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1月12日讯(记者 王向荣 王竞男)村路碎石颠簸,整;河道“长”满垃圾,清;没有自来水没有路灯,上;致富没路子,安排!土生土长的小山村变得破破烂烂,80后村支书赵忠祥用十几年缝缝补补,终于把烟台栖霞贾家沟打造成一个幸福和美的典型村。
深秋时节,登上贾家沟的状元亭,村庄全貌一览无余。进村那条平坦宽阔的道路两旁,是仍在绽放的月季;穿村而过的小河,清澈见底;太阳能路灯立在街道上,如整齐的士兵;苹果挂满村后山坡上的果园,如红通通的娃娃脸。“这就是我们美丽的贾家沟!”赵忠祥满是自豪地介绍起自己的家乡。
2006年底回村时,赵忠祥还是24岁的年轻小伙子,在外经商多年是村里的能人。那时的贾家沟,村容烂,治安乱,村情复杂,集体经济薄弱,他感觉十分心酸,毅然接下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誓要干出一番样子,带领父老乡亲们致富。
一个乱村要想致富,谈何容易,唯有实干才能服众,才能凝心。赵忠祥从修建道路入手,筹措资金100多万元,把村路修整得宽阔平坦,山路建成4.5米宽的水泥路。第二步是安装太阳能路灯,第三步是村容整治,拆乱搭乱建,栽绿化苗木,修休闲公园,第四步是修整河道,第五步是为村民购买160套垃圾桶,在村内安置40个垃圾箱,第六步是修建沼气池,免费提供沼气、沼液。这一系列组合拳打得漂亮,贾家沟大变样。当然,改造的过程充满坎坷和艰辛,阻力和谩骂没少受,赵忠祥从自家开始拆小菜园,又带头捡垃圾,带头清扫积雪,终于“守得云开见红日,拨开云雾见明月”。
村容要整,致富不能落。原来的贾家沟,苹果是主要产业,但村民老龄化问题严重,果树老龄化亦然。为了开拓新的致富路,赵忠祥和不同年龄段的村民沟通交流,了解大家想法,还组织大家外出学习,寻找门路。
赵彩菊是村里第一个种大棚的。外出学习看到草莓挺有前景,她就上了一个大棚,当年就收入近10万元。年底村里开团圆丰收节,赵忠祥还奖励了赵彩菊。“为什么她赚了钱还给她发钱,不是应该帮助贫困的吗?”面对村民的疑问,赵忠祥说:“你种大棚挣得多我也给奖励!”这下有村民就咂摸出味道了,渐渐地更多村民种起大棚。不光是草莓,他还引导大家种起蓝莓、大樱桃,带领大家发展高效农业,以数字化手段来种田,“大棚里的湿度、温度,通过手机就能查看,需要施肥或者浇水了,手机上一键操作就可以了。”
“我们村的大棚有100多个,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贾家沟一改往日模样,成了令大家羡慕的典型,赵忠祥很是自豪。他还有下步规划,不光要发展种植业,还要发展深加工,村里现在上了薯干和苹果干生产线,还在计划上苹果泥、苹果醋生产线。“我们村的山好水也好,村里长寿老人多,我还打算把我们的水和粮食打包销售,让更多人吃上贾家沟的长寿粥。”畅想未来,赵忠祥眼中发着光,他正规划着把一个个设想变成现实,为贾家沟的致富再添砝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