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第三卷 一切佛语心品之三
小悟 译
那时,世尊对大慧菩萨大士说:“我将解释意生身的分别通相,请仔细听,好好思考。”大慧恭敬地回应:“世尊,我准备好聆听并接受教导。”
佛说:“有三种意生身,它们是怎样的呢?分别是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觉法自性性意生身和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修行者在初地之上进步,就能获得这三种身。”
“首先,什么是三昧乐正受意生身?当修行者到达第三、第四和第五地时,因三昧乐正受的缘故,他们的自心变得极其寂静,安住在广阔的心海中,心浪识相不再升起,他们认识到自心显现的境界是非性的。这就叫作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其次,什么是觉法自性性意生身?当修行者在第八地时,他们观察并觉悟到一切如幻等法皆无所有,身体和心灵发生转变,获得如幻三昧以及其他无量的三昧门,相力自在明,如同奇妙的花庄严,快速响应愿望,如同幻梦、水月、镜像,既非创造也非被创造,却如同创造与被创造一般。他们具备一切色相和种种支分,庄严无比,能够随意进入一切佛刹的大众,通达自性法。这就叫作觉法自性性意生身。”
“再者,什么是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这是指觉悟一切佛法的因缘,自得乐相。这就叫作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大慧,对这三种意生身的相状,你们应当观察、觉悟,并加以修学。”
那时,世尊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诵读了以下的偈颂:
不是我主动选择了大乘佛法(非我乘大乘)
这并不是说我主动去乘坐大乘的法船,而是自然地融入其中。
并非语言文字所能完全表述(非说亦非字)
大乘佛法的真谛不是通过言语或文字就能完全传达的,它超越了这些表面的形式。
不仅限于真理本身,也不只是解脱(非谛非解脱)
它不只是简单地揭示真理,也不是单纯为了个人的解脱,其内涵更为深广。
并非虚无一片的境界(非无有境界)
虽然超越了寻常认知,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片空白或虚无的。
然而确实踏上了大乘的旅途(然乘摩诃衍)
尽管有诸多“非”,但我确实已经开始了大乘佛法的修行之旅。
在禅定中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三摩提自在)
在禅定(三摩提)的修行中,我体会到了真正的自由和自在。
可以化现各种意念生成的身体(种种意生身)
我能够通过意念,展现出各种形态的身体,这是修行到一定层次的表现。
自由地如同华美之花般庄严(自在华庄严)
在修行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如同一朵自在开放的美丽花朵,充满了庄严和纯净。
这时,大慧菩萨大士对佛陀说:“世尊,您曾说,如果有人犯下五无间业,他们却不会堕入无择地狱。世尊,怎样才能做到犯下五无间业而不堕入无择地狱呢?”
佛回答:“大慧,仔细听,好好思考,我将为你解释。”大慧回答:“世尊,我很高兴,准备好了,愿意接受教导。”
佛说:“五无间业是什么?包括杀害父母、伤害罗汉、破坏僧团、恶意使佛出血。大慧,什么是众生的母亲?那就是爱。当人们因爱而贪恋,欢喜地受生,就像缘于母亲而立。无明是父亲,生出入处聚落。断绝爱与无明这两根本,就叫害父母。当那些烦恼不再显现,如同鼠毒发作,最终断绝一切法,这就叫害罗汉。破坏僧团是指不同相状的五蕴和合,积聚在一起,最终断绝,这就叫破坏僧团。大慧,没有觉知外在自共相,自心现量,七识身用三解脱无漏恶想,最终断绝那七种识佛,这就叫恶意使佛出血。如果有人犯下这五无间业,就叫五无间事,也叫无间业。”
“再者,大慧,有外在的无间。现在我将解释。你和其他菩萨大士听到这个道理后,在未来世将不会堕入愚痴。五无间是什么?就是之前所说的无间。如果有人行此,他们在三解脱中每一个都不能获得无间等法。除去这些法后,其他的化身神力能显现无间等法,比如声闻的化身神力、菩萨的化身神力和如来的化身神力。为了消除他人的疑虑和悔过,这些化身神力能显现无间等法。没有人会一直做无间事,而得不到无间等法。除了觉悟自心现量,离身财妄想,离我我所摄受,有时遇到善知识,解脱其余趣相续妄想。”
那时,世尊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诵读了以下的偈颂:
贪爱被称为“母”,(贪爱名为母)
无明则被比喻为“父”,(无明则为父)
觉境识被比喻为“佛”,(觉境识为佛)
各种烦恼或使(如贪、嗔、痴等)被比喻为“罗汉”,(诸使为罗汉)
五阴(色、受、想、行、识)的集合被比喻为“僧”,(阴集名为僧)
无间次第断是指在修行过程中,烦恼和无明是逐步、不间断地被断除的,(无间次第断)
五无间是指五种特别严重的罪行,(谓是五无间)
不入无择狱意味着,通过修行断除了贪爱、无明和烦恼,(不入无择狱)
这时,大慧菩萨再次对佛陀说:“世尊,我希望您能解释佛的知觉。世尊,什么是佛的知觉?”
佛回答:“觉悟人法无我,了知二障,离二种死,断二烦恼,这就叫作佛的知觉。声闻和缘觉如果觉悟了这个法,也叫作佛。因为这个原因,我说只有一个乘。”
那时,世尊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诵读了以下的偈颂:
深刻理解“二无我”(即人无我与法无我)的教义,(善知二无我)
这是佛教中对自我和法的无自性、无常和空性的深刻认识。(善知二无我)
彻底断除了“二障”(烦恼障与所知障),(二障烦恼断)
烦恼障是指贪、嗔、痴等心理上的障碍,所知障则是对法理的错误理解和执着。(二障烦恼断)
永远脱离了“二种死”(即分段生死与变异生死),(永离二种死)
分段生死指的是轮回中的生老病死,变异生死则是在涅槃之前最后的生死状态。(永离二种死)
这样的知觉,就是佛陀的知觉,(是名佛知觉)
即彻底觉悟了二无我、断除了二障、超越了二死的境界。(是名佛知觉)
那时,大慧菩萨对佛陀说:“世尊,为什么您在大众面前宣称自己在过去世中是各种身份,如漫陀转轮圣王、六牙大象、鹦鹉鸟、释提桓因、善眼仙人,以及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等?”
