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馍,顾名思义,是装饰得如同花朵般绚烂的馒头。华州花馍的历史悠久,它选面严细,制作精良,造型多样,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高婷、高航两位华州“90后”姐弟,在传统花馍上巧手点缀、推陈出新,赋予了花馍新的生命与活力。
高婷、高航姐弟介绍花馍。
花馍也叫“面花”,是伴随高婷、高航姐弟整个童年的话题,也是记忆里“幸福的味道”。“小时候,逢年过节,家里的长辈要花一整天时间做面花、蒸花馍,各种各样的造型,都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高航说,“那时候走亲戚,最不可少的就是年馍,走完亲戚回家,人家还会回礼几个小馍。”花馍,在华州当地,一直都是亲戚之间连结彼此情谊的信物和纽带,也是最美好的回馈和祝福。
2013年,出生于华州区赤水镇遇仙村的高婷嫁到镇上的一户人家。婆家是远近闻名的“花馍世家”,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完灯祝寿,一对造型别致的华州花馍总是事主家亲戚、四邻最津津乐道的话题。由于手艺好、口碑佳,高婷婆家的回头客一直都很多。
尽管从小就在娘家耳濡目染,但跟着婆婆学做更精细的手工花馍,高婷也是下了一番功夫:每天早早起床,和面、发面,再将发酵好的面揉、搓、捻、擀、捏、按,利用剪刀、梳子等工具塑形,加以红豆、红枣等辅料点缀,做成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再上锅蒸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高婷就这样在学习和摸索中做花馍的手法不断娴熟。渐渐的,婆婆年纪大了,老公在外工作,家里的重担几乎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尤其是随着两个孩子的相继出生,高婷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但她又不忍心放弃一直所热爱的花馍事业,于是,高婷就想到和弟弟高航一起来做。
高航展示花馍店里的老虎花馍
2021年,在渭南从事销售行业的高航回到华州区赤水镇老家,先在姐姐家的花馍店里从基础工作开始学起。“每天都是和面、揉面,反复地学习、研究。”和姐姐一样,从小就接触花馍的高航对这门手艺并不算陌生,很快就上手“实战”。爱好琢磨的高航发现,“咱华州的传统花馍历史悠久,造型丰富,但是颜色却有些单调,尤其是在结婚、祝寿、完灯这样的喜庆事上,就显得太素了!”高航和姐姐商量后一致认为,要在花馍这个行业作出成绩,创新必不可少。
随后,高航前往合阳拜师学艺。从师傅处学习先进经验和理念,尤其是花馍的色彩搭配、造型风格等。
“合阳和华州的花馍里都有老虎这个造型,不同的是,华州花馍的老虎是老虎头、龙身子、鱼尾巴,合阳花馍的老虎就是老虎本身,尤其是人家的色彩搭配,就像一只活生生的老虎,这就是我们两地花馍的差异,也是文化差异。如果我把这个新式老虎花馍带到华州,应该也能让我们华州人有新的体验!”高航经过深入学习、取长补短、潜心研究,尤其是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
高航介绍花馍店里的花馍样品
学成归来,带着些许忐忑的心情,高航先在姐姐家花馍店里牛刀小试。一时间,大气喜庆的造型、丰富绚烂的色彩、活灵活现的细节,赢得了一大批顾客的赞许,“这个新花馍咋这么好看!咱娃结婚就要这了!”大家的认可,也让高婷、高航姐弟有了更大的动力。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人口口相传,姐弟俩的花馍生意也越做越大,很快,他们在赤水镇又开了第二家分店,在渭南开了第三家分店。同时,高航还带起了徒弟,十几个徒弟手艺学成后返乡,遍布渭南各个县(市、区),又将华州花馍带给更多的人、传递更多的幸福。
说起未来的打算,姐弟俩幸福地畅想:“我们村上还有好多老人,都有做花馍的手艺。我希望能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学习、探讨,把华州花馍做成更大规模的产业,一起将家乡的花馍带向更大的舞台。”
来源丨渭南日报
记者丨姜晓
编辑丨周佳
初审丨董智勇
终审丨夏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