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一药成名”的故事在生物医药赛道上演。
近日,贝海生物自主研发的创新药BEIZRAY®正式获得美国FDA的上市批准,这是全球首个通过临床试验验证获得FDA批准的多西他赛改良型新药。
多西他赛属于紫杉醇类药物,是肿瘤治疗中被广泛使用的基石药物之一。不久前,资本市场上出现过一个引起关注的紫杉醇类新药:在科创板上市的上海谊众凭借一款紫杉醇聚合物胶束产品,去年实现了超过3亿元的收入,市值最高时超过200亿元。
虽然近两年创新药行业陷入低谷,但在BEIZRAY不断取得临床进展的情况下,贝海生物已经连续完成多轮融资,估值增长十余倍。随着BEIZRAY获批,贝海生物有望在短时间内实现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进入实现自我造血的新阶段。
创新药是一个以考验耐心著称的行业。从2017年正式运营算起,贝海生物已经为BEIZRAY的面世默默耕耘了七年时间。
这期间,已经连续管理三只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子基金的国中资本连投四轮,是贝海生物最早,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及投资者。早在2017年,国中资本就独家投资了贝海生物的天使轮融资,2021年又领投了贝海生物的A轮融资,支持贝海生物度过了早期最困难的时期,成功将BEIZRAY推向临床。此后,国中资本又继续追投了两轮,成就一段耐心资本的佳话。全球首个,解决抗癌药不良反应难题
多西他赛是一款有着近30年历史的抗肿瘤药物,最早由法国著名药企赛诺菲开发,于1995年获批上市。因为显著的抗癌效果和广泛的适应症,多西他赛上市后推广迅速,被用于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五种抗癌药物之一。
但是,多西他赛有一个重大的缺点,那就是严重的副作用。多西他赛的分子较大,溶解性差,为了改善溶解性,不得不添加一种名为吐温80的表面活性剂。而吐温80会导致超敏反应、体液潴留、肾毒性和神经毒性等严重的毒副作用。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也限制了多西他赛的使用剂量和适用范围。
因此,30余年来全球诸多药企都曾试图开发出不含吐温80的改良型多西他赛。然而,从结果来看这件事的难度比预想的要高,国内外长期以来都没拿出什么成果。国中资本执行总经理谢斌向投中网表示,国内有多家企业都拿到过临床批件,但目前来看只有一家(除贝海生物之外)还在做临床,其它的基本都做不下去、停滞了。
2017年,贝海生物在珠海开始运营,第一个正式立项的管线就选择了改良多西他赛。贝海生物创始人孙群本科毕业于中科大,后赴美攻读博士,毕业后曾在多家国际制药公司工作,学术背景和行业经验都非常扎实。
孙群向投中网表示,贝海生物的这一选择既是基于临床需求,也是出自技术突破。临床需求前面已经谈到,技术突破方面,贝海生物拥有独有的分子靶向递送技术平台,可以解决吐温80的问题。
改良多西他赛主要挑战之一是,在去除吐温80后还要保证与原研药代动力学的一致性,同时还需解决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问题。基于分子靶向递送技术平台,贝海生物成功提高了多西他赛的溶解度,在完全去除了吐温80的情况下,保证了与原研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一致性。
2023年6月,贝海生物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首次发表了BEIZRAY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临床研究结果。数据显示,BEIZRAY能明显改善现有多西他赛产品中吐温80引起的严重毒副作用,大大提高临床安全性。这意味着BEIZRAY成为全球首个走到临床后期的多西他赛改良型新药。
换句话说,BEIZRAY目前还没有直接竞争者,这也使得其接下来的商业化前景非常令人期待。
就像前面提到的,多西他赛本身是一种用量相当大的主流抗癌药物,在专利早已过期的情况下,其原研药依然有10亿美元的销售规模。有统计显示,2023年全球多西他赛市场规模可达30亿美元。在中国,仅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在2019年多西他赛的销售额就超过了50亿元人民币。
相比于多西他赛原研药,BEIZRAY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在临床上的安全优势明显。因此,BEIZRAY有望快速导入市场,强力冲击市场格局。并且,在降低了不良反应之后,BEIZRAY还能够将适应人群扩大到对吐温80过敏的患者,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
孙群向投中网表示,贝海生物接下来将与国际一流的制药企业合作,全面布局全球商业化,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以及众多新兴国家市场。孙群预测:“公司有望在短时间内实现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回报,为后续的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埋头做了七年研发之后,贝海生物迎来了鲤鱼跃龙门的时刻。国中资本为何敢连投四轮?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如今一鸣惊人的贝海生物,当年其实并非资本的宠儿。
国中资本管理合伙人马若鹏谈及贝海生物早期的经历时非常感慨,他表示:“2018年之后生物医药投资那么热的情况下,我们的贝海一直没有融资,这也说明了当时一级市场的态度。”
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国中资本一家投资机构在坚定地看好贝海生物。2017年,国中资本独家投资了贝海生物的天使轮,当时贝海生物的团队还只有七八个人,挤在不到100平的办公室里。贝海生物用天使轮的融资款坚持了三年多时间,一直到2021年完成A轮融资,依然是国中资本领投,珠海当地国资跟投。
其它机构不看好的原因不难理解。首先,当时生物医药赛道的热点集中在Ⅰ类新药,甚至是“first in class”,而改良型新药只是Ⅱ类新药,看起来并不“性感”。
另一个原因是,贝海生物的技术壁垒并不容易被看懂。表面上看,贝海生物的技术并不复杂,但其中有大量“know how”的部分。
而国中资本之所以敢于在前期“早半步”大胆下注,正是在这两点上有非共识的理解。
