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 梁姊 郭方达 李亭
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产线满转;实验室中,测试不停,研发不歇;放眼海外,“津企出品”在多国多地饱受好评……依河傍海的天津,自古就是漕船聚泊、客商云集之地。如今,天津民营企业向“新”谋变,以“创”攀高,不断加力锻造内功,提升产品竞争力,抢抓市场份额,一幅以科技创新、结构更新、市场向新为主题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津沽大地上徐徐展开。
聚焦新赛道,锚定创新精钻细研
在天津宜科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内,企业自研的激光测距产品正在进行测试。这款企业最新研发的产品,测量定位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可以广泛应用在生产制造和物流运输领域。在过去,这样精度的产品完全由德国企业垄断。
天津宜科成立于2003年,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公司一直将创新自研放在首要位置。这款新产品花费了企业三年时间和近千万元的研发经费。
宜科公司创始人张鑫介绍,企业有超过300名研发人员,同时在研的各类新品总计超过百余种。“持续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企业放手科研,也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支持。张鑫表示,天津市相关部门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解决了人、财、物等多个方面的难题,通过“一企一策”有效帮助企业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堵点,多次开展的产销对接活动,也助力企业打开了市场。
在技术领先的产品与日益完备的帮扶政策下,宜科的销售规模在2023年超过了10亿元。
近年来,天津市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培育出一批拥有“独门绝技”的优质经营主体,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283家,有效期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206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达5534家,其中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
聚焦专业赛道,民营企业不断精钻深研。打开一方精致的铁盒,一支CAR-T药物样剂便映入眼帘,这是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拳头产品。
合源生物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免疫细胞治疗创新药物研发的生物科技型企业。一直以来,国内CAR-T药物数量稀少,难以满足患者需求;国外产品价格又居高不下,令不少患者难以负担。因此,团队决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推出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国产药品。
落户天津后,企业研发生产不断提速。企业生产部门负责人彭育忠说,合源生物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等国家一流院所深度合作,共同进行技术协同创新和临床转化工作。去年,团队研发的CAR-T药物产品终于正式获批上市。
对于生物医药等行业的初创企业而言,前期研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是一项普遍难题,但天津的全方位支持使企业备受鼓舞。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中小企业投融资路演活动,还结合天津市重点产业链特色及企业集中融资需求,挖掘与产业适配的融资产品与融资服务,畅通政银企沟通对接桥梁。使更多像合源生物一样的优质民营企业度过了创业“艰苦期”。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天津市评价入库科技领军(培育)企业308家,其中民营企业约占72%,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地方经营主体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源。
锻造新引擎,结构向“新”向“质”发力
在天津爱思达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里,一块硕大的黑色材料板,仅需两根手指就能轻松拿起,一卷像发丝一样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却比钢还要高。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力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轨道交通等各个领域。” 天津爱思达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世伟自豪地说,这些轻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企业的拳头产品。
爱思达是一家专注于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自创办之初便走上了“快车道”。成立6年来,企业团队成员从最初的8个人发展到400余人,研发项目和申报专利数量年年递增,并已参与到一批航空航天的大项目当中。
“民营企业在航空航天领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并不容易,如果做不到技术领先,很难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李世伟表示,企业2023年的产值已超过3.5亿元,公司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深耕航空航天新材料。
爱思达是天津民营经济结构不断向新的缩影。近年来,天津构建起“1+3+4”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生物医药、车联网、新能源、航空航天等12条重点产业链。12条重点产业链中,民营企业数量占全部链上企业的76.5%,50%以上的链主企业是民营企业。
为推动民营经济提质升级,2023年以来,天津相继印发“民营17条”和“民营29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强化涉企服务,加大企业梯度培育力度,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专精特新企业深度融入12条重点产业链……
一系列举措下,有质量有潜力的民营企业不断增多。合源生物、云圣智能、一飞智控、航天宏图、华胜天成等未来产业骨干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新兴产业茁壮成长的同时,传统产业也闯入新赛道,焕发新生机。荣程集团从钢铁业起家,这几年加快向数字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已形成钢铁能源、经贸服务、数字科技、新能科技等多个产业板块。
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君婷说:“我们加快打造优钢特钢生产研发基地,建立了‘5G+’数字工厂,22万个数据点集成数字工厂平台,实现了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提高企业管控效率。我们还采用先进的智慧化电炉短流程,进行工艺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
荣程集团还加快发展氢能产业,投运了加氢站超10座,氢能车超650辆,与上游的供应企业及港口,实现了钢铁运输环节的零碳应用,助推钢铁的绿色转型。“我们计划5年内投运氢能重卡达到10000辆,围绕氢能解决方案集成商定位,与氢能产业链企业紧密协同,形成氢能装备研发制造和氢能应用拓展的共同体,向京津冀及全国输出氢能零碳运输方案。”荣程集团党委副书记柴树满说。
结构不断优化的民营经济活力不断释放。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全市民营经营主体174.6万户,同比增长1.4%,民营经营主体数量占全市经营主体比重97.8%。前三季度,天津民间投资1000.7亿元,同比增长8.6%,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4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30.0%。
瞄准新沃土,发展活力不断涌现
从日本东京到德国汉诺威,从美国亚特兰大到法国巴黎……成立十余年,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全球重型AGV领域的领跑者的同时,也将产品“卖向全球”。
“朗誉已在多个国家设立了代理商,并已向德国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交付了产品。”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勇介绍。2023年,朗誉出货各类AGV以及相关系统超500台(套),产品远销北美、欧洲。2024年,企业海外订单总额预计将超过4000万元,实现翻番。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天津,敢闯敢试是这片热土的基因。朗誉也是天津民营企业近年来努力拓展海外市场,向“海那边”要增量,向全世界求发展的缩影。聚焦既有优势,一批新产业拔节生长,其中许多新企业也正脱颖而出,在海外蹚出了路子,闯出了名堂。
2019年,天津成为全国首批二手车出口试点区域。这一年轻产业,成为天津外贸的一张“金名片”,行业内一批民营企业优化服务,创新模式,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以来,我们向俄罗斯综合出口了1100余辆二手车,货值达到4.9亿元。”天津中运车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介绍,“除俄罗斯外,为更好的服务西亚和中亚主力市场,我们在喀什搭建了占地9万余平方米的二手车出口前置仓,利用喀什区位优势,将市场反馈较好的车型提前运抵后进行仓储和展示。”
前置仓不仅能缩短物流时间,还能变“按单找车”为主动推销,提升了企业的主动权和服务能级。此外,企业还将在乌兹别克斯坦打造二手车出口海外仓,以“双仓联动”方式进一步撬动海外市场。
近年来,二手车出口产业发展持续向好。2023年,天津完成二手车出口2.62万辆,出口金额6.85亿美元,同比增长3倍,位列全国第二。今年1-9月,天津二手车出口3.07万辆,出口金额约7.8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
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离不开有关部门“搭台子”“铺路子”。针对售后保障难等行业发展梗阻,在有关部门指导下,“中国(天津)二手车出口跨境质保产品”正式发布,现已陆续在8个国家搭建了52个售后服务网点,二手车出口跨境质保产品可在网点覆盖范围内,对汽车动力系统、三电系统、底盘、电子设备等主要部件进行质保。
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个港口有贸易往来的天津,正带着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向更远的远方“进军”。前三季度,天津民营企业进出口值达2775.3亿元,成为天津第一大外贸主体。其中,外贸出口总额达1367.2亿元,同比增长5.3%,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比重为47.1%。
来源:经济参考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