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经讯,近日,已经失联三年的浙商银行原副行长张长弓有了最新消息,据多家媒体援引数个渠道消息显示,张长弓⼀案已在10月下旬调查完毕后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张长弓曾在多家股份行担任要职,是名噪一时的“资本狂人”。因为其“过往履职经历丰富,有丰富的资本市场经验;对浙江本地金融情况熟悉”成为浙商银行向市场挖来的人才,并于2015年初加入浙商银行任副行长,长期分管资产管理、金融市场业务,曾是该行排名第一的副行长。
2015年-2017年是浙商银行业绩增速的“高光时刻”,尤其是2016年、2017年逆势猛增长。2018年10月,张长弓从浙商银行副行长任上离职。2019年10月,广东华兴银行宣布他担任党委书记,此后张长弓一直行事低调直至2021年9月从华兴银行离职。也就是从那时起,有媒体报道张长弓被带走调查。
作为浙商银行核心利润部门曾经的“操刀者”,张长弓案的最新进展让浙商银行再次走入大众视野。据悉其因涉案金额巨⼤,被抓后为“保命”举报了多名金融圈知名人物,其中就有自己曾经的顶头上司——浙商银行原董事长沈仁康。
高层动荡
浙商银行的前身是中外合资的浙江商业银行,由中国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和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于1993年3月在宁波成立。因其中外合资性质,只能经营离岸业务,资产规模难以扩大,对全省经济发挥的作用有限。2004年6月30日,原银监会作出批复,批准浙商银行开业,标志着以民营资本为主体、总行在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宣告诞生。
2004年8月18日,浙商银行正式宣布开业,全面办理各项业务。
2014年,沈仁康出任浙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2015年1月,张长弓加入任该行副行长。也就是在这一年,浙商银行进行了一次重要的组织架构改革,将金融市场部拆分为资本市场部、金融同业部、金融市场部,和资产管理部并称为“两资、两金”,是浙商银行最重要的利润部门。作为沈仁康的得力干将,张长弓被委以重任,这四个部门的风控总负责人均由他负责。
此前存在感并不高的浙商银行2015年总资产规模一举突破万亿元,增速近54%。在随后几年间,浙商银行完成了A+H股两地上市。2020年浙商银行跨入了“2万亿”俱乐部。
张长弓在担任副行长期间,“宝万之争”“乐视爆雷”等事件背后都能看到浙商银⾏活跃的身影。市场最为关注的是浙商银行于2015年为宝能系输送资金。此前据《财新》报道,浙商银行理财资金通过浙银资本通道输血130亿元给宝能,成为A股市场宝能举牌万科最重要的“子弹”。
在此之后,浙商银行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快速扩张的背后也埋下了祸根:除了张长弓离任之外,2022年1月11日,距离退休年龄还有一年的沈仁康突然卸任董事长职务。2023年2月,沈仁康被查。
除了沈、张二人以外,近几年该行还有多名高管被查。
2019年,原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顾清良因累计收受款物折合1242万多元,被判有期徒刑14年。其坦然接受他人“用塑料袋、拉杆箱装钱”贿赂的细节引发市场哗然。
2020年,浙商银行资本市场部副总经理邹建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今年8月18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现任行长张荣森因个人原因辞职,这距离他“官宣”连任刚过去九天。对于管理层离职的影响,浙商银行彼时回应道,“个别高管变动不会对本行经营产生影响,浙商银行战略、机制、队伍稳定,公司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未来高质量发展态势不变”。
而据《财新》8月17日的一份报道显示张荣森及一些重要分行干部被带走,具体原因尚未明确。报道细节显示,浙商银行合肥分行行长李洋在任上被带走,他自大学毕业开始追随张荣森,关系较近。
2021年至今,浙商银行还经历了较大的高层离职动荡。
2021年6月,浙商银行行长徐仁艳、副行长徐蔓萱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刘贵山都提出了辞呈;9月,监事王峰辞职;2022年,副行长吴建伟辞职;2023年4月,刘龙辞去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公司秘书;12月,姜戎辞去首席审计官职务、解聘陈海强先生兼任的首席风险官职务、郑建明辞去该行副监事长、职工监事职务。
不良贷款飙升、罚单不断
作为浙江省唯一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近年来频繁出现在爆雷企业的债权人名单中,从乐视控股、安信信托再到康美药业,都有浙商银行的身影。
激进展业之下,浙商银行的业绩和资产质量面临压力。
2021年-2023年,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44.71亿元、610.85亿元、637.0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4.19%、12.14%、4.29%;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6.48亿元、136.18亿元、150.48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75%、7.67%、10.5%。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浙商银行营业收入524.91亿元,同比增长5.64%;实现归母净利润129.05亿元,同比增长1.19%,净利润增速创近三年同期新低,超出市场预期。单看第三季度,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2.12亿元,同比增长4.55%;实现归母净利润49.06亿元,同比下降2.08%,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受息差下降影响,浙商银行利息净收入有所下降,该行营收增长主要依靠非利息净收入支撑。
前三季度浙商银行利息净收入355.87亿元,同比减少3.62亿元,下降1.01%;非利息净收入169.04亿元,同比增加31.63亿元,增长23.02%。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32.20%,同比上升4.55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报告期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59.6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67亿元;不良贷款率1.43%,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虽然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表明资产质量仍面临一定压力。
尽管该行三季报显示该行资产质量有向好趋势,但是市场更为关注的逾期贷款情况在三季报中没有披露。半年报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其逾期贷款余额391.1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3.27亿元,增幅为40.77%。其中逾期1天至90天的贷款余额为164.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2.89亿元,增幅为99.37%。
在三季报中,浙商银行未披露不良资产的明确数据,但从2023年数据剖析来看,浙商银行前十大贷款客户中房地产企业占据半数,其中第一、第三、第五、第六、第十均为房地产客户,所占金额比重最大。截至去年末,浙商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为2.48%,较2022年末增长0.82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该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降低至1.26%。浙商银行表示坚持智慧风控,突出信用风险精准识别和前瞻防范化解,严控新增不良,全面优化授信资产结构。
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下,浙商银行频吃罚单。
2020年,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因“31宗罪”被原银保监会开出1.01亿元罚单,在2023年末又被罚没超1734万,原因是“采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另外还有13名责任人被罚,其中就包括顾清良。
而在今年收到的罚单中,被罚缘由多与贷款违规有关。
11月,浙商银行宁波分行被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罚款150万元,涉及“违反征信管理相关规定”等“四宗罪”;丽水分行因“流动资金贷款发放不审慎”等被处罚款95万元。
9月,济宁分行因“企业划型不准确,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30万元;重庆巴南支行因“信贷管理不到位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被罚25万元;济宁分行因“企业划型不准确,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30万元.
8月,合肥分行因“办理贷款业务存在对贷款项目调查不到位、贷前调查不尽职”被罚35万元。
在浙商银行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同日,宣布董事会办公室负责人陈晟任总行内控合规与法律部总经理。陈晟曾在华夏银行杭州分行任职,后任总行信贷审查部、信用风险管理部专职审批人。加入浙商银行后历任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兼合规管理中心(法律事务中心)主管经理;西安分行纪委书记、风险监控官、副行长;宁波分行纪委书记、风险监控官、副行长等职。
有观点指出,陈晟是个狠角色,在华夏银行时以风控闻名。此次调任总行,或许会好好好整顿一下浙商银行的内控合规问题。
(全文参考资料:财新、北京商报、新浪财经、公开信息及公司财报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