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春天,解放战争正处于关键转折期。在陕西洛川一带,国民党军队正在仓皇撤退。突然,一位"国民党高级军官"遭遇己方战机误击身亡。令人意外的是,不但国民党方面为其举行了简单的追悼会,我党更是在当地召开了有数万群众参加的隆重追悼大会,并将其安葬在洛川城外。这位看似普通的军官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能够得到敌我双方如此特殊的礼遇?而更让人费解的是,直到四年后,真相才渐渐浮出水面。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谍战故事?
一、潜伏之路
1917年2月,江苏省盱眙县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迎来了第二个孩子。这个名叫毛培春的男孩,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13岁那年,他就读于盱眙县山上高等小学,正值全县各校开展学生运动之际。
1932年春,盱眙地区爆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农民运动。当时年仅15岁的毛培春目睹了这场运动的全过程。运动虽然最终被镇压,但这段经历在他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种子。迫于生计,毛培春高小毕业后进入健民医院当学徒,开始了他的医护生涯。
1935年,毛培春通过考试进入南京中央军模范监狱医院工作。这座监狱关押着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作为一名普通的医护人员,他利用职务之便,暗中帮助被关押的政治犯,为他们传递信息,改善伙食,甚至协助部分同志与外界取得联系。
西安事变后,南京模范监狱释放了一批政治犯。毛培春积极参与营救行动,他一方面帮助狱中同志向外界发出呼吁,另一方面与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建立联系,为被关押同志的获释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毛培春被调往浙江后方医院。在那里,他结识了地下党员陈伯林。经陈伯林介绍,毛培春于当年11月离开医院,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封锁线,历经艰险抵达延安。
1938年春,毛培春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同年4月,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因表现突出,他被选送到七里铺保卫人员训练班学习。在这里,他系统掌握了情报工作的基本技能,为日后的秘密战线工作奠定了基础。
训练期间,毛培春表现出色,不仅刻苦学习专业知识,还积极参与体能训练。他的表现引起了上级的注意。一次重要的谈话后,他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以进步青年的身份打入国民党军队内部,开展长期隐蔽工作。从此,毛培春踏上了一条充满危险的地下工作之路。
二、打入敌营
1938年夏末,化名孔宪章的毛培春抵达山西。正值阎锡山部队大量招募人员之际,他以进步青年的身份成功进入绥德专员公署何绍南部。在短短几个月内,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他很快得到何绍南的赏识,被委以重任。
1939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毛培春的工作轨迹。当时胡宗南部队正在扩充军统特务系统,派员到山西招募人才。何绍南向胡宗南部推荐了这位能干的年轻人。经过严格审查后,毛培春被调入胡宗南军统特务系统。
进入军统后,毛培春被安排在情报科工作。他善于伪装,谨言慎行,表现出对国民党的忠诚。为了取得上级信任,他主动承担危险任务,多次参与军统的反共行动。在执行任务时,他巧妙地避免了对我党造成实质性损害,同时又能交差。
1940年春,军统系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毛培春因工作表现出色,被提拔为胡宗南宪兵司令部的一名重要干部。这个位置使他能够接触到更多机密情报,也让他在军统系统内部站稳了脚跟。
在军统期间,毛培春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工作方法。他每天按时上下班,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与同事保持适度交往。他还刻意结交了几位军统高层,通过他们了解更多内部消息。这种做法不仅消除了上级的疑虑,还为获取重要情报创造了条件。
1941年,一次意外事件考验了毛培春的应变能力。军统内部发现有人向共产党传递情报,展开了大规模清查。毛培春临危不乱,主动请缨参与调查,并巧妙地将嫌疑引向其他方向,成功化解了危机。
随着时间推移,毛培春在军统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他获得了进出胡宗南司令部的特殊权限,能够直接接触许多重要文件。这些便利条件为他执行秘密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到1942年底,他已经成为胡宗南最信任的情报人员之一。
1943年初,军统系统进行了一次内部整顿。毛培春因表现突出,被任命为一个重要部门的负责人。这个职位不仅扩大了他的活动范围,还赋予他更大的决策权。从此,他在军统系统内部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为后续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隐秘斗争
1943年至1947年间,毛培春在胡宗南宪兵司令部开展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地下工作。这段时期,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军统特务处长徐启明的严密监视。徐启明对所有人员都保持高度警惕,经常派人暗中跟踪部下。毛培春发现后,巧妙地利用工作调动机会,将几名关系密切的军统人员调到其他部门,同时在身边安排了几位可靠的同志。
1944年春,毛培春在西安建立起一个由8人组成的地下情报网。这个网络分布在军统系统的不同部门,互不相识,以互寄明信片的方式传递情报。他们采用独特的暗号系统,将情报隐藏在普通的家常信件中。这个网络成功运转了三年,为我党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