佛陀回答:“大慧,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有四种等同的原因。这四种等同是字等、语等、法等、身等。因为这四种等同,我作为如来、应供、等正觉,可以在大众中这样宣告。”
“什么是字等?如果用字来称呼我为佛,这些字也同样适用于称呼一切诸佛。这些字的自性没有差别,这就是字等。”
“什么是语等?我拥有六十四种梵音的言语相貌,那些如来、应供、等正觉也同样拥有六十四种梵音的言语相貌,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没有差别。这就是语等。”
“什么是身等?我和诸佛的法身以及色身的相好没有差别,除了为了调伏不同众生的需要,而示现种种不同的色身。这就是身等。”
“什么是法等?我和那些佛都获得了三十七菩提分法,略说佛法无障碍的智慧。这就是法等。”
“因此,基于这四种等同,如来、应供、等正觉可以在大众中宣布这样的事。”
这时,世尊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诵读了以下的偈颂:
迦叶(Mahakasyapa)、拘留孙(Kakusandha)、拘那含(Konagamana)都是过去佛的名字,(迦叶拘留孙,拘那含是我)
佛陀在这里提到自己与这些过去的佛陀有同样的特质,表明他与他们一样,已经成就了佛陀的果位。(以此四种等)
我以这四种特质,(我为佛子说)
即与过去佛相同的智慧、慈悲、解脱和教法,来教导我的弟子们,(以此四种等)
这些特质代表了佛陀的圆满觉悟和教导。(我为佛子说)
随后,大慧再次对佛陀说:“世尊,您说过,从某夜我获得最正觉,直到某夜我进入般涅槃,在这段时间里,我没有说一个字,也没有说过或将来要说的话,这并不是佛所说的话。”
大慧问佛陀:“世尊,为什么您说这不是佛所说的话呢?”
佛陀回答:“大慧,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两件事,即缘自得法和本住法。”
“什么是缘自得法?如果那些如来所获得的,我也同样获得,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缘自得法的最终境界,是远离言语的妄想,远离文字的二趣。”
“什么是本住法?就像古先圣道如同金银等性质,法界常住,无论如来是否出现在世上,法界都是常住的。如果如来趋向于成道,就像一个人在旷野中行走,看到一条通向古城的平坦正路,他就会跟随这条道路进入城市,享受如意的快乐。”
“大慧,你认为那个人创造了这条路和城市中的种种快乐吗?”大慧回答说:“不是的。”
佛陀告诉大慧:“我和过去一切诸佛的法界常住,也是如此。因此,我说,从某夜我获得最正觉,直到某夜我进入般涅槃,在这段时间里,我没有说一个字,也没有说过或将来要说的话。”
这时,世尊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诵读了以下的偈颂:
我在某个夜晚成就了无上的正觉,(我某夜成道)
直至我在另一个夜晚入灭,(至某夜涅槃)
在这两个时刻之间,(于此二中间)
我并没有说教任何额外的法。(我都无所说)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直接体验了法的自性,(缘自得法住)
法的实相稳定不变,独立于任何言语或思想之外。(故我作是说)
那些成就佛果的佛陀,(彼佛及与我)
和我一样,都体验了相同的法的实相,(悉无有差别)
没有任何差别,因为我们都是通过对法住的直接体验而证得正觉的。
这时,大慧菩萨再次请求佛陀:“世尊,希望您为我们解说一切法的有无相,让我和其他菩萨大士远离有无相,迅速达到无上正等正觉。”
佛陀回答:“大慧,仔细听,仔细听,好好思考,我将为你解说。”大慧回答:“世尊,我很高兴,准备好了,愿意接受教导。”
佛陀说:“这个世界依存有两种,即依存于有和无,以及堕入性非性的欲望见,不离开离相。”
“什么是世间依存于有?就是有世间依存于因缘生,不是不有。从有生出,不是无有生出。”
“大慧,如果有人说这样的话,就是在说世间没有原因。”
“什么是世间依存于无?就是受到贪、恚、痴的性质后,然后妄想计著贪、恚、痴的性非性。”
“大慧,如果不取有性,性相就寂静。因此,诸如来、声闻、缘觉,不取贪、恚、痴性为有或无。”
“大慧,这其中什么会被破坏?”
大慧对佛陀说:“世尊,如果那些取贪、恚、痴性的人,后来不再取,会被破坏。”
佛陀告诉大慧:“很好,很好,你这样理解。大慧,不仅贪、恚、痴的性非性会被破坏,在声闻、缘觉和佛中,也会被破坏。为什么呢?因为内外都不可得,烦恼的性质异或不异。大慧,贪、恚、痴无论内外都不可得,因为贪、恚、痴的性质没有身,没有取,佛、声闻、缘觉不会被破坏。佛、声闻、缘觉的自性解脱,束缚和束缚的原因,非性。大慧,如果有束缚,就应该有束缚,这是束缚的原因。大慧,这样说破坏者,就是无所有相。大慧,因此我说,宁愿取人见如同须弥山,也不要升起无所有的增上慢空见。大慧,无所有的增上慢,就是破坏。堕入自共相的见悕望,不知道自心显现的量度,看到外性的无常、刹那、展转、坏、阴、界、入、相续、流注、变灭,远离文字的相妄想,这就是破坏。”
这时,世尊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诵读了以下的偈颂:
有和无是两种极端的观点,(有无是二边)
这些观点甚至扩展到了心的境界。(乃至心境界)
通过清净和去除对这些境界的执着,(净除彼境界)
心能够达到平等和寂灭的状态。(平等心寂灭)
不执着于境界的性质,(无取境界性)
灭并非意味着彻底的无有,而是指超越了有和无的对立。(灭非无所有)
一切存在都是如如不动的,(有事悉如如)
这种状态如同贤圣的境界,超越了有无的分别。(如贤圣境界)
事物并非由种子产生,(无种而有生)
生起之后又归于寂灭。(生已而复灭)
因缘的聚合可以产生存在,也可以不产生存在,(因缘有非有)
这种状态不符合固定的自我教法。(不住我教法)
这种状态既不属于外道的见解,也不属于佛陀的见解,(非外道非佛)
它既不是自我,也不是其他任何事物。(非我亦非余)
一切都是由因缘集合而成,(因缘所集起)
那么,怎么可能说它是无的呢?(云何而得无)
是谁聚集了因缘,(谁集因缘有)
然后又说它是无的呢?(而复说言无)
邪见者用错误的论点来解释生法,(邪见论生法)
错误地认为存在或不存在是固定不变的。(妄想计有无)
如果理解了一切法的无生,(若知无所生)
也就知道了无灭的道理。(亦复无所灭)
观察这一切,你会发现它们都是空寂的,(观此悉空寂)
有和无这两种极端的观点都被超越了。(有无二俱离)
那时,大慧菩萨对佛陀说:“世尊,我希望您能为我和诸位菩萨解说宗通相。如果能够善巧地区分宗通相,我和诸位菩萨就能通达这些相,通达之后,就能迅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不随从各种觉想和众魔外道。”
