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后,如果孩子不爱说话,咱们父母会觉得孩子内向。可孩子话多起来,也是真的让人头疼,比如:
除了睡觉和吃饭,一直叨叨讲个不停;
只要想说,也不管什么时间、场合,立刻就要说出来;
甚至上课时也不例外,嘟嘟囔囔说个没完……
看到一个视频,老师给爱说话的学生戴上小蜜蜂,对于那些孩子上课爱讲悄悄话的臭生病,效果很显著。
“上课这么能讲,给个麦你讲呗!”
用魔法打败魔法,小蜜蜂爆改消音器。看似防了一个人,实则防了一圈人。
这还真是个好方法,不会伤害到孩子,又时刻提醒爱说话的孩子,改掉上课说话的习惯,想到这方法的老师真是奇才啊!
“给你个麦吧”具象化了!哈哈哈哈……
有人说,这个小蜜蜂伤孩子耳朵,声音太大了。
那孩子不说话,不就伤耳朵了。
有人觉得,这样做是不是压抑孩子的天性了。
天性归天性,还是要分得清在不同环境,做不同的事。
这也不是限制天性的问题,低年级的孩子,就是要给他们立规矩,小时候不给他们养成习惯,等他大了你管得住他吗?
这样的“惩罚“也不是真罚,孩子以后也会觉得很有意思的。
为什么孩子的话那么多
随着孩子的成长,有一些父母发现:自己家娃成了不折不扣的的小话痨:
这是什么?这个怎么玩?到底是为什么……
这也让不少父母心生无奈:娃啊,你的话也太“多了!
为什么孩子总有没完没了的话要说,一般来说有2个原因。
原因一:孩子处于语言发展的“命名爆炸期”
一般来说,孩子刚开始学说话时,语言词汇发展是有些缓慢的,10个左右的词汇量需要3、4月的时间。
当孩子的年龄到20个月左右时,词汇的学习量开始进入了爆发式增长,孩子突然变成了“词汇吸尘器”,小嘴巴说个不停。
有研究表明:当孩子6岁时,他们词汇量已达到14000个。
假设一下,孩子在1岁半左右开始学说话,那么在他1岁半到6岁这段时间,平均每天能学会9个新词汇。
除去孩子睡觉时间,在孩子醒着的时候,每小时就学会一个新词!
孩子对于新词汇的吸收能力,确实很难让他们“闭嘴”。
原因二:孩子自我调控能力不足
面对一个“话痨”孩子,我想最让父母头疼的就是:孩子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说个不停。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比如学校:老师在讲台上课,孩子在下面小嘴巴巴说个不停。
这其实是,一些低龄的孩子,他还区分不了场合,自我调控能力比较弱。
他可能没办法判断,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
就像文章开头所说的视频,孩子不分场合,上课时还一直讲话,这种“话痨”程度,就需要及时干预了。
事实证明,老师的干预方法还挺见效。
“话痨”也有好处
孩子聊起天来刹不住车,这也并非是一件坏事。
你发现没?那些话痨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走到哪里问到哪里,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
简直就是一个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
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说过:
小孩子的能力,是在跟人的沟通中提高的。
包括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沟通交流还有情商的发展和培养,都是基于这些而逐渐发展的。
如果你家孩子是个“小话痨”,恭喜你,他一定很聪明。
当一个孩子在不停的和你表达他的所见所闻时,他的大脑也在“高速运转”,也在思考接下来要说什么,要怎么组织语言表达出来。
孩子需要先把大脑里“想”的过程“说”出来,然后再跟着做。
这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孩子大脑的活跃度,还提升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
当孩子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大脑神经网络会快速发育,神经突触会不停增加。
而大脑里的神经突触越发达,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家有小话痨的幸福,你想让她停的时候,她会说:我再说一句行吗?
结果这一句一旦开始,又是停不下来的节奏。只要她在的场合,就不会冷场。
每天一醒来,就一直吱吱喳喳说个不停,虽然有时候也会烦。
但更欣慰她愿意跟我分享,不管是有趣的事情,还是她的需求、情绪,都愿意跟爸爸妈妈分享。
这样真的挺好的。
孩子年纪小,对很多事物充满好奇,想要去表达、交流。
这也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事物的一个过程,咱们还是应该要多多鼓励哦!
家里有个“小话痨”,永远都欢声笑语的,还挺幸福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