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11月,双11的热度已经明显消退,但AI的热度却依旧霸占各大媒体头条以及社交网络。
不过,与两年前ChatGPT出世之时不同,当下有关AI的讨论话题,占据版面最多的已非“技术革命”、“AI 2.0浪潮”、“AI威胁论”或者此起彼伏的融资新闻,而是『AI泡沫』。无论是美国的科技舆论场还是中国的科技舆论场,『AI泡沫』都成为了当下媒体热议的话题。
与『AI泡沫』论伴随的,则是频繁见诸于媒体的AI产品跳票、公司巨额亏损或者创业者与投资人对簿公堂的新闻。
究竟该如何科学看待『AI泡沫』的话题?经历过多次科技浪潮的巨头的观点,显然更具参考价值。
2024年,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就不止一次直面这一问题并给出精要的回答。11月12日,2024百度世界大会在上海召开,李彦宏再一次以百度的产品创新与商业生态为案例,发表了名为《应用来了》的演讲,生动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AI产业在当下是否存在泡沫?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但同样是面对泡沫,穿越周期的“过来人”与等着融资续命的初创公司,结论也许会完全相反。
“就像历史上许多次技术浪潮一样,在度过最初的兴奋阶段之后,泡沫不可避免。然后,当这项技术没有达到最初兴奋阶段的高期望时,人们会感到失望。比如90年代互联网迅速发展时的巨大泡沫,在移动互联网时期,类似情形再次发生,生成式AI的时代,我们也会经历这一过程。”
10月中旬,李彦宏曾经在对谈《哈佛商业评论》主编的时候,就明确表达过自己对于『AI泡沫』论的观点。
李彦宏的观点之所以颇具参考价值,是因为百度不仅是经历过两次以上科技泡沫后还留在“牌桌”上的穿越周期公司,而且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此轮技术浪潮中仍然处于引领者之列,更重要的是,百度是全球为数不多用AI技术实现商业闭环的公司之一,这一点就连点燃这场技术革命的Open AI也没有做到。
其实,早在2023年『AI泡沫』论还没有出现的时刻,李彦宏就清晰地表达过与现在类似的观点。
在2023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讲到:
“没有构建于基础模型之上的、丰富的AI原生应用生态,大模型就一文不值”。
而在2024年底『AI泡沫』论甚嚣尘上的时刻,返观李彦宏在2023年的表达,可谓逻辑统一,入木三分。
不难发现,李彦宏的观点主要是两个:
其一,泡沫不可避免,但『甄别裸泳者与非裸泳者』要比讨论『潮水是否退去』更有价值;
其二,单纯卷大模型的公司,无异于AI泡沫时代的“裸泳者”,AI大模型研发的最终目标都是要落地、转化成能够被普通人使用的工具。也就是说,“卷”模型不如“卷”应用,这是PMF(产品与市场匹配度)这个概念在AI技术浪潮中的应有之义。
显然,这两个观点,显然与泡沫是否存在无关,其无论在2023年还是2024年都是成立的,可谓高屋建瓴、直击商业本质。
在『AI泡沫』论甚嚣尘上的2024年底,可资证明李彦宏判断的反面案例不胜枚举。
比如,OPEN AI作为这波AI创新浪潮的发起者,自身就没有实现商业闭环,亏损远大于营收,更关键的是,OPEN AI已经官宣了由于算力短缺而推迟发布语音大模型产品,以及推迟更为知名的视觉大模型——Sora的更新。
OPEN AI都陷入窘境,其他卷大模型的公司可想而知。显然,这种拼大模型算力的商业模式的PMF不会很高。
反观以百度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公司,在稳步提升基础模型算力与参数的同时,一直都是围绕生态的法则,去整体构建技术工具与商业产品的。
在2023年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了文心大模型4,0,更重要的是同时发布了一系列AI原生应用,正是这些原生应用让百度在1年后的『AI泡沫』时刻更有底气。
在2024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11月初,百度文心大模型的日均调用量超15亿,相较5月披露的2亿,增长7.5倍,相较一年前首次披露的5000万次,更是增长约30倍。如此陡峭的调用量增长曲线,背后的支撑则是百度的AI全栈生态吸引了15万家企业、80万名开发者入驻。
大会上,百度发布了基于大模型的100大产业应用,它涵盖了制造、能源、交通、政务、金融、汽车、教育、互联网等众多行业。
“发布这100大产业应用,其实也代表我们的认知和态度。百度不是要推出一个‘超级应用’,而是要不断地帮助更多人、更多企业打造出数百万‘超级有用’的应用。”
李彦宏说。
PMF是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家、网景公司创始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最早提出的的概念。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PMF,都已经有了历史定论。AI时代的PMF呢?
