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冯晓晖
本篇首发于《九江日报 · 长江周刊》2024年11月10日,总第1007期。
概述:
2020 年 11 月 16 日,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成立 20 周年暨 35 万吨玻纤生产基地达产仪式胜利举行。巨石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玻纤纤维专业制造商之一,世界玻纤的领军企业。公司拥有浙江桐乡、江西九江、四川成都、埃及苏伊士、美国南卡五个生产基地,已建成玻璃纤维大型池窑拉丝生产线 20 多条,玻纤纱年产能达 200 万吨;公司玻纤产品品种广泛、品类齐全,有 100 多个大类近 1000 个规格品种,主要包括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短切原丝、短切毡、方格布、电子布等玻纤产品。
资料来源:巨石集团官网
仪式现场 图源:巨石集团官网
评述:
位于十里老街附近的九江玻璃纤维厂(简称九江玻纤厂、九玻厂),是九江人都熟悉的老企业,它始建于1959年,初期规模很小,设在东门口。1958年,国家计委和国家建设工业部决定在九江筹建玻璃纤维厂,建设规模为年产玻璃纤维500吨,是国家“二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项目于1960年1月动工,1964年底完成原设计确定的各项指标。
九玻厂早期生产玻纤纱、玻纤布和玻纤带,主要用于电机绝缘,部分用于橡胶工业。20世纪80年代生产工艺和产品升级后,生产涂塑窗纱、玻纤滤布、玻璃面等,是江西省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企业,全国大中型玻纤骨干厂家。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原材料涨价、建材市场疲软及企业机制等问题,九玻厂陷入困境,企业连年亏损,陷入了无钱购买原材料、无钱发工资、无钱为职工缴纳“三金”(社保金、医疗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无钱交银行利息、无钱交水电费的“五无”境地。正常的结局,九玻厂将与那个时代大多数落后的国企一样,倒闭并被变卖。然而,它却走出了另一条重生之路。
2000年,一个大订单突然从天而降,让已停工等死的九玻厂暂时摆脱了困境,下订单的竟然是九玻厂的竞争对手,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把日历翻回到 28 年前。
1972 年 10 月 2 日傍晚,一位浙江小伙子在九江老火车站下车,他胸前顶着一大箱肥皂,后面扛着一台 72 公斤重的电动机。他要去九江玻璃纤维厂,但时间太晚,一路公交车已经停了。虽然之前已在火车上站了二十多个小时(从浙江到南昌转九江),这位能吃苦的浙江小伙子不准备住在街上,他手提肩扛着这堆东西走到了九玻厂。
图源:Google地图
这段当事人后来自述的故事是否靠谱?笔者认为比较可信。当年扛上百公斤的挑夫,别说这十来里地,走一个月都没问题。浙江人又特别能吃苦,这位来自嘉兴桐乡的小伙子才 17 岁,在家乡的集体工厂里就是挑担子运水的。
一年前,这位名叫张毓强的年轻人进入了本县一家作坊式的染布厂,工厂用原始的织布机生产土布,职工多是大妈大婶。16 岁的张毓强每天早晨 4 点起床,从河中挑 150 担水到车间用于染布。一年后,聪明勤奋的他当上了染布师傅。
织布厂很不景气,就派人四下推销产品,并为企业找出路。在文革那个计划经济年代,也只有浙江人有这个胆略见识走遍全中国,以敏锐的嗅觉寻觅任何可能赚钱的机会。17 岁的张毓强在外出差,住的都是最廉价的招待所。有一回,他住在有四十多个人的大屋子,房间里都是上下铺。他听下铺的人说,做玻璃纤维能赚钱。生产玻璃纤维最重要的设备是拉丝机,九江玻纤厂有这种机器,据说这家厂的规模很大,搞不好有淘汰的机器。
九玻厂生产车间,约1980年 图源:《九江工业老照片》
张毓强跟九玻厂联系,对方说有拉丝机,但他们缺一台 5 千瓦的电动机,并暗示那边肥皂不好买。用以货易货的方式淘汰旧设备很好理解,但一家规模不小的国营工厂为什么在九江买不到肥皂?显然这是办事人员的索要,换个设备对自己有什么好处?总要抹点肥皂润滑一下才是。
张毓强到了桐乡物资局,几经周折弄到了电动机和肥皂,一个人扛着这些东西到了九江。当晚他徒步走到九玻厂,第二天换到了一台旧拉丝机。这东西死沉死沉的,据说张毓强换的那一台有 125 公斤。
张毓强从九江背回来的第一台拉丝机 图源:巨石集团官网
笔者不清楚张毓强是怎么将这大家伙从九玻厂弄到九江火车站的。总之,1972 年 10 月 3 日,这位个头不高,可能普通话也说不好的浙江小伙子,带着这台设备登上火车,谁都不会想到,一代传奇就此开端。几十年后,他率领的玻璃纤维制造集团在世界领先,2022 年,他以 10 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 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 2578 位。
成功的路有多条,没有一条路不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当然,仅靠努力还不够,大多数能扛东西的人一辈子仍在搬砖。
后面很长一段时间的故事与九江没啥关系,无需在本文中讲述。
日历翻到 1996 年,张毓强统领的巨石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玻纤行业第一,但遇到全球玻纤市场低迷,无论是巨石还是九玻厂都陷入困境。没有财政扶植的九玻厂步入衰落,而体制灵活的民企巨石通过合作、重组最终成功上市。开启了资本市场和国际化的大门的巨石成为了巨人,这也意味着包括九玻厂在内的国营玻璃纤维厂全部彻底凉透。
日历翻到 2000 年,濒临绝境的九玻厂接到了一个能使自己喘口气的订单,下单的竟是它的竞争对手巨石集团,对方的掌门人就是 28 年前扛着肥皂、电动机来换设备的那位浙江人。
张毓强这么做是为了生意,也在表示诚意:救各位一把,咱们合作怎么样?开办了 40 多年的老国企,混得再糟也有自己的优势,设备、生产线虽然老化,但大批的熟练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才是自家的本钱。
张毓强像 图源:嘉兴工商联
2001 年 1 月,九玻厂被承债式收购,更名为中国化建巨石九江工厂。巨石集团投入 4000 多万元,对九玻厂原有的生产线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重新布局和调整生产车间和工艺流程,对工厂千余名职工进行再培训。当年年底,巨石九江工厂玻纤产量比一年前增长 253%,并实现盈利。
玻纤厂的衰败怪不得巨石,国企的机制必然走向这个结局,没有巨石,还有大石、铁石,但并不是所有的石头,都能来九江收购玻纤厂。没有巨石,玻纤厂的职工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这么说起来,还要感谢那位买不到肥皂的玻纤厂干部,笔者猜测他是设备科的。
老九玻厂车站 编者摄于2023年
让我们将日历快速翻完。巨石集团对九江工厂连年投入,使其生产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2008 年,巨石九江公司整体搬迁到九江出口加工区,建成了中部地区最大的年产 35 万吨玻璃纤维生产基地。20 多年过去,巨石九江公司产能增长 19 倍、营业收入增长 12.7 倍、利税增长 85.3 倍。如今,它已是全国最大、全球第三大的玻纤生产企业。
一箱肥皂的传奇故事,讲完了。或许,它还有更精彩的续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