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堪比聊斋!包拯日断阳,夜审阴

分享至

包拯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卒赠礼部尚书,谥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其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死后成为地狱第五殿阎罗王。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包黑炭”。




包公是历史上最着名的清官,当年他倒坐南衙,执掌开封府,做了不少大事。尤其是打击凶顽,匡扶正义,惩坝隈霸,着实让老百姓拍手称快,因此“包青天”的称号绝对不是浪得虚名。民间传说包公有三口铜铡,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总是能够对贪官污吏起震慑作用。因此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意思是打官司时不用打通关节走门路,也不能走门路,因为开封府尹是像阎罗王一样铁面无私、断案如神的包拯。不过你要说包公一点徇私,也并不符合事实,这里就有一则故事,说包公包庇通奸犯人事情。
当时有个人叫章谆,很有才华,口才也很好,考中进士之后,有一段时间,既没有做官,也没有房子,就在自己叔伯大爷家居住。受人点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不过章谆这家夥太不地道,虽然是个读书人,却厚颜无耻,看到长辈的小老婆年轻貌美,居然打起了主意。一次便和那妇人搭上话,从话里得知,原来本家家里富贵,有好几房妻妾。因为还要应付官场上的事。一来二去,就有了讨嫌主人的意思。一个有情,一个有意。如果有机会,时间还是可以挤出来的。一次,趁人不备,和那妇人勾搭成奸。因为得到了其中的快乐,章谆便每天想着好事。一次早起正和小妇人约会,哼哼唧唧的时候,不想被人撞见,章谆吓得小脸苍白,提上裤子翻墙逃走。不过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从墙上跳下来时,砸坏了晒太阳的老太太。满脸流血,章谆还想跑,可老太太的儿子力气大,不愿意,拉着章谆见官。包公一问事情的来龙去脉,便知道这家夥是个好色之徒,章谆也知道包大人的威名,立刻就招了。当时按照大宋律条,通奸犯要劳教两年,不过叔伯家顾忌章谆乃是新科进士,说出来怕影嫌谠方的前程,便不想张扬,包公也想读书人不容易,万一被判刑,一辈子便有了污点,如何再能做人,就让章谆给老太太私了,多赔些银钱罢了。
众所周知,私通长辈之妻妾,属于“十恶不赦”之一,即使当事人没有告发,只要法官知道此事,就有责任定罪。而像这种“十恶”之罪,只要定罪,至少会在徒刑以上,并且不允许遵循议亲议贵之例给予“收赎”,换句话说,是不能让嫌疑人花钱免灾的。包公只问踩人案,不问通奸案,让章惇跟老太太私了,这属于典型的避重就轻,包庇罪犯。
在《包公案》所有的审案故事中,最离奇的要数《乌盆记》。如果给这个故事换个诡异名字的话,它更像是一个《聊斋志异》中的鬼怪故事。

《乌盆记》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它有何离奇之处呢?

北宋年间,定远县沙窝村有一老汉张三以打柴为生。



某日,鳏夫张三想起3年前邻村赵大欠他400文柴钱,便去要债。当他拄着拐杖走到赵大门前,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

原本破烂的土屋木门,如今成了豪屋美宅,哪还有寒酸的样子?一时不敢妄动,张三便询问此屋邻居原因。

邻居略带嫉妒地说道:“赵大官人发了大财,早不是以前的破落户了。”

张三听后不悦,心想:这赵大如今也是有钱人了,怎么连老头子的柴火钱都不还。

想到怒处,张三抬起竹杖使劲敲门,口中连连呵道: “赵大,赵大……还我钱来。”

不一会儿,屋里传来不耐烦的应答声: “谁啊,没大没小的,‘赵大’是你能叫的吗?”

见到开门的是衣着鲜亮的赵大,张三唯唯诺诺地表明了来意,想要讨还那400文柴火钱。

赵大听后,爽快地还了钱。临走,张三还挑了院中一个漆黑的乌盆当利息。

回家之路有三里远,张三走得冒了汗,再被秋风一吹,猛然打了一个哆嗦,不慎将怀中的盆子掉落。

“哎哟,是谁摔了我一个跟头?张伯……”

隐隐有悲声传到耳际,张三吓得连咽两口唾沫,弯腰捡起盆子就往家赶。一边走,还一边寻思:白日遇鬼,怕是命不久矣!

张三急匆匆赶回自己的草屋,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他顶好屋门,将盆子往床下一放,正准备躺下休息。

突然,悲切之声,渐渐大了起来: “张伯,我死得好惨啊!你要替我申冤啊!”

张三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老头秉性忠直,便大着胆子回应: “你是谁,想要干什么?”

“我名叫刘世昌,本是个生意人。3个月前,我乘驴回乡,恰遇瓢泼大雨,便到赵大家里躲雨……”



一番哭诉,刘世昌将自己被害的经过详细道出:

一开始,赵大夫妇嘘寒问暖,热情款待酒饭。因为觉得性情相投,我便多喝了几杯,乃至昏睡不醒。

没曾想,赵大夫妇窥见我囊中银两。二人经不起诱惑起了歹念,趁着我昏睡之际,把我杀死。

赵大怕尸体引来官府衙役,一不做二不休,将我的尸身烧成灰烬,然后和泥做成了这个乌盆。

听到这里,张三这才明白,赵大一夜暴富的原因。原来,这对夫妻是蛇蝎心肠,谋财害命的凶徒!

刘世昌继续哀求道: “求张伯替我申冤,我在九泉之下,也感念您的恩情。”



张三见他可怜,动了恻隐之心,连忙答道: “天明之后,我就带你去包公面前鸣冤。”

老头儿热心肠,公鸡刚刚打鸣,他夹上乌盆直奔定远县县衙而来。

包拯升堂后,张三拿起乌盆,跪到衙门前大声喊冤。衙役带他进去问话,可刘世昌的冤魂却被门神阻在门外。

包公堂上高坐,和蔼问道:“老人家,你有何冤枉,速速说来。”

张三就把赵大夫妇谋财害命,刘世昌变身乌盆鸣冤之事说了出来,并拿出随身携带的乌盆作证。

“刘世昌……刘世昌……”包公连唤几声,见无响应。看到张三年老昏愦,便让衙役将他轰出衙门了事。

张三懊恼着出了衙门,口中埋怨道: “乌盆、乌盆,不是老汉不帮你,而是你自己太没用,见了包公连句话都不敢说!”



附身乌盆的刘世昌连忙解释: “张伯,我被门神拦阻,连门都进不去,哪还能自己鸣冤?”

包公听闻原因,提笔写了一个“令”字,让衙役贴到门上。

老汉二次抱着乌盆上了公堂,包公细问案情经过,刘世昌的冤魂从头到尾叙述了一遍。包公又问: “你可敢与赵大夫妇当堂对质?”

乌盆中答道:“有何不敢!”

退堂后,包公犯了难。此案虽有冤魂为证,但是没了尸身,又无其他人证、物证,如何让人信服?

想了一夜,计上心头。

第二天一早,包公命人在衙门前张贴告示:一日后,包公亲审“乌盆案”。

包公要审“鬼案”,此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县各地,老百姓觉得稀奇,纷纷争论不休。



此时,赵大正与狐朋狗友一起喝酒。听闻此事,不由心中惶恐。他马上赶回家中与妻子刁氏商议对策。最终,二人定下“死不承认”的约定。

就在夫妻对话之时,王朝、马汉早奉了包公指令,正躲在窗外偷听。随即,将赵大夫妻押回了大牢。

天明后,县衙外老百姓人山人海,就等着包公如何审这个无头案。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