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实习生徐凤翔 北京报道
近年来,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增长显著。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6月份发布的报告,2023年全球航天产业的总收入为4000亿美元,预计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
2024年,不少航天企业成果丰硕,其中尤以Space X的表现最令人印象深刻。10月份,Space X的第五次星舰试飞大获成功,“筷子夹火箭”的画面惊艳全球。而星舰的第六次飞行测试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预计在11月18日(下周一)进行。
截至目前,Space X在2024年已完成超百次发射任务,近日,SpaceX更是创造了一枚猎鹰9号火箭重复使用23次的新纪录。
在国外企业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同时,中国商业航天也步履不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亟需攻克关键技术
目前,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内已形成一条覆盖火箭研发、卫星制造、运营和应用等业务的产业链。
在近日召开的2024珠海论坛上,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表示,当前我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已达500余家,其中,运载火箭企业约49家,卫星研制企业约141家,卫星营运企业约178家,卫星应用企业约154家。
在这些企业的共同推动下,中国的卫星互联网行业已步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今年8月6日,“千帆星座”的首批组网卫星以“一箭18星”成功升空入轨,标志着我国向组建全球卫星互联网迈出了重要一步。
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张昌武表示,中国卫星互联网组网的关键在于:技术可用、成本可控、数量可观。
我国已公布的卫星星座规模庞大,其中星网和垣信两大卫星互联网计划卫星数量已达2.8万颗。张昌武认为,在如此巨大的卫星数量下,技术可靠成熟与组网成本可控,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成立才能保障卫星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可行。
“因此目前,建设中国卫星互联网这一空间基础设施的瓶颈在于运载火箭和卫星通信载荷这两大要素。行业亟需低成本、高可靠、充足的空间运载运力,同时还需要突破卫星通信载荷的技术核心。”张昌武说。
具体而言,火箭方面的关键技术包括液氧甲烷动力技术、低成本箭体的制造技术、高效的运载火箭测发技术等;卫星方面的关键技术包括高效跟踪对准建链的激光通信技术、多波束相控阵天线技术等。
这些技术,是中国商业航天攻关的主要方向,也是决定中国商业航天未来发展的关键。
产业结构及生态有待优化
今年,“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该产业的发展也迈入新的阶段。
但在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李国平提出,首先,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结构就需要调整。
一方面是产业分布不均衡,现在主要集中于上游星箭研发和制造,中下游的关注度不足;另一方面是同质化竞争严重,部分火箭总体方案和运载能力相似,部分遥感卫星载荷配置也雷同。
此外,李国平认为,当前卫星应用市场还没有打开,尤其是面向个人用户应用没有打开,产业规模不大,盈利模式还需探索优化。
对于产业生态,李国平则指出,目前行业内还存在供应链不够完善、许多企业安全意识不强、耐心资本不足、对外空可持续发展关注度不够高等问题。
针对现存的这些问题,李国平表示,第一是要保证行业在一个规范有序的环境中发展。这就要求各企业要自觉遵循法律法规,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并遵从外空规则。第二是要优化行业准入,加强科研生产活动、载人商业飞行和空间物体再入等活动的许可管理。第三是要严格行业监管,卫星入轨、状态变化、延寿、离轨等需严格登记,对研发、制造、运输、试验、发射、测控、运行、再入全过程要加强安全监管。
李国平说,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既需要“管得住”又需要“放得活”。接下来,一是鼓励商业航天企业参与国家项目,将进一步拓宽政府采购商业航天服务的渠道,推动商业航天基金成立,支持企业研发新概念、新产品、低成本等先进技术。
二是将推进商业航天内实现共建共享,鼓励商业航天大型设备设施的集中统筹,建立权威统一、开放共享的标准体系,并开放国家卫星数据,盘活存量数据资源,推动国家投资的大型设备设施向商业航天企业开放。
三是支持商业航天企业“走出去”,发展卫星出口、数据应用,国际商业发射等服务,并积极参与到国家援外项目和国际公益业务服务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