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可谓道出了大学的本质,所谓兼容并包就是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容许出现相同或相反的意见和声音。
大学不应只有一种声音,大学是各种思想和观点碰撞激烈的场所,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熔炼出新的学术。
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上一直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贬美的,另一种是崇美的。随着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多个领域突飞猛进,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崇美的声音越来越少,贬美的声音越来越多。
张维为和陈平教授是贬美的典型代表,我们先看看他们说过什么。
陈平教授说,中国一个月2000元的工资,活得比在美国3000美元还要舒服得多。
我理解陈平教授想夸赞中国的生活水平取得重大进步的初衷,但如此说法把美国描述得太不堪了,显然是言过其实,有失偏颇的。
张维为教授说,多少美国人抵抗风险的能力远远不如中国大多数农民工。他还说,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向华为等中国公司断供的话,很快就会走向大规模裁员乃至破产。
中国农民工在城里打工确实能取得不错的收入,在一线城市农民工在工地干活一天挣五百块是不难的,但美国相对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也正是因为这样,美国人不爱存钱,敢于消费,成为世界上第一消费大国。
美国公司向中国公司断供,是一件两败俱伤的事情,但是要说大规模裁员和破产属于夸大其词了。
客观地说,张维为和陈平两位教授的贬美言论不完全符合事实,有失偏颇,但这种声音的存在能够提升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鼓励我们再接再厉创造更多的辉煌。
陈赛彬是崇美的代表人物,把美国的一切都描述得很好。
客观地说这肯定是片面的,甚至某些观点不符合事实。最明显的就是现在我们用的大部分电子产品都是国货,比如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机等等,但我认为这种声音有存在的必要。
如果这个社会只有张维为、陈平一种声音,我们就会陷入盲目自信、自满,轻视对手,因此我们同时需要陈赛彬的声音,给我们泼一盆冷水,让我们保持理性和冷静,审视自己,正视对手,保持谦虚的心态,继续向发达国家学习,取长补短。
有句话说得好,若无批评,则赞美无意义。一个社会应该允许出现两极不同的声音,相互平衡,最终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