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7月,一位年逾七十的老人登上了一艘跨越万里的班机,在他平静无澜的外表下,一颗赤诚的心脏正在激烈地鼓动,他就是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的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李宗仁与祖国阔别十六载的他,终于再次回到了思恋已久的故土,望着熟悉又陌生的故土山河,他的心中思绪万千,多年以来的夙愿,终于就要实现了。
为了迎接李宗仁先生回国,周总理提前到达了机场,在场的接待团成员还有贺龙、陈毅、叶剑英、罗瑞卿等党内人士、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原国民党起义将领如张治中、黄绍竑等。
隆重盛大的欢迎仪式就在机场的毛主席塑像下举行,李宗仁望着熟悉的老部下、老朋友,激动得热泪盈眶,一朝别离,终又相逢。
毛主席很快亲自接见了李宗仁,7月26日上午,李宗仁与夫人在人民大会堂见到了这位新中国的领袖。
毛主席亲切地表示:“跑到海外的,凡是愿意回来,我们都欢迎。他们回来,我们都以礼相待。”
谈及回国后的打算,李宗仁顺势提出了请求,那就是担任人大副委员长。可他没想到,这个请求,却并未获得主席的批准。
毛主席心里,做出这个决定,其实有三个理由。这究竟是为何呢?
实际上,革命的种子,早在李宗仁儿时就已埋下。
出生于田亩李宗仁出生于广西临桂县西乡,当时正值清末,外忧内患日趋严重,广西地处西南边陲,是饱尝外族侵扰之痛的。
再加上此地曾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策源地,维护汉民族的思想根植在大多数普通百姓的心里,便更加愤恨清廷的腐败作为。
这种环境里诞生的男儿,天生更容易受到革命精神的号召。
李宗仁出生的西乡峰野奇丽、物产丰裕,乡民大多都是自给自足的自耕农,且有为男童启蒙、教识字的风俗。
生于这样的耕读之家,李宗仁从小便受到了简朴忠厚家风的熏陶与引导。
李宗仁六岁时,父亲就让他“开蒙”了。
在当时,开蒙是一个家庭的大事,不但要举办一个专门的祭孔仪式,而且环节颇为隆重。
在仪式上要准备“三牲”,也就是鸡、鸭、猪这些祭品,用来祭奠孔子,还要用红纸做“先师”牌位,让孩子跪拜。
经过这样一个小而正式的仪式后,李宗仁就可以正式地入私塾念书了,他的第一位老师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亲。
李宗仁祖父、父亲的思想都较为新潮,爱好四方游历和结交,在那个思想剧变、风潮迭起的年代,为李宗仁未来投身革命埋下火种。
他的父亲曾经去往南洋做工,还被推举为华工代表与英国资本家交涉。
这件事对李宗仁产生了深深的影响,甚至决定了他后来在统兵治政时的作风。
李宗仁认为既然亲身经历过痛苦,就更应该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李宗仁小的时候,便有不落于人后的志气。
在他父亲的私塾念书的同学,大多都是农民家的子弟,课后闲暇时,常要帮忙做农活。李宗仁也曾跟着大人们去山里打柴,等到要背柴回家时,十三岁的他竟要和成人背一样多的柴火。
可是路长崎岖,这么一大担柴在他背上是越来越重,压得他走得越来越慢,到了黄昏时,竟然独留他一个人在半路上挑挑歇歇、蹒跚前行。
这次“壮举”差点惨烈收场,好在他的母亲察觉不对,远远赶来接应他,这才顺利地回了家。
李宗仁的母亲是一位平凡却不普通的乡村妇人,她以纯真的善良与独到的人生智慧,为李宗仁的成长道路指明了方向。
当时,母亲一人维持着家里的生活开支,在艰苦的条件下,从未出现过令孩子们缺吃少穿的情况,这已经可以看出这位母亲应对生活时是有多么兰心蕙质了。
李宗仁的母亲虽然节俭,却不吝啬,更不会占小便宜。
在她心里,与人和善亲睦,要比在利益上争多争少重要得多。
当家里分家析产时,该由李宗仁父亲一家与他的叔父一家平分其祖父母所给的财物,祖父母想到他家的人口比叔父家多,就想多给他们几条板凳。
可是母亲却婉拒了他们,即使只有几条板凳,也可能令李宗仁的婶母心生不快,惹得家里不祥和,不如不收。
还有一次,秋收时节,母亲带着李宗仁兄妹们将田里打好的谷子运回家里。因为人手不足,只能先运回一部分,谁知等他们返回后,田里剩下的谷子竟然每筐都少了一些。
“这是谁干的?”几个孩子立刻想到是邻人偷拿了谷子,呼喊起来,可是母亲却制止了他们。
