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常州11月9日电 题:江苏常州打造人才强磁场 助推“新产业”与“新人才”双向奔赴
中新网记者 唐娟
11月8日,“非武不栖 进无止境”2024常州·武进人才周(下文简称武进人才周)正式拉开帷幕。连续举办四年的武进人才周,已成为当地集聚人才的平台。以先进制造业基地著称的常州,站在新产业风口上,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同步推进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以实现“新产业”与“新人才”的双向奔赴。
工业“挑大梁”科创“唱主角”
根据刚刚发布的常州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武进区在规上工业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开票等多项指标上均位居该市第一。作为常州市经济体量最大的板块,武进区的规上工业产值对常州全市的贡献度不容小觑。
常州市武进区委副书记、区长恽淇丞认为,“产业是武进的根与魂,制造业是武进的看家本领和制胜之本。发展新质生产力、汇聚发展新动能,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结构向新处布局、向高处攀登、向深处拓展、向前端延伸。”
对于科创人才的渴求,已经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刚需”。
常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翔在开幕式上向海内外人才发出诚挚邀请,希望参会者通过本次活动更好地认识常州、认识武进,做城市发展的“推介官”,做追逐理想的“实干家”。
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选择落户武进,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的制造类产业链最全,我们想把AI技术在更广泛的场景中去探索和实践。”参加本次武进人才周活动的嘉宾、长三角通用决策智能实验室主任田政感慨,没想到落户武进没多久就接到了“急单子”。
参会者在武进人才周活动中了解产业信息。唐娟 摄
“想要提升苹果筛选准确度的机器视觉应用设备供应商,把生产和消费端的‘痛点’带给了我们。这个市场需求的背后,是对机器提出了比人眼更锐利、比人脑更高效的要求。”田政介绍,在当地组织部的牵线下,长三角通用决策智能实验室与企业进行技术需求对接,为企业“把脉问诊”。
“在武进,像长三角通用决策智能实验室这样的团队有33个,分布在人工智能、新能源产业、集成电路、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领域。我们希望借助政策力量,放大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的‘互促共进’,提升人才与产业的‘适配度’,让创新为产业赋能。”当地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业路上的“同行人”
“我在‘理想’上班,住的是理想+人才公寓。”提起自己不久前入住的理想+人才公寓,正在理想汽车常州基地工作的康先生就赞不绝口,公寓附近配备了人才专线,坐车10分钟就到公司,上下班通勤特别方便。
随着长三角地区科创资源和产业发展的高度集聚,沪宁线上奔驰的高速列车成了不少年轻人的移动办公室。
由人才服务数智人“武有才”作为“开箱人”,打开武进英才计划的“百宝箱”。唐娟 摄
在武进人才周期间,当地发布了《关于实施武进英才“荣誉工程”人才服务三十条》,从落户到安居、从教育到医疗、从薪酬激励到政务服务、金融支持等各个方面提供了保障。
据当地组织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武进区充分发挥人才公寓聚才引才天然优势,优化提档公寓周边城市配套设施,打造青年人喜欢的居住环境;通过组织各类交流联谊活动,提供创业孵化、成果转化和就业指导服务;以人才“链”人才,联合“中以创新园—常州科教城—武高新—绿建区—西太湖”科创长廊带,构建起了“人才安居—研发孵化—产业加速”生态闭环,拓展了产居一体化空间。
“我们希望,来武进追求事业的年轻人,对这座城市从‘地缘认同’到‘业缘认同’再到‘趣缘认同’,与城市的发展同向偕行。”该负责人表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抓产业必须抓人才、抓人才就是抓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曾卫明在人才周开幕式也表示,“第四届武进人才周活动作为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积极推动产才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希望参会嘉宾共同探索人才工作创新举措,以观点促研究、以智慧促实践、以交流促发展。”(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