佛陀回答:“大慧,仔细听,仔细听,好好思考,我将为你解说。”大慧回答:“世尊,我很高兴,准备好了,愿意接受教导。”
佛陀说:“一切声闻、缘觉、菩萨有两种通相,即宗通和说通。大慧,宗通,是指缘自得胜进相,远离言说文字的妄想,趋向无漏界的自觉地自相,远离一切虚妄的觉想,降伏一切外道众魔,缘自觉趣光明晖发。这就是宗通相。”
“什么是说通相?就是说九部种种教法,远离异不异、有无等相,以巧方便随顺众生,如应说法令得度脱。这就是说通相。大慧,你和其他菩萨应当修学。”
那时,世尊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诵读了以下的偈颂:
宗通(直观的理解)和言说(语言的表达)是相通的,(宗及说通相)
它们基于自性(事物的本性)和教法的联系。(缘自与教法)
如果一个人能够清楚地区分和理解,(若见善分别)
他就不会盲目地追随各种觉受和想象。(不随诸觉想)
这些觉受和想象并没有真实的本性,(非有真实性)
它们就像愚夫的妄想,缺乏真正的根基。(如愚夫妄想)
怎么会产生对欲望的执着呢?(云何起欲想)
非自性的本质才是真正的解脱之路。(非性为解脱)
观察一切有为法,它们的生起和灭去是相续不断的,(观察诸有为,生灭等相续)
这种观察会助长二元对立的见解,即有与无的对立,(增长于二见)
这种对立的见解是颠倒的,缺乏真正的理解。(颠倒无所知)
有一种见解被视为真谛,(一是为真谛)
即无罪、清净的状态就是涅槃。(无罪为涅槃)
观察世间的妄想,(观察世妄想)
就像幻象、梦境和芭蕉叶一样虚幻。(如幻梦芭蕉)
即使有贪欲、瞋恚和痴迷的存在,(虽有贪恚痴)
但事实上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我。(而实无有人)
一切的五蕴(色、受、想、行、识)都是从爱欲中生起,(从爱生诸阴)
这一切都如同幻梦般虚幻。(有皆如幻梦)
这时,大慧菩萨对佛陀说:“世尊,我希望您能为我解说不实妄想相。不实妄想是如何生起的?说何种法名为不实妄想?在何种法中存在不实妄想?”
佛陀回答:“大慧,好极了,好极了。你能向如来询问这样的义理,将会带来诸多利益和安乐,怜悯世间一切天人。仔细听,仔细听,好好思考,我将为你解说。”
大慧回答:“世尊,我很高兴,准备好了,愿意接受教导。”
佛陀说:“种种义种种不实妄想计著而生妄想。大慧,摄所摄计著,不知自心现量,堕入有无见,增长外道见妄想习气,计著外种种义,心心数妄想,计著我我所生。大慧,如果种种义种种不实妄想计著而生妄想,摄所摄计著,不知自心现量,堕入有无见,增长外道见妄想习气,计著外种种义,心心数妄想,我我所计著生。世尊,如果如是外种种义相,堕入有无相,离性非性离见相。世尊,第一义也如此,离量限分譬喻因相。世尊,为什么一处妄想不实义种种性计著而生妄想,而不是计著第一义处相妄想生。难道世尊在说邪因论吗?说一生一不生。”
佛陀告诉大慧:“不是妄想一生一不生。为什么呢?因为有无妄想不生。外现性非性,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大慧,我说其余愚夫自心种种妄想相故,事业在前种种妄想性想计著生。如何愚夫得离我我所计著见,离作所作因缘过,觉自妄想心量,身心转变,究竟明解一切地如来自觉境界,离五法自性事见妄想。因为这个原因,我说妄想从种种不实义计著生。知道如实义得解脱息种种妄想。”
那时,世尊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诵读了以下的偈颂:
一切现象都是由因和缘共同作用而生,(诸因及与缘,从此生世间)
但是人们错误地执着于“四句”(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妄想,没有理解到佛陀所揭示的真理。(妄想著四句,不知我所通)
世间并非由纯粹的“有”产生,也并非由纯粹的“无”产生,(世间非有生,亦复非无生)
它们既不从“有”和“无”中产生,也不是从“非有非无”中产生。(不从有无生,亦非非有无)
那些因和缘,为何会引发愚昧的妄想?(诸因及与缘,云何愚妄想)
这些妄想既非“有”也非“无”,也不是“有无”的结合。(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无)
如果以这种方式观察世间,心就会转化,得到无我的理解。(如是观世间,心转得无我)
一切法性并非由自性产生,因为它们都是从因缘中生起的。(一切性不生,以从缘生故)
一切由缘所造作的法,它们的造作并非由它们自身所拥有。(一切缘所作,所作非自有)
事物不会自己生起自己,因为存在“二事过”(即自生和他生的错误)。(事不自生事,有二事过故)
没有“二事过”,因此不可能找到固有的“有性”。(无二事过故,非有性可得)
观察一切有为法,它们都离开了攀缘和所缘。(观诸有为法,离攀缘所缘)
所谓的“心量”,是无心之心量,我将其描述为心量。(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
心量的主体是自性的位置,但远离了自性和缘性的对立。(量者自性处,缘性二俱离)
这种自性最终是奇妙而清净的,我将其命名为心量。(性究竟妙净,我说名为量)
世间所谓的“我”,是基于设定而建立的,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事物。(施设世谛我,彼则无实事)
五蕴的设定也是如此,没有实际的事物存在。(诸阴阴施设,无事亦复然)
存在四种平等:相平等、因平等、生平等、性平等。(有四种平等,相及因性生)
第三种平等是无我平等,第四种平等是修行者与修行的平等。(第三无我等,第四修修者)
妄想和习气的流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妄想习气转,有种种心生)
境界在外显现,这是世俗心量的表现。(境界于外现,是世俗心量)
外境的显现并非真正存在,心却见到了种种不同的现象。(外现而非有,心见彼种种)
基于身和财的建立,我将其描述为心量。(建立于身财,我说为心量)
离开了一切错误的见解,以及离开了想与所想的对立,(离一切诸见,及离想所想)
没有所得,也没有所生,我将其描述为心量。(无得亦无生,我说为心量)
既非“性”也非“非性”,“性”与“非性”都被彻底舍离。(非性非非性,性非性悉离)
当心得到解脱时,我将其描述为心量。(谓彼心解脱,我说为心量)
如如(事物的本质)、空际(空的边际)、涅槃(解脱的境界)、法界(一切法的总体),(如如与空际,涅槃及法界)
以及各种由意念产生的身体,我将其描述为心量。(种种意生身,我说为心量)
那时,大慧菩萨对佛陀说:“世尊,您曾教导说,菩萨大士应当善用语言和意义。那么,什么是菩萨善用的语言和意义呢?语言和意义又分别是什么呢?”
