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一章通行本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意如下:三十根车辐横穿轮毂,中间留有空处,车轮才得以发挥转动的作用。烧制陶土打造器皿,中间留出空处,器皿才能发挥盛放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的空处,房屋才能发挥居住的作用。所以,“有”使得万物产生效用,而“无”使得“有”发挥作用。
2024年11月2日摄于郑州之林公园
老子通过生活观察,洞察了“有无”的关系,发现了朴素而深刻的哲学道理。普通人都看得见“有”,而忽视了“无”,更无从发觉“有”和“无”深层涵义,因为我们只看到事物的表面。总体来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深刻含义。
1. 有即无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指的是屋子的四壁,“无”指的是屋内的空间,一间屋子要住得舒适,就要规划布局,凿壁开窗,兼顾“有”与“无”。城市建设也是如此,道路桥梁、商业大楼、居民住宅楼等基础设施,是城市的“有”。“无”是指广场、公园等配套设施,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与“无”应相互兼顾,才能给居民带来幸福感和归属感。
“有”的存在是建立在“无”之上的。当我们处在无忧无虑、无病无灾的状态时,才能有足够的能量去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反之,即使拥有财富,也无法享受到生活的美好。因此,“无”作为一种基础,应该倍加珍视。在无中生有,在有中创造更多价值,这就是万物流转的机理。
事物有所保留,才可维系其存在;有所舍弃,方能发挥其功用。“有”指的是物质的实体,它为人们提供了便利;而“无”则指的是实体之间的空间或空白,这些空间或空白才是真正发挥功能的部分。
2. 失即得
人生太注重“有”,就会把自己填得太满,无法获得新事物、新生长、新变化。要学会断舍离,学会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
物质富足并非幸福的唯一定义,在我们追求富饶多彩的世界的时候,疏于体验和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想要抓住所有的东西,想要获得所有的光鲜,这样反而会导致疲惫和紧张。往往是因为对得到的事物太过看重,而导致失去时的伤痛。“得之,我幸也,失之,我命也。”所以得失是人生的常态,要做到看淡得失,一切顺其自然。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可能因为当前的现状各不相同,从而对想要的东西也不尽相同。虽然我们的欲望在增长,但是却要了解,有时简单就是最大的幸福。残缺也是人生的常态,完美只是人们的想象中存在的事物,我们应该学会接受人生中的遗憾和不完美。
人生的和谐和快乐并不在于过多的选择,而在于内心的安定和满足。不要过分贪婪和纵欲,适度的满足才是最好的。也并非让你做个苦行僧,适合自己,让自己心安才是最重要的。人生就好像是我们建设的城市,如何平衡“有”与“无”,如何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找到和谐,这样的城市才是我们心中的皇城。
3. 极则反
有怎样的行为作用,就有怎样的反作用。季节的轮回、天地自然的相互补充,都是道的魅力在自然世界中的体现。寒来暑往,阴阳消长,“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人生中的高潮和低潮,成功和失败,都与这一定理密切相关。高下相倾,前后相随,难易相成,无论我们做出怎样的决策,付出怎样的努力,都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结果。成败得失,其实就是各种选择和努力的自然反馈。
然而,要真正理解和运用这一理念,并非件易事。每当我们陷入困境、遇到挑战,不能只在眼前的问题上苦思冥想,而忘记了只有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考,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生活中的一切,无一不是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法的体现。“有无相生”。这句话里的“有”和“无”,对立而又统一,共同构成了人生的全景。而“有”得生存,便需要“无”的空间,正如城市中的大厦、庭院、公园,都需要互相包容,共同塑造出和谐的生活之所。
世间万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我们也要学会在生活中应用这样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在人生道路上保持平衡,创造出值得我们珍视和回首的人生历程。
4. 克则生
对立面始终存在是普遍的自然规律,“有左必有右,有强必有弱,有生必有死”。这种存在并不是单一的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弱小不会永远弱小,它会在成长、磨砺中变得壮大。正如生命的起源和终结,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走在通向死亡的道路上。
所谓“有无相生”。在对立的两极中,任何一方都不能独立存在,他们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比如树叶、手掌,正反两面,一个不能缺少。这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紧密的联系,无论是在正面还是反面,他们都在为达成共同的目标,即生长,而共同努力。
但有无相生的真谛并不只是对立的共生共存,更在于“有”与“无”的相互转化。一切都在不断的变化中,有的东西在消失,新的东西在形成,这种不断的相生相克,才能形成万物及其自然的和谐。
正如水墨画中的“独钓寒江雪”,画面上虽然大片空白,但这只独钓的人、这只独舟、这片寒江以及那座远山,仿佛在这无限之中显现出有尽的意境。这种“无”是由寥寥数笔的“有”所衬托而出,若是没有这几笔“有”,那么这幅画便无法引人深思,这就是国画之道的境界。
即使一幅画作技术精湛,画得犹如照片一般真实,如果画面上没有留下空白,那么这幅画往往还是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它没有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没有表现出深远的意境。这就像是一位俗杂的技艺者,虽然技术娴熟,却没有了解到艺术的真正魅力,“技入巅峰无可进,道出虚空才入门。”
5. 利则存
一损俱损,一亡俱亡。忽视“无”的存在,只注重“有”,是我们常犯的错误。在大多数情况下,“无”并非真的不存在,而是我们选择性地忽视了它,因为我们过于关注“有”的价值,而忘记了“无”同样有其独特的价值。
对立的双方并不一定会有你死我活的结果,也许还有一条双赢的道路,而这就需要我们发掘所有事物内在的“命运共同体”属性。
丈夫的成功离不开妻子的默默付出,孩子的成就离不开父母的培养,新人的进步离不开前辈的培养,领导的成绩离不开团队的支持。而一旦“命运共同体”瓦解,家庭关系、友情、团队精神也就随之崩溃。
“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永远保持一颗鲜活的心,智慧的人生,从不在成功时自满,从不在伤痛中淹没,从不在烦恼中困扰,从不在快乐里迷失。执于有,人生仿若空梦一场;随之无,人生方可自在映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