当时按照组织的意思,是让吴石留在大陆,转移到解放区。
但此时老蒋却给吴石发来一则委任的命令,命他为“国民党国防参谋次长”,并要求他立即前往台北就职。
吴石思虑了一番,最终决定前往台北,继续潜伏下去。吴仲禧认为太危险,极力劝阻他。
但吴石却说:“我的决心下得太晚了,为人民做的事太少,既然现在还有机会,那么个人风险就算不了什么。”
于是在吴石的坚持下,组织同意他与何遂等地下工作者一起去往了台北。
在台北的那段日子,吴石与女党员朱枫默契配合,将国民党的情报由香港传回了大陆。
当时有几份秘密情报还直接送到了毛主席的面前。
在听说这是由一位国军将领与一位革命女同志取回的后,主席嘱咐相关领导道:“一定给他们记上一功!”
随着国民党的行动一次次失败,老蒋也开始对内部人员产生了怀疑,之后他便暗中安排毛人凤加大排查力度。
不久后他们便查到了负责地下工作的蔡孝乾。而蔡孝乾经不住严刑拷打,最后供出了十几名地下工作者,其中就包括吴石。
老蒋听说这个消息后既震惊又愤怒。
他自认为自己对吴石已经够好了,虽然之前他冷落过吴石一段时间。
但毕竟现在他已经不计前嫌又重新任用吴石了,还任命他为“国防部长”,可见他的“大度”。
而吴石呢?他不仅不知道“感激”,反而还一直欺骗他,这在老蒋看来是不可原谅的。
盛怒之下,老蒋对吴石判处了“死刑”,并要求拍照记录,目的就是“死要见尸”。
吴石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但他依旧坚贞不屈,并未透露一丝讨饶的迹象。
而他坚定赴死的模样也感染了在场的众人,他们无法想象,究竟是什么信仰,会让吴石面对死亡时也无怨无悔。
吴石牺牲后,国民党连夜搜查了他的家。让众人震惊的是,这位“国防部长”的个人家产,只有一根金条。
他们不禁感叹道:这么大的官,真是太不值了!
1973年,经过毛主席与周总理的批准后,吴石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吴石同志是一位民族英雄,他没有被国民党纸醉金迷的生活所诱惑,也没有对老蒋的高官厚禄进行妥协。
他在最危险的时候弃暗投明,之后便一直为党赴汤蹈火,甚至最后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