佛陀回答:“大慧,仔细听,仔细听,好好思考,我将为你解说。”大慧回答:“世尊,我很高兴,准备好了,愿意接受教导。”
佛陀说:“什么是语言?语言是言语文字和妄想的结合,依赖于咽喉、唇、舌、齿、龈、颊等器官,基于我言语的妄想习气而产生。这就叫作语言。”
“什么是意义?意义是离开了所有妄想相和言语相的。这就叫作意义。”
“大慧,菩萨大士对于这样的意义,独自在静处闻、思、修智慧,缘自觉了向涅槃城前进。转变了习气身之后,自觉境界观地地中间胜进义相。这就叫作菩萨大士善用的意义。”
“再者,大慧,善用语言和意义的菩萨大士,会观察语言和意义并非完全不同,也不是完全相同。如果语言和意义完全不同,那么就不会通过语言来辨识意义,就像用语言进入意义,如同灯光照亮颜色。”
“再者,大慧,不生不灭、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如果根据言语和意义计著,就会堕入建立和诽谤的见解。不同的建立导致不同的妄想,如同幻象展现出种种妄想。就像各种幻象,凡夫众生产生不同的妄想,但这不是圣贤的行为。”
那时,世尊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诵读了以下的偈颂:
那些言论源于妄想,(彼言既妄想)
在各种法上建立错误的观点。(建立于诸法)
正是因为这些建立,(以彼建立故)
人们在死后会堕入苦难中,如同落入地狱。(死堕泥犁中)
五蕴(色、受、想、行、识)中并没有独立的我,(阴中无有我)
五蕴本身也不等同于我。(阴非即是我)
这种理解并不符合那些错误的妄想,(不如彼妄想)
但同时也不能简单地说没有我。(亦复非无我)
一切事物似乎都有其固有的性质,(一切悉有性)
这是凡夫和愚者基于妄想的见解。(如凡愚妄想)
如果事物真的如他们所见,(若如彼所见)
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是真实无误的。(一切应见谛)
但事实上,一切法的本质是无性的,(一切法无性)
净与秽都不存在,因为它们都是相对的观念。(净秽悉无有)
这种无性并不是说一切都没有,(不实如彼见)
而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固有的、独立的存在。(亦非无所有)
再者,大慧,我现在将解释智和识的相状。如果能够善巧地区分智和识的相状,你和其他菩萨就能通达智和识的相状,迅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大慧,智有三种,即世间智、出世间智和出世间上上智。什么是世间智?就是一切外道和凡夫计著有无的智。什么是出世间智?就是一切声闻和缘觉的智,他们堕入自共相的悕望计著。什么是出世间上上智?就是诸佛菩萨的智,他们观无所有法,见到不生不灭,远离有无的品级,进入如来地,人法无我,缘自得生。”
“大慧,生灭的是识,不生不灭的是智。再者,堕入相和无相,以及堕入有无的种种相因是识,超越有无相的是智。再者,长养相是识,非长养相是智。再者,有三种智,即知生灭、知自共相、知不生不灭。再者,无碍相是智,境界中有种种碍相是识。再者,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识,无事方便自性相是智。再者,得相是识,不得相是智。自得圣智境界不出不入,就像水中的月亮。”
那时,世尊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诵读了以下的偈颂:
当我们被业力驱使,不断收集和执着于各种经验,这形成了识的活动。(采集业为识)
而当我们不再被业力所束缚,能够放下执着,这就是智的体现。(不采集为智)
观察一切现象的本质,最终通达其空无自性的真理。(观察一切法,通达无所有)
证得能够超越一切束缚的力量,这样的洞察被称为慧(Prajna)。(逮得自在力,是则名为慧)
心被外在境界所系缚,产生各种觉受和想象,这是智(Jnana)的起源。(缚境界为心,觉想生为智)
慧和智超越了对存在的执着和对超越性的追求,它们由此而生。(无所有及胜,慧则从是生)
心意和识如果能够远离思维和想象,就能达到无思想的状态。(心意及与识,远离思惟想)
达到无思想的法门,这是佛子而非仅仅是声闻弟子的境界。(得无思想法,佛子非声闻)
寂静中展现出超越的忍力,这是如来的清净智慧。(寂静胜进忍,如来清净智)
这种智慧源于善的超越意义,远离了一切世俗的行径。(生于善胜义,所行悉远离)
我具有三种智慧:世间智、出世间智和圣智,它们开启真实的道路。(我有三种智,圣开发真实)
对这些智慧进行深思熟虑,就能总揽各种性质。(于彼想思惟,悉摄受诸性)
这样的智慧与二乘(声闻和独觉)的境界不相符合,因为它超越了一切所有。(二乘不相应,智离诸所有)
对自我本性的执着,是从声闻乘中生起的。(计著于自性,从诸声闻生)
超越了一切心的局限,如来的智慧得以清净。(超度诸心量,如来智清净)
再者,大慧,外道有九种转变论。外道转变见生,所谓的形处转变、相转变、因转变、成转变、见转变、性转变、缘分明转变、所作分明转变、事转变。大慧,这叫作九种转变见,一切外道因为这些起有无生转变论。
“什么是形处转变?就是形处不同的见解,比如黄金变作各种器物,则有种种形处显现,但并非金的性质改变。一切性质的改变也是如此。有些外道会产生这样的妄想,甚至事转变的妄想。这不是相同也不是不同的妄想,就像一切性质的转变,应当知道就像乳酪、酒、果等成熟。外道的转变妄想,也没有转变。无论有或无,都是自心现外性的非性。”
“大慧,这样的凡夫众生,因为自己的妄想修习而生。大慧,没有法是生或灭的,就像看见幻梦的颜色生起。”
那时,世尊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诵读了以下的偈颂:
形体、住所、时间和物质的转变,(形处时转变)
包括构成身体的四大(地、水、火、风)和感官器官,(四大种诸根)
这些都是生命过程中逐步发生的变化。(中阴渐次生)
这些变化是基于妄想而非明智的洞察,(妄想非明智)
它们是生命流转的一部分,但并非最高的智慧所在。(最胜于缘起)
最高的智慧在于理解缘起的法则,(最胜于缘起)
这与基于妄想的世俗认知截然不同。(非如彼妄想)