正如马克·安德森自己所说,相较于之前的两波科技浪潮,AI时代的降临过于迅猛,巨头与明星创业公司群体对PMF的界定还难以统一,一定程度上还处于混沌状态。
在这个意义上说,百度近两年的尝试,相当于做出了中国高科技公司的一种独立探索。
实际上,如果说2023年的百度世界大会,是百度宣告开辟了一条AI技术与商业结合的新航路,那么2024百度世界大会,就是百度在验证这套航路的PMF价值后,将其拓宽、拓深,与水平面上泡沫的距离愈行愈远。
据『摩羯商业评论』观察,以百度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公司敢于如此探索,是基于两个洞察或者说是自信:
其一,是中国的工业门类最为齐全,制造业最为发达,这也就意味着潜在的B端客户群庞大;
其二,无论是“互联网+”还是“AI+”,以百度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已经习惯了用构建生态的高维打法去拥抱新技术,产业链完善,方法论成熟,只缺产品与工具箱的升级与完善。
在2024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展示出自家产品与平台工具箱的升级与完善,可谓重器迭出。
本届大会,百度发布的第一款产品是检索增强的文生图技术iRAG(image based RAG)。
Midjourney、Sora前仆后继让文生图成为了超越ChatGPT的明星。但不可否认,在图像清晰度、细节饱满度之外,文生图有一个通病——机器幻觉,也就是在细节处似是而非。
这种似是而非对C端用户来说可能并不要紧,但对于开发商业应用的B端用来说有可能是致命缺陷。
百度此次发布的iRAG技术,就是要攻克这一技术难题。这既是用自家产品向AI技术高峰挑战,也是对调用文心大模型的用户负责。
iRAG技术极大地提高了AI生成图片的可用性。简单而言,文心iRAG的商业价值体现在:无幻觉、超真实、没成本,立等可取,完全可以用于品牌宣传。以前拍一组海报动辄大几十万,但现在的创作成本接近于0。此外,在影视作品、漫画作品、海报制作等应用场景中,iRAG都可以大幅降低创作成本。
本届大会,百度发布的第二款产品,也是作为one more thing发布的产品,是无代码工具“秒哒”,如果说iRAG是对自家拳头产品的技术升级的话,那么秒哒”就是百度作为平台为开发者工具箱中添置的高效工具。
“秒哒”涵盖无代码编程、多智能体协作以及多工具调用等特点,只需说说话,就能构建出各种应用。它可以帮助更多人、更多企业打造出数百万“超级有用”的应用。
演讲现场,李彦宏以萝卜快跑新技术发布会为例,展示了活动报名系统的搭建过程:只要在“秒哒”上用中文描述需求,并补充一份带有大会时间地点主题的文档,就可以指挥多个智能体协作,完成报名系统的开发。
李彦宏对“秒哒”的期望很高,他认为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多智能体协作工具”。
其实,作为拥有全栈技术布局的科技公司,百度为生态准备的工具十分丰富,在新发布的两项之外,还有智能体开发工具AgentBuilder,AI原生应用开发工具AppBuilder,以及模型定制工具ModelBuilder等。
此外,百度还提供最好的分发渠道,让智能体易开发、易分发,让创业者有钱赚。百度搜索是智能体最大的分发入口,目前每天分发超过1000万,并且还在快速增长。
不难看出,无论是对大模型调用的快速增长,还是开发者群体规模的快速增长,其前提都是百度在笃定AI未来的基础上进行高强度持续投入,不断提升技术优势,丰富AI的整个生态。
在李彦宏看来,当下的AI正在快速告别Copilot阶段,快速接近智能体阶段。而相对于大多数科技公司还在观望的状态,百度早就把智能体作为“超级好用”应用落地的主要方向。
在李彦宏看来,智能体即将迎来它的爆发点。
实际上,百度在四大类别智能体——公司类智能体,角色类智能体,工具类智能体和行业类智能体——已经有了广泛的布局,并且商业化落地效果明显。
以工具类智能体举例来说,百度文库、百度网盘联合推出的“自由画布”,是一个AI创作领域的“新物种”打通了公域与个人授权的私域内容,通过“一拖一圈”的极简操作,实现对多格式、全模态文件的混合理解、生成、创作,并支持对富媒体文档的一键分享和存储,覆盖从内容生产的起点,到内容消费的终点的全流程。
不难发现,在『AI泡沫』频频登上媒体版面的20204年末,以百度为代表的兼具深厚AI技术积累又有着成熟生态的科技公司,已经在商业化落地上不断取得成绩,不断刷新AI时代的PMF的优秀案例。
“今天,基础模型能力就绪,我们即将迎来AI应用的群星闪耀时刻。每一个应用都是一颗星,每一个应用都将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李彦宏说。
而AI时代的PMF被验证,只不过是瓜熟蒂落的事情。
- 往期爆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