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在解放战争的大好形势下,为解放大西北、解放全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决定兵发大西北,打下西北第二大城市兰州,歼灭盘踞西北多年的马家军。
兰州城北临黄河,南靠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兰州多年被马步芳家族控制,修筑了大量永久性工事,构筑了严密的防御体系,攻打兰州注定是一场恶战。
马步芳鉴于兰州之地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于是以秦陇兵团第82、129军和2个骑兵师、3个保安团共5万余人重点控制山南城市要地;以第91、120军和马鸿逵部81军共3万余人控制兰州东北的景泰、靖远、打拉池要地;以新组建的骑兵军3万余人控制兰州以南的临洮、洮地区,保障兰州右翼;秦陇兵团司令官由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担任,负责指挥全局,统辖12万兵力负隅顽抗。
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总兵力共15万人,制定的攻击战略是先用一部牵制胡宗南、马鸿逵部,集中兵力直奔兰州将马步芳主力歼灭在兰州附近。这一战略被称之为“钳胡打马”,具体为以18兵团62军附第1兵团第7军牵制胡宗南、马鸿逵;19兵团为右路,从西兰公路直驱兰州;以第2兵团为中路,经陇县、通渭西进,与19兵团合歼兰州守敌。18兵团第62军委左路,取道陇西、临洮、临夏,向马步芳老巢西宁进攻,切断兰州守敌退路。19兵团64军在海原、固原地区钳制宁夏马鸿逵部。
大战从8月21日打响,一直持续到26日,一野以雷霆扫穴之势扫荡西北各路守军。此次作战,共毙伤俘敌军27000余人,一野伤亡9000余人。由于战役指挥上个别环节不慎,导致第一次进攻伤亡很大,战役打得很苦。重新组织调整之后,攻击才顺利进行,但敌军逃走了大半未能全歼,马步芳等人也逃脱,未能抓获。决战兰州,马家军为何未能全歼?
1984年,亲自参加了此战的解放军老兵李庆寿,总结了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低估了敌军的作战能力和作战条件
当时全国的形势是非常有利的,尤其在西北战场,第18兵团和19兵团从华北开往西北,加入第一野战军的战斗序列,改变了西北战场长期以来敌众我寡的不利局面。在扶(风)眉(县)战役中,胡宗南被歼灭4个军4万余人,一野从相对优势转为绝对优势。但青海马步芳和马鸿逵部主力并未受到歼灭性打击,当年红军吃了马家军的亏,在1948年的西府战役中,马家军还占到了一点便宜,反动气焰极其嚣张。
马家军武器虽差,但士兵射击技术较好,战术也较为灵活,善于反扑和奇袭,敢于进行肉搏战。敌军还利用兰州的地形优势,布置了绝壁、外堑、铁丝网、地雷阵地等核心工事,又有飞机支援,阵地之间火力交叉网络发达,战斗力不容小觑。
一野虽是得胜之师,但连续作战,行军千里,士兵极为疲惫。在此情况下,要攻击固守要塞,以逸待劳的兰州是很困难的。但是,当时由于前期连战连捷,误认为敌军不堪一击,早已经弃城西逃,把强敌当成了弱敌。加之当时唯恐失掉战机敌军西逃,只用了一天准备时间就发起进攻,仓促进攻便遭遇了敌军强力火网的拦截射击,部队伤亡很大。
二是战役部署上,没有集中优势兵力合围,没有及时发起追击
首先的失误是没有令第1兵团迅速西渡黄河,直插兰州通往青海、新疆的退路,并直接参加对兰州的攻击。因此,兰州守敌得以趁机从容西撤,四面合围的包围圈未能完成。
其次是没有集中火力打下最难啃的制高点——营盘岭。由于敌军始终控制住了营盘岭高地,集中火力向下俯射,导致第一次攻击伤亡很大,攻击没有得胜。第二次攻击之所以获胜,主要是第1军集中火力和兵力打下了“兰州锁钥”沈家岭,敌军立刻迅速崩溃。
再次是没有组织应急的预备队,攻击兰州城的总兵力为5个军,以3个军攻击敌军3个主阵地,2个军攻击敌军2个次要阵地。总兵力基本全部用在了攻坚之上,没有留出多余的预备队作为应急之用,敌军溃败西逃之后,由于没有多余的兵力乘胜追击,追击战斗一直到9月1日才开始,所以导致大量敌军从容西撤,未能将其全歼。
三是战役准备不充分,直接影响了作战效果
在大战发起前,原计划是用一周或更多的时间作为准备时间,但由于担心敌人逃走,又担心后勤补给困难,又担心胡宗南、马鸿逵来援包围,于是决定准备一天就发起作战。当时马步芳的计划是以兰州为核心,与一野进行战略大决战,因此敌军是不会逃走的,而且还会积极求战。
当时一野千里行军,战线拉得很长,但一直没有割断与老百姓的联系,后勤补给虽然有点困难,但还没有到达缺粮少弹药的地步。若能休整一个星期再发起进攻,效果会好很多,部队伤亡也会减少很多。
在胡宗南、马鸿逵部方面,两军距离兰州较远,而且二人各怀鬼胎,并不会真心实意前来增援。而且已经布置了兵力阻击胡宗南、马鸿逵部,即使两部真的前来增援,也能在半路拦截或者就地进行歼灭,这点时间足够一野主力打下兰州。但是,正是由于这三个原因的存在,导致第一次进攻受挫。
第一次进攻受挫之后,一野重新调整战略,改变战略战术,如集中火力、兵力攻打制高点,指战员带头侦察地形,每一处地形至少侦察三遍。打下一个阵地后,主动后撤并设置伏兵诱惑敌军前来反攻再进行歼灭等战法。在攻坚上,采取了用土工作业,迫近敌军碉堡再进行整体爆破等战术。这样的战法很快取得理想效果,敌军战线很快崩溃,精心构筑的防御阵地纷纷瓦解。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老兵李庆寿总结的这三个原因,虽然不能完全客观地概括和代表兰州决战中存在的问题,但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此次作战中存在的一些失误。
兰州攻坚战是一场重要的战役,对解放大西北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李庆寿老兵的总结告诉我们:面对敌人必须要战略上藐视敌人,但战术上必须重视敌人。在进行大规模攻坚作战上,既要做好充分准备,又要随时灵活改变战略战术,因地制宜攻击敌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进攻效果,才能收到全局决胜的效果。
参考文献:
李庆寿《大战之后找不足——兰州战役回顾》桑维军《兰州战役的地位及其特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