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号“宁中骄子”栏目,转发宁海中学校友会公众号转载的由宁海发布特刊的“天南海北宁海人之8090”专栏。本期刊发朱何盛华,展现这位宁中校友的精彩奋斗故事、在领域中的建树成就、典型事迹以及爱乡情怀,以彰显8090后群体开放大气、善于创新、团结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
人物名片
何盛华,1983年9月出生于大佳何镇,清华大学2001级工业工程系学士,清华大学2020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现任宁波数益工联科技有限公司CEO。目前,数益工联已获评高新技术企业、“科创中国”新锐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产业数字化服务商等多项荣誉。何盛华担任首席产品官设计的“数益工联制造执行系统V1.0.0”产品,获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省内首版次软件产品;打造的“数益工联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宁波市优秀工业互联网平台、宁波市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等;同时参与起草工业互联网平台相关的国家标准。
“在一家企业工作,只能做一个数字化工厂,而我想要做100家、1000家乃至上万家数字化工厂。”如何抓住工业4.0浪潮,推动“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数益工联CEO何盛华有自己的雄心壮志。
自清华首届工业工程系毕业后,何盛华就扎进了制造业的赛道,从负责生产的工程师到上市公司高管,他一步一个脚印,在中国制造的高速路上乘风破浪。如今,何盛华创办的公司,帮助传统制造企业拥抱数字化,以“智”提“质”,为“制造大国”迈向“智造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专注工业制造一辈子
何盛华成长于一个“制造业世家”。爷爷曾沿长江一带跑航运,后来开了航运社和修船厂,父亲则创办了阀门厂。对于从小泡在工厂里长大的何盛华来说,工业成了他刻在骨子里的兴趣。
2001年,成绩优异的何盛华从宁海中学毕业,考入了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成为了该系的首届学生。从小的工厂经历让何盛华发现,相比于纯理论的研究计算,他更擅长处理管理问题。而工业工程正是一门工程与管理相结合的学科,兴趣和专长,让何盛华认定,这是能干一辈子的事业。
大学四年,何盛华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毕业后,他没有回归家族工厂,而是选择进入外企,进一步学习制造企业的管理方法。何盛华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职业规划:“当时外企掌握了很多比较先进的运营管理的方式,我边学边做,在落地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能力。”令他自豪的是,工作5年之后,他有了一次颇为成功的实践。2009年,因扩大产能需要,当时何盛华所在的公司打算花费1000万元从德国引入一条成熟生产线。而何盛华却想挑战一下,通过自主研发来压缩成本,他花了一年时间,尝试了上百种方案。最终,他选择将原来的生产线划分成7段,找供应商重新订制,再进行组装,加上人工费只用了不到500万元。新的生产线制造节拍从16秒缩短到了8秒,实现了产能倍增。
2010年,积攒了丰富经验的何盛华回到宁波,想要在民企领域大展拳脚。十年间,他先后在台资、民营上市公司等3家制造业企业磨炼,从总助起步,一直升到集团副总经理。其中,在爱柯迪任职期间,何盛华负责全集团的生产运营与信息系统实施,他以工业工程理论和精益思想为核心,用了4年时间,将7个工厂27个车间2300台生产与测量设备以工业物联网实现全联,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全5G数字化工厂,实现了生产、质量、物流全数字化管理,使其成为国内汽车行业设备联网最多、管理融合最深的数字化工厂,每年帮助企业在质量、成本、交付效率等方面节省数千万元。
以“数”为媒助传统制造转型升级
对何盛华来说,他希望用自身所长为制造业做更有意义的事。
2020年,37岁的何盛华放弃了百万年薪,走上了创业之路。“在一家企业做数字化,做得再好也只是一家。如果自己成立公司,以后就可以做100家、1000家甚至更多的数字化工厂,把这套模式复制、普及到整个制造行业,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2020年6月,他拿到华创资本投资的数千万元天使轮投资成立数益工联,探索实践数字化工厂标准模式,为离散制造业客户的数字化升级提供从规划到落地的全套解决方案,打造全球领先的工业数字化智能决策平台,持续提供数据智能服务。2021年8月,公司获高瓴创投Pre-A轮数千万元投资。
团队在制造领域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背景让数益工联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如果没有在制造业深入干过,不知道制造业的深度痛点,与客户沟通,大家的语言都不在一个频道上,更何况产品落地。”高瓴创投投资人王罕说,民企客户的要求往往很高,给他们做数字化转型,要在投入和回报之间做到最优,如果用时高于两年,就不会有人买单。何盛华带领的数益工联在这方面有着领先优势。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团队分工明确,来自工业工程专业的成员负责产品设计和实际落地,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成员则负责软件开发。”何盛华说。数益工联将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构建了完整的、拥有标准模块和标准功能的产品,适配于不同类型的企业,能够实现3个月上线交付,1年帮助客户实现投资回收。与同类企业相比,建设周期缩短了近3倍。
数益工联开发的“轻工厂”产品,更是做到了100%标准化。“我们在软件里内置了1000多种通讯系统,能够连接上万种不同的设备,工厂的设备基本都能直接连接。”何盛华说。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采用全标准化、零定制、公有云、年租金的模式运营,可以让企业投入更少,回报更快。
“以前产量统计依靠纸质单据流转,费时费力,也可能存在统计失误,用上了‘轻工厂’项目,产量数据实时采集,打开手机、电脑就能直接查看,简单清楚可靠。”浙江光盈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车间主管张传强说。从硫化、注塑到喷涂、印刷,光盈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管控,大大提升了产能。
抓住机遇为时代贡献价值
“我们身处工业数字化的浪潮中,要抓住机遇,为中国制造做一些有价值的事。”何盛华说。他每年都要跑全国百余家工厂,看到制造业一片繁荣,很多企业在全球细分市场占有率第一。这些先进工厂在中国大量涌现,为工厂数字化提供了最全的类型和最新的落地现场。
“现在,我们已经落成了100个数字工厂,算是达到了第一个小目标。”何盛华还攻读了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继续在工业工程领域研究离散型制造行业数字化工厂标准与实践。除了业务方面的横向拓展,他还想要把工业数据与智能算法相结合,实现智能排产,让数字化工厂提升为智能化工厂。
在何盛华看来,宁海有着良好的工业制造基础土壤。“近年来,宁海的许多汽车零部件企业搭上了新能源的快车道,发展迅猛,而且去年全县的GDP也冲破了千亿大关,整体态势稳中向好。”他认为,产业飞速发展时,更需要自动化、数字化的工具,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进一步提升综合管理能力,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近年来,数益工联已经和宁海如意、方正、昌华等6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数字化显著改善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我们通过设备物联、人机交互、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中数据实时采集,同时自动形成大数据报表,指导企业运营决策。”何盛华希望,能继续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家乡服务,“我还担任了宁海中学宁波校友会的副会长,想和更多校友一起,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投稿微信:18969872107
□ 出处:宁海中学校友总会
□ 编排:天姥老人
□ 审核:水东居士
□ 宁波南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