然而,世间的缘起法则,(然世间缘起)
就像乾闼婆城(幻化的城市),(如乾闼婆城)
它展现了一种虚幻而又复杂的现实结构。
那时,大慧菩萨再次对佛陀说:“世尊,我希望您能为我解说一切法的相续义和解脱义。如果能够善巧地区分一切法的相续和不相续相,我和诸位菩萨就能善解一切相续的巧方便,不堕入如所说义的计著相续。我们将善于一切诸法的相续和不相续相,以及离言说文字妄想的觉悟。我们将在一切诸佛刹土无量大众中游行,力自在神通总持之印,种种变化光明照耀。觉悟智慧善入十无尽句,无方便行犹如日月摩尼四大。在一切地离自妄想相见,见一切法如幻梦等,进入佛地身。在一切众生界,随其所应而为说法,引导他们,使他们安住于一切诸法如幻梦等,离有无品及生灭妄想,异言说义。我们的身将转胜。”
佛陀回答:“大慧,好极了,好极了。仔细听,仔细听,好好思考,我将为你解说。”大慧回答:“世尊,我很高兴,准备好了,愿意接受教导。”
佛陀说:“无量一切诸法,如所说义计著相续。所谓相计著相续,缘计著相续,性非性计著相续,生不生妄想计著相续,灭不灭妄想计著相续,乘非乘妄想计著相续,有为无为妄想计著相续,地地自相妄想计著相续,自妄想无间妄想计著相续,有无品外道依妄想计著相续,三乘一乘无间妄想计著相续。”
“再者,大慧,这以及其余凡夫众生自妄想相续,因为这样的相续,凡夫妄想如同蚕作茧,以妄想丝自缠缠他,有无相续相计著。”
“再者,大慧,在其中也没有相续和不相续相。见到一切法寂静,妄想不生。因此,菩萨大士见到一切法寂静。”
“再者,大慧,觉悟外性非性自心现相,无所有随顺观察自心现量有无一切性无相,见到相续寂静故,在一切法中,无相续不相续相。”
“再者,大慧,在其中没有束缚和解脱。其余堕入不如实觉知,有束缚有解脱。为什么呢?因为在一切法中有无有,没有众生可得。”
“再者,大慧,愚夫有三种相续,即贪、恚、痴及爱,未来有喜爱俱。因为这样的相续,故有趣相续。那些相续者续五趣。”
“大慧,相续断者,没有相续和不相续相。”
“再者,大慧,三和合缘、作、方便计著,识相续无间生方便计著,则有相续。三和合缘识断见三解脱,一切相续不生。”
那时,世尊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诵读了以下的偈颂:
不真实的想法和妄想,(不真实妄想)
这种相续不断的流转被描述为相续相。(是说相续相)
如果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这些相续相的真正本质,(若知彼真实)
那么,相续的网就会被打破,解脱的路就会开启。(相续网则断)
对于事物的本性缺乏理解,(于诸性无知)
人们往往被言语和概念所束缚和摄受。(随言说摄受)
就像蚕虫吐丝结茧,(譬如彼蚕虫)
最终将自己困在了自己编织的茧中。(结网而自缠)
愚昧的人被自己的妄想所束缚,(愚夫妄想缚)
他们没有观察和理解这种相续不断的现象。(相续不观察)
大慧再次对佛陀说:“世尊,您曾教导说,因为种种妄想,妄想那些性质,实际上并没有那些性质的自性,只是妄想的自性罢了。”
大慧接着说:“世尊,如果仅仅是妄想的自性,而非性质的自性相待,那么世尊是否是在说烦恼清净无性是错误的呢?因为一切法的妄想自性是没有性质的。”
佛陀回答:“大慧,你说得对。确实如你所说。大慧,不是像愚夫那样,把性质的自性当作真实,这种妄想的自性,并非有性质的自性相然。大慧,像圣智那样,有性质的自性,通过圣知、圣见、圣慧眼来知晓。这种性质的自性,是通过圣智来知晓的。”
大慧对佛陀说:“如果像圣者那样,以圣知、圣见、圣慧眼而非天眼、肉眼来知晓性质的自性,不像愚夫那样妄想。世尊,那么愚夫如何能脱离这种妄想呢?因为他们不觉知圣者的性质事情。世尊,他们既不是颠倒,也不是不颠倒,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觉知圣事性质的自性,不见离有无相的缘故。世尊,圣者也不会像这样见如是妄想,因为他们不会以自相境界为境界。世尊,他们也有性质的自性相,妄想自性就这样显现,不说因无因,因为堕入性质相见的缘故,与异境界不同,不像那些一样,这样无穷的过失。世尊,不觉知性质的自性相,世尊,也不是妄想自性的因性的自性相。那么,妄想和非妄想,如何能如实知道妄想呢?世尊,妄想和自性相是不同的。世尊,不相似的因,妄想自性的想,那么,如何各自不妄想,愚夫不如实知道,然而为了众生脱离妄想,所以说,如妄想相不如实有。世尊,为什么遮止众生有无见,事物自性计著,圣智所行境界计著,堕入有见,说空法非性,而说圣智自性的事情。”
佛陀回答:“大慧,我不是说空法非性,也不堕入有见说圣智自性的事情。但是,为了让众生脱离恐怖的句子,众生从无始以来,计著性质的自性相,圣智事物自性计著相见说空法。大慧,我没有说性质的自性相。大慧,我只是住在自得如实的空法中,离惑乱相见,离自心现性非性见,得到三解脱如实印所印,于性质的自性得缘自觉观察住,离有无事物见相。”
“再者,大慧,一切法不生,菩萨大士不应该建立这个宗旨。为什么呢?因为宗旨一切性质非性,以及那些因生相,说一切法不生的宗旨,那个宗旨就会败坏。那个宗旨一切法不生,那个宗旨败坏,因为宗旨有待而生的缘故。而且,那个宗旨不生入一切法,不坏相不生的缘故,建立一切法不生的宗旨,那个说法就会败坏。大慧,有无不生的宗旨,那个宗旨入一切性质,有无相不可得。大慧,如果那个宗旨不生,一切性质不生而建立宗旨,这样,那个宗旨就会败坏,因为有无性质相不生的缘故,不应该建立宗旨。五分论有多过,展转因异相的缘故,以及为作的缘故,不应该立宗旨分,说一切法不生,像这样,一切法空,像这样,一切法无自性,不应该立宗旨。大慧,然而,菩萨大士说一切法如幻梦性质,现不现相的缘故,以及见到觉过的缘故,应当说一切法如幻梦性质,除为愚夫离恐怖句的缘故。大慧,愚夫堕入有无见,不要让他们因为恐惧而远离大乘。”
那时,世尊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诵读了以下的偈颂:
无自性的真理无法用言语表达,(无自性无说)
没有具体的事情,也就没有相续的流转。(无事无相续)
那些愚昧的人产生了妄想,(彼愚夫妄想)
就像看到死尸时所产生的恶心错觉。(如死尸恶觉)
一切法的本质是不生不灭的,(一切法不生)