改良型新药是国中资本在成立之初就看好的一个方向。马若鹏向投中网分析道,中国的医疗体系需要平衡普惠性和支付能力,一味地追求一类新药可能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相比之下,周期较短、成本较低的改良型新药更能满足当前阶段的医疗需求。因此,当贝海生物出现在面前的时候,投资团队发现它正好契合了国中资本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理念。
另一方面,国中资本对于产业和技术有深入的理解。拥有药企研发背景的谢斌表示,“孙博士讲到配方、工艺的时候,我们能很快的理解他背后的逻辑”。
谢斌坦言,在当时的背景下,连续投两轮就必须有十足的把握不可。投资团队仔细分析了贝海当时的中试生产工艺,包括其中的具体步骤,结论是贝海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除了内部的研判,国中资本也非常重视听取专家学者、产业界人士的意见。在天使轮投资之前,投资团队特意从贝海生物那里拿来一些小试的样品,送去熟悉的高校实验室做结构的验证。另外,投资团队也找到临床一线的医生咨询了解多西他赛临床上的使用情况,找药企的朋友了解市场推广的情况。一次看似大胆的投资决策背后,有着多方面、细致的调查研究支撑。
2021年贝海生物完成A轮融资,BEIZRAY推进到临床试验阶段,这是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此后随着临床结果的出炉,贝海生物在一级市场上逐渐炙手可热起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接连完成A+轮、B轮、C轮融资,估值大幅提升。国中资本也继续加码,在A+轮和B轮连续跟投。至此,国中资本连续加注了贝海生物四轮。
在这个案例上,国中资本“研究先行,投研结合”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现在回头来看,过去五六年中国创新药赛道无疑是走过了一些弯路。马若鹏认为,如果在三五年前,贝海生物很难得到市场的特别关注。等到过去那种高大上、高举高打的逻辑被市场证伪,大家才发现贝海生物这种企业和模式是真正的明珠。
正因为有独立的行业研究和判断作为基础,国中资本敢于在非共识的时点,投资一家非共识的企业,而市场对非共识投资的奖赏也极为丰厚。成立8年多,国中资本按产业链布局,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链上已经命中了中国创投行业的一系列第一:曾经排名创业板市值第一的迈瑞医疗,A股第一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泽璟制药……并且培育出包括贝海生物、麦科田、泰诺麦博、英美达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耐心企业遇上耐心资本
谈及对孙群印象,马若鹏首先给出的一个词是“稳”。
就像前面提到的,贝海生物并不是一家长在风口上的企业,尤其是在早期,与其它创新药企业相比,它成长的非常稳健。贝海生物用着有限的资金,一步一个脚印地把里程碑都实现了。
马若鹏表示,很多企业融到资了就开始装修办公室,然后建厂房,大举招人,扩张管线。但贝海生物每一笔钱都花的“可丁可卯”,不随便招人,管线方面也是有序推进。在马若鹏看来,无论市场冷热,孙群都是一个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既有的思路去发展的企业家,扎扎实实地做好研发工作,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巧合的是,这与国中资本的理念也颇为相通,“不追风、不搭车、不着急、不眼红”的四不原则是国中资本内部反复强调的基本投资准则。
具体到创新药投资,国中资本尤其强调尊重产业发展规律,不能揠苗助长。谢斌表示,创新药研发的投入大、周期长,如果抱着迅速摘果子的心态去投资,很有可能会被反噬,过去几年这样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国中资本对于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固有规律是心存敬畏的,从不逼着企业家去赶热点,而是给企业足够的时间和耐心,遵守严谨、合理的规划推进管线。
从给出天使轮投资,到BEIZRAY拿到FDA的上市批文,国中资本已经陪伴贝海生物长达七年时间。期间,国中资本还通过持续加码投资为贝海生物保驾护航。放眼一级市场,这样的耐心可谓稀缺。
孙群对此也颇为感慨,他表示,在国内投资一家biotech是一件风险较大的事情,因为科研本身就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失败中复盘重来,但是国中资本却始终与贝海坚定地站在一起,“这种对贝海生物的长期信任和支持令我们非常感动”。
从这个角度看,贝海生物与国中资本称得上是耐心企业与耐心资本的“天作之合”了,这无疑是一件幸事。
当下,行业上下都在呼唤耐心资本,这绝非偶然。
国中资本管理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首支实体基金是中国第一支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国家级基金,自成立起就肩负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使命。马若鹏表示,基金在设立之初,国家给了国中资本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一期基金10年的存续期,就是希望国中资本能够成为耐心资本,去投早投小、长期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
目前,国中资本已经连续管理三支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实体基金以及一支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子基金。未辜负投资人所托,国中资本在投资老兵施安平的带领下,八年多的时间里,累计投资超过210个中小企业,投出近30个IPO,另外还有超过20个项目并购退出,并且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半导体及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技术、机器人、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多个产业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布局。“培育中小企业能够生存、自我造血、自我循环,并且为股东、社会带来回报”,这就是国中资本扶小做大、坚持价值投资的使命和担当。
从对贝海生物的投资上,不难发现国中资本真正在践行这种使命和担当,为全行业提供了一个耐心资本的范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