“算了,算了,不值什么。”母亲知道这些谷子已经被偷拿,寻回无望,这个时候大声质问反而会令人难堪,从而招人怨恨,实在得不偿失。
这件事过后,李宗仁一家依旧同邻居往来如常,谈笑怡如,那些谷子就彻底陈封存在了回忆里。
在父亲远下南洋之后,母亲依旧坚持让李宗仁跟着一位名叫李延庆的先生读书。后来李先生要去县城里的新式学堂任教,母亲也同意让他跟随先生去往临桂县读书。
仅两学期后,李宗仁便结束了在这里的学习生活。
受教于军校真正为李宗仁奠定人生基础的,是广西陆军小学,在这里,他开启了自己真正的军人生涯。
广西陆军小学堂带给李宗仁的不仅是军事知识和强健体魄,更让他学会了担当与职责。
李宗仁身体健壮且勤加锻炼,这使得他在学校里如鱼得水,操练起单杠、双杠,纯熟精练,就像在作表演,一般同学,很难同他相比。
至于劈刺,更是他的拿手本领,因为在试练比赛时勇猛异常,一交手就先发制人,取得攻势,还得了个“李猛仔”的诨名。
李宗仁此时从没想过以后会成为叱咤战场的将军,所想的不过是毕业后在军伍中任个队长。
风云变幻,时移世异,谁也不能预料人生,何况是在清末乱世。
1910年同盟会广西支部正式成立,当时广西的陆军小学、干部学堂、学兵营等,都为同盟会输送了不少新军力量。
革命党人在吸收新鲜血液时,标准十分严格,既要有优秀的成绩,又要具备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与此标准十分契合的李宗仁,自然也被纳入了同盟会的队伍。
说到入会,还有一件趣事可谈。在清朝,加入同盟会并不是学生们一时意气的游戏,而是要经历生死的考量。
敢搞革命的可都是“叛党”,一旦事发,便有掉脑袋的风险,为了检验投身革命的决心,入会时都要填写志愿,歃血为盟。
李宗仁入会的时候,需要歃血作誓,他干脆利落地用钢针一戳手指,便流出血来完成了仪式。
可是身边有的同学左挑右戳,就是狠不下心,挑得手指痛极了,可就是不见血,十分好笑。
变故起于半年以后,“新军”与“旧军”的矛盾逐渐激化,巡防营兵变,而学堂的军官不在,学生们只有自己组织自卫。
他们将平时打靶用的子弹分发给大家,每人只得十颗,当下人手不足,弹药短缺,只好向新军驻地李家村转移。
当时已是深夜,要前往二十里以外的李家村,必须搜索前进。
就在这时,同学们都想请调李宗仁作搜索组组长。李宗仁应众人呼声,义无反顾地走到队伍最前。
等他们到达驻地后,新军的军官们颇为意外,他们让一部分学生住在营地,一部分学生回家暂避。
李宗仁决定步行回一百多里外的家中,背着一杆六八步枪,沿着大概的方向就出发了。
这一路上除了群狼野兽的威胁,还险些被土匪强盗所害,全凭李宗仁机警谨慎,才无恙地回到家中。
在此之后,李宗仁又历任护国军排长、连长、营长等职,以勇敢善战,闻名两广,最终在“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军阀混战局势中脱颖而出。
虽然他不曾在少年时代许下过豪言壮志,但是英雄儿郎的热血始终在他的胸膛内沸腾,史书上的辉煌一页已在悄然书写。
闻名于战场
1923年,对李宗仁来说是重要的一年,就在这年10月,他加入了国民党。
李宗仁不同于那些自立为王的军阀枭雄,不走做山大王的土路,是一位有着新式思想的职业军人。
1925年7月,李宗仁几经波折,在黄绍竑、白崇禧等人的帮助下,达成了统一广西的成就,这时的他成为了日后为人所熟知的国民党桂系军阀首脑。
当时军阀混乱,能够统领一方的鲜少愿意受统于中央,吴佩孚就曾前来广西游说,大吹特吹“联省自治”。
而李宗仁的态度则十分地清醒务实,他认为联省自治不过是军阀为了抢占地盘、反抗中央找的借口而已,并不适合中国,比起地方割据,一个强而有力的中央政府才是当下中国的良药。
实际上,这种做法也大大延长了其军事寿命,不可谓没有远见。
统一广西后,他没有沉浸在固步自封的喜悦之中,而是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李宗仁主动归于国民政府领导之下,在全国首倡军民分治,成为了推进北伐的坚定力量。
“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局势突变。危急存亡之秋,山雨欲来之时。桂系深感寇深祸亟,提出“建设广西、复兴中国”宗旨,在蒋介石与中央拖拖拉拉、逃避现实的时候,一边与中央政府较劲,一边为抗日储力备战。
此刻李宗仁身处西南,已感到暴雨即将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