这并非外道宗派所能理解的境界。(非彼外道宗)
究竟而言,一切法都没有真正的生起,(至竟无所生)
它们的显现是由法性和因缘共同成就的。(性缘所成就)
一切法的本性是不生不灭的,(一切法不生)
智慧者不会产生任何的妄想。(慧者不作想)
那些宗派因为因缘的生起而存在,(彼宗因生故)
但觉悟者能够完全去除这些妄想。(觉者悉除灭)
就像眼睛有疾病的人看到的垂发错觉,(譬如翳目视)
错误地执着于事物的自性也是这样,(计著性亦然)
这是愚昧之人产生的邪妄想法。(愚夫邪妄想)
人们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设定各种事物,(施设于三有)
但这些事物并没有真实的自性。(无有事自性)
设定事物的自性,(施设事自性)
由此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妄想。(思惟起妄想)
通过语言和教义来描述事物的相状,(相事设言教)
这导致了内心的混乱和极度的动摇。(意乱极震掉)
佛子能够超越这一切,(佛子能超出)
远离所有的妄想。(远离诸妄想)
就像干渴的人将水泡当作真实的水,(非水水相受)
这种错觉源于强烈的渴求和爱欲。(斯从渴爱生)
愚昧的人因此而困惑,(愚夫如是惑)
但圣者看到的则是事物的清净本质。(圣见则不然)
圣人以清净的眼见,(圣人见清净)
从而生起三种解脱的定力。(三脱三昧生)
他们远离了生死的轮回,(远离于生死)
在世间游行时没有任何畏惧。(游行无所畏)
修行者体验到的是一切法的无所有,(修行无所有)
既没有自性,也没有非自性。(亦无性非性)
性与非性是平等的,(性非性平等)
从这种平等中生发出圣者的果位。(从是生圣果)
怎么理解性与非性?(云何性非性)
怎么理解平等?(云何为平等)
这是指那些心不知道(谓彼心不知)
内在与外在事物的极端漂动。(内外极漂动)
如果能够破坏这种漂动,(若能坏彼者)
心就会达到平等的境界。(心则平等见)
那时,大慧菩萨对佛陀说:“世尊,您曾教导说,如同攀缘事物时,智慧无法获得,这是施设的量度建立,施设所摄受的非性,摄受也非性,因为没有摄受的缘故,智慧就不会生起,只有施设的名称罢了。世尊,为什么智慧无法获得呢?是因为不觉知自相和共相的异同,还是因为自相和共相的种种性质和自性相隐蔽的缘故?是因为山岩石壁、地水火风的障碍,还是因为极远极近的距离?是因为年老、年幼、盲目的缘故,还是因为诸根不具足?世尊,如果因为不觉知自相和共相的异同,智慧无法获得,那么就不应该说有智慧,应该说没有智慧,因为有所事不可得的缘故。如果因为自相和共相的种种性质和自性相隐蔽,智慧无法获得,那么,这也不是智慧,不是智慧。世尊,因为有尔炎的缘故,智慧生起,不是无性,会尔炎的缘故,被称为智慧。如果因为山岩石壁、地水火风、极远极近、年老、年幼、盲目、诸根不具足,智慧无法获得,那么,这也并非智慧,应该是没有智慧,因为有所事不可得的缘故。”
佛陀回答:“大慧,不是这样的,没有智慧,应该是智慧,不是非智慧。我不是这样隐晦地说,攀缘事物时,智慧无法获得,这是施设的量度建立,觉悟自心现量,有无有外性非性智,而事物无法获得。因为无法获得,智慧在尔炎中不会生起,顺从三解脱的智慧也无法获得。不是妄想者,无始性非性虚假习智,作如是知,是知彼不知的缘故,在外事处所相性作无性,妄想不断,自心现量建立说我我所相,摄受计著,不觉知自心现量,在智慧的尔炎中生起妄想,因为妄想,对外性的非性观察不得,依于断见。”
那时,世尊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诵读了以下的偈颂:
当面对各种诱惑或外在事物时,(有诸攀缘事)
如果智慧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观察和辨别,(智慧不观察)
这种状态既不是真正的智慧,也不能称之为无知,而是妄想者的说法。(此无智非智,是妄想者说)
当智慧没有对事物的相同或相似性质进行深入观察时,(于不异相性,智慧不观察)
这种缺乏辨别的状态会导致认知上的障碍,使人无法正确判断事物的远近和本质,(障碍及远近)
这种认知偏差被称为邪智。(是名为邪智)
在老年人和小孩身上,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或尚未成熟,(老小诸根冥)
智慧似乎无法自然而然地产生,(而智慧不生)
然而,实际上存在着一种潜在的觉知能力,(而实有尔炎)
如果忽视或误解了这种能力,同样会被视为邪智。(是亦说邪智)
再者,大慧,愚痴的凡夫,从无始以来就被虚伪、恶邪的妄想所左右,当他们转向自宗通和说通时,没有善巧地了知。他们执着于自心现外的性相,因此执着于方便说。对于自宗的四句清净通相,他们没有善巧地分别。
大慧对佛陀说:“正如尊贵的教导,世尊,我希望您能为我分别解说说通和宗通。我和其余的菩萨大士,善于这两种通,以免来世的凡夫、声闻、缘觉找到我们的短处。”
佛陀回答:“大慧,好极了,好极了。仔细听,仔细听,好好思考,我将为你解说。”大慧回答:“世尊,我很高兴,准备好了,愿意接受教导。”
佛陀说:“三世如来有两种法通,即说通和自宗通。说通,是指根据众生心之所应,为他们说种种众具契经。这就叫作说通。自宗通,是指修行者远离自心现的各种妄想,不堕入一异俱不俱的品类,超越一切心意意识,自觉圣境,离因成见相。一切外道、声闻、缘觉堕入两边者所不能知,我称之为自宗通法。”
“大慧,这就叫作自宗通和说通相。你和其他菩萨大士应当修学。”
那时,世尊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诵读了以下的偈颂:
所谓的“我”有两种通达方式,(谓我二种通)
一种是通过直觉领悟的“宗通”,另一种是通过言语表达的“言通”。(宗通及言言)
“言通”适合用于教授那些初学者,(说者授童蒙)
通过言语的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起基本的理解和概念。
而“宗通”则更多地适用于那些修行者,(宗为修行者)
那时,大慧菩萨对佛陀说:“世尊,您曾说过,世间各种言论,种种辩说,应当谨慎,不要亲近学习。如果亲近学习,就会摄受贪欲,不摄受法。世尊,为什么这么说呢?”
佛陀回答:“世间言论,种种句味,因缘譬喻,采习庄严,诱惑引诱愚痴的凡夫,不入真实自通,不觉知一切法,妄想颠倒,堕入两边。凡夫痴惑,自我破坏,诸趣相续,不得解脱,不能觉知自心现量,不离外性自性,妄想计著。因此,世间言论,种种辩说,不会脱离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欺骗迷惑,迷乱。大慧,释提桓因广泛理解众论,自己制造声论。那位世论者有一位弟子,带着龙形像前往释天宫,建立论宗,要求破坏帝释的千辐之轮。如果不服从,就砍断他的每一颗头,以示歉意。完成了这个要求后,立即用释法摧毁帝释。帝释堕入负处,破坏了他的轮,返回人间。就像这样,大慧,世间言论,因譬庄严,甚至能影响畜生,也能用种种句味,迷惑那些诸天和阿修罗,使他们着生于灭见。更何况对于人呢?因此,大慧,世间言论应当远离,因为它能招致苦生因,谨慎不要亲近学习。大慧,世论者,只说身觉境界而已。大慧,那些世论者有百千之多,但在后时,后五十年,将会破坏结集,因为恶觉因见盛行,所以恶弟子接受。就像这样,大慧,世论破坏结集,种种句味,因譬庄严,说外道事,着生于灭见,没有自通。大慧,那些外道没有自通论,对于其余的世论,广说无量百千事门,没有自通,也不自知愚痴世论。”
那时,大慧对佛陀说:“世尊,如果外道世论,种种句味,因譬庄严,没有自通,自事计著,世尊也说世论,为种种异方的来会众天人阿修罗,广说无量种种句味,也不是自通吗?也落入一切外道智慧言说的范畴吗?”
佛陀回答:“大慧,我不说世论,也没有来去,只说不来不去。大慧,来者趣聚会生,去者散坏,不来不去者,是不生不灭,我所说的不落入世论妄想数中。为什么呢?因为不计著外性非性自心现处,两边妄想所不能转,相境非性,觉自心现则自心现妄想不生。妄想不生者,空无相无作,入三解脱门,名为解脱。”
那时,我对大慧说,我曾经在一个地方居住的时候,有一位世论婆罗门未经邀请就来找我。他直接问我:“瞿昙,一切所作吗?”当时我回答说:“婆罗门,一切所作,这是初世论。”他又问:“一切非所作吗?”我又回答:“一切非所作,这是第二世论。”他又继续问:“一切常吗?一切无常吗?一切生吗?一切不生吗?”我告诉他:“这些都是六世论。”大慧,他再问我:“一切一吗?一切异吗?一切俱吗?一切不俱吗?一切因种种受生现吗?”我回答:“这些都是十一世论。”大慧,他又问我:“一切无记吗?一切有记吗?有我吗?无我吗?有此世吗?无此世吗?有他世吗?无他世吗?有解脱吗?无解脱吗?一切刹那吗?一切不刹那吗?是虚空吗?是非数灭吗?涅槃吗?瞿昙,是作吗?非作吗?有中阴吗?无中阴吗?”大慧,我回答说:“婆罗门,这些说法都是世论,不是我所说的。这些都是你的世论。我只说无始虚伪妄想习气是种种恶业和三有的原因,不能觉知自心现量,却产生妄想,攀缘外性,就像外道的法。我诸根义三合智生,我不像这样。婆罗门,我不说因,不说无因,只说妄想摄所摄性施设缘起,这是你无法理解的,也不是那些堕入受我相续者所能觉知的。”大慧,涅槃、虚空、灭并不是三种,只是数量上有三个而已。
再者,大慧,那时世论婆罗门又问我:“痴爱业因故有三有吗?还是无因?”我当时回答说:“这两个说法也是世论。”他又问:“一切性质都进入自共相吗?”我回答:“这也是世论。”婆罗门,乃至意流妄计外尘都是世论。
再者,大慧,那时世论婆罗门又问我:“有没有不是世论的东西?”我是一切外道之宗,说种种句味,因缘譬喻庄严。我回答他说:“婆罗门,有不是你拥有的东西,不是非宗,不是非说,不是不说种种句味,不是不因譬庄严。”婆罗门问:“什么不是世论,不是非宗,不是非说?”我回答:“婆罗门,有不是世论的东西,你和你的外道同伙无法知道,因为在外性上不实妄想虚伪计著的缘故。那就是妄想不生,觉了有无自心现量。妄想不生,不受外尘,妄想永息。这叫非世论,这是我法,不是你拥有的。”婆罗门,简单来说,那些识,不论是来、去、死、生、乐、苦、溺、见、触、著、种种相、和合相续、受、因计著,这些都是你的世论,不是我的。
大慧,世论婆罗门这样问我,我这样回答,他默然不语,退去了。他在思考自己的通处,心想:“沙门释子超出通外,说无生、无相、无因,觉自妄想现,妄想不生。”大慧,这就是你之前问我为什么说亲近世论,种种辩说,摄受贪欲,不摄受法的原因。
大慧问佛陀:“世尊,摄受贪欲及法有什么句义?”
佛陀回答:“大慧,好极了,好极了。你能为未来众生,思考并咨询这样的句义。仔细听,仔细听,好好思考,我将为你解说。”
大慧回答:“世尊,我很高兴,准备好了,愿意接受教导。”
佛陀说:“所谓贪欲,就是取、舍、触、味,系著外尘,堕入两边见,再生苦阴,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这一切苦难都源自爱。这是因为亲近世论和世论者。我和其他诸佛称这为贪欲。这就叫作摄受贪欲,不摄受法。”
“大慧,什么叫摄受法?就是善觉知自心现量,见人无我及法无我相,妄想不生,善知上下地,离心意意识,一切诸佛智慧灌顶,具足摄受十无尽句,于一切法无开发自在。这就叫作法。所谓不堕入一切见、一切虚伪、一切妄想、一切性质、一切两边。大慧,许多外道痴人堕入两边,要么是常,要么是断,这不是黠慧者。如果接受无因论,就会起常见,外因坏;如果因缘非性,就会起断见。大慧,我看不到生、住、灭,所以我称这为法。”
大慧,这就叫作贪欲和法,你和其他菩萨大士应当修学。
那时,世尊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诵读了以下的偈颂:
所有一切世间流传的学说,外道提出的观点都是虚妄的陈述,(一切世间论,外道虚妄说)
他们错误地将自我和所作之事对立起来,但这些观点并没有自己的根本宗旨。(妄见作所作,彼则无自宗)
只有我(佛陀)的教法有一个统一的根本宗旨,(惟我一自宗)
这个宗旨是超越了自我与所作之事的对立。(离于作所作)
我为我的弟子们讲说,让他们远离世间各种学说的谬误,(为诸弟子说,远离诸世论)
心的容量是无法被肉眼看见的,也不应当用二元对立的方式去观察心。(心量不可见,不观察二心)
被摄受的事物和摄受者都不是固有的实体,(摄所摄非性)
断见和常见这两种极端观点都应该远离。(断常二俱离)
只要心中还有流转,这就属于世间的学说和观点,(乃至心流转,是则为世论)
当妄想不再流转,这个人就能见到自己真实的心。(妄想不转者,是人见自心)
认为事物的产生就是它们的到来,(来者谓事生)
而事物的消失就是它们的离去。(去者事不现)
当一个人清晰地理解了事物的来去,(明了知去来)
妄想就不再产生了。(妄想不复生)
事物的永恒存在和非永恒存在,(有常及无常)
被创造和未被创造的事物,(所作无所作)
这个世界和其他世界等等,(此世他世等)
这些都是世间论所通达的范围,但它们并非佛教的最终真理。(斯皆世论通)
那时,大慧菩萨再次对佛陀说:“世尊,您说的涅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外道们会对涅槃有不同的妄想?”
佛陀回答:“大慧,仔细听,仔细听,好好思考,我将为你解说。就像那些外道对涅槃的妄想,其实并不符合涅槃的真实含义。”
大慧回答:“世尊,我很高兴,准备好了,愿意接受教导。”
佛陀说:“有些外道认为,阴界入灭,境界离欲,见法无常,心心法品不生,不念过去、未来、现在的境界,诸受阴尽如灯火灭,如种子坏,妄想不生,他们就认为这是涅槃。大慧,但这并不是说见到破坏就是涅槃。大慧,有些外道认为,从一方到另一方就是解脱,境界想灭,犹如风止,或者认为觉所觉见破坏就是解脱,或者见常无常,作为解脱的想法。有些外道见种种相想招致苦生因,思考过后,不善觉知自心现量,害怕相状,而见无相,深深爱乐,作涅槃想。有些外道觉知内外诸法自相共相,过去、未来、现在,有性质不坏,作涅槃想。有些外道认为,我人众生寿命一切法坏,作涅槃想。有些外道用外道恶烧智慧,见自性和士夫,他们认为,士夫所出的两者之间,士夫所出,名为自性,如冥初比求那转变,求那是作者,作涅槃想。有些外道认为,福非福尽,或者诸烦恼尽,或者智慧,或者见自在是真实作生死者,作涅槃想。有些外道认为,展转相生生死更无余因,这是计著因,但他们愚痴,不能觉知,不知道,就作涅槃想。有些外道说,他们得到了真谛道,作涅槃想。有些外道见功德、功德所起和合一异俱不俱,作涅槃想。有些外道见自性所起孔雀文彩、种种杂宝及利刺等性,见后作涅槃想。大慧,有些外道觉二十五真实,或者王守护国受六德论,作涅槃想。有些外道见时是作者,时节世间,这样觉悟的人作涅槃想。有些外道谓性或谓非性,或者谓知性非性,或者见有觉与涅槃差别,作涅槃想。有这样种种的妄想,外道所说不成所成,被智者所弃。大慧,这一切都堕入两边,作涅槃想。像这样的外道涅槃妄想,其中都无生无灭。大慧,每个外道涅槃,他们自论,智慧观察,都无所立,就像他们的妄想心意来去漂驰流动,一切都没有得到涅槃的人。”
“大慧,就像我所说的涅槃,是指善觉知自心现量(量有四种:现见、比知、譬喻、先胜相传,那些外道在四种度量上全都失败)。不著外性,离于四句,见如实处,不随自心现妄想二边,摄所摄不可得,一切度量不见所成,愚于真实,不应摄受,弃舍彼后,得自觉圣法,知二无我,离二烦恼,净除二障,永离二死,上上地如来地,如影幻等诸深三昧,离心意意识,说名涅槃。大慧,你和其他菩萨大士应当修学,应当迅速远离一切外道的涅槃见。”
那时,世尊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诵读了以下的偈颂:
外道对于涅槃的看法,各自产生了错误的想法,(外道涅槃见,各各起妄想)
这些想法都是从他们的心想中产生的,没有导向解脱的方法。(斯从心想生,无解脱方便)
愚昧的人对于束缚自己的事物,远离了正确的解脱之道,(愚于缚缚者,远离善方便)
外道所认为的解脱想法,实际上并不能产生真正的解脱。(外道解脱想,解脱终不生)
各种智慧追求的方向各有不同,外道的见解虽然广泛,(众智各异趣,外道所见通)
但他们都没有真正的解脱,这是因为他们被愚痴的妄想所束缚。(彼悉无解脱,愚痴妄想故)
所有愚昧的外道,错误地将自我和所作之事对立起来,(一切痴外道,妄见作所作)
他们争论有无以及品质的高低,但这些都不能导向解脱。(有无有品论,彼悉无解脱)
凡夫俗子沉浸在妄想中感到快乐,没有听到真实的智慧,(凡愚乐妄想,不闻真实慧)
言语是三种痛苦的根本,而真实是消灭痛苦的原因。(言语三苦本,真实灭苦因)
就像镜中的影像,虽然显现但并不真实存在,(譬如镜中像,虽现而非有)
在妄想的心镜中,愚人会看到两种不同的东西。(于妄想心镜,愚夫见有二)
如果不认识心和外缘,就会产生两种错误的想法,(不识心及缘, 则起二妄想)
当理解了心和外境的本质,妄想就不会再产生。(了心及境界,妄想则不生)
心的本质是多样的,但要远离对相和所相的执着,(心者即种种,远离相所相)
事物虽然显现,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存在,就像愚人的妄想一样。(事现而无现,如彼愚妄想)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存在仅仅是妄想,(三有惟妄想)
外在的实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外义悉无有)
妄想以各种方式显现,但凡夫俗子无法理解其虚幻的本质,(妄想种种现,凡愚不能了)
经典反复阐述妄想,但始终没有超出名相的范畴。(经经说妄想,终不出于名)
如果脱离了言语的表述,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若离于言语,亦无有所说)
翻译:小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