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赞比亚从中国买了12架歼6战机,在交易当天,赞比亚竟然赖账,只交付了一百万美元,世界各国纷纷嘲笑中国是冤大头,而赞比亚接下来的做法让全世界眼红中国。
1979年,赞比亚向中国购买了12架歼-6战机,似乎是一笔双赢的交易。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交货当天,赞比亚只支付了100万美元首款,余款870万美元却迟迟不到位。世界各国纷纷嘲笑中国是“冤大头”,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会采取什么措施?
赞比亚接下来的举动又为何让人意外?
这一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64年,当时赞比亚刚从英国独立,便与中国迅速建交,这一友好举动让当时处于外交困境中的中国倍感温暖。
中国不仅在赞比亚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巨大,还在1967年慷慨提供了9.8亿美元无息贷款,帮助赞比亚修建坦赞铁路,这条被称为“自由之路”的铁路成为非洲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然而,赞比亚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铜矿出口,随着1973年石油危机的爆发,铜矿价格大幅下跌,这使得赞比亚经济陷入困境,逐渐背负起巨额债务。
进入70年代末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也随改革开放发生变化,从无偿援助转向互利合作。1979年,在这一背景下,赞比亚与中国达成了这笔军售协议。
考虑到两国的友好关系,中国以低于市场的970万美元的价格向赞比亚出售12架歼-6战斗机,远低于当时其他国家的购机价格。
可没想到,当中国按约交付战机后,赞比亚却只支付了100万美元。面对赞比亚的“赖账”,中国并未急于追债。毕竟,赞比亚当时正深陷债务危机。
国际铜价的长期低迷和西方国家对赞比亚经济的“压价”,使赞比亚不仅背上了26亿美元的外债,还要承担每年3.8亿美元的利息,沉重的债务压得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喘不过气来。
这时候,对外汇极为渴求的中国其实也面临压力。这870万美元对当时的中国而言并非小数目,尤其是中国刚刚开始发展军火贸易。
若因这笔欠款导致国际声誉受损,对中国的国际军贸市场将是巨大的打击。然而,中国采取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方式。
没有威胁、没有对抗,中国外交官通过友好沟通试图了解赞比亚的实际困难。就在双方就还款问题进行谈判时,1985年,赞比亚国防部办公楼发生火灾,存放购机合同的文件在大火中被烧毁。
赞比亚以此为由,称合同文件已毁,无法明确还款金额,因此拒绝支付尾款。这一消息传出后,国际上开始质疑赞比亚的行为,有人甚至认为这场“意外”火灾只是个借口。
然而,中国并没有采取强硬手段,而是选择继续协商。
关键时刻,中航技公司副总经理王大伟提出了一个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既然赞比亚每年都在偿还对西方国家的债务,是否可以从这些还款中匀出一部分支付给中国?
这一提议考虑了赞比亚的实际困难,也展现了中国的诚意。1985年,双方达成协议,赞比亚承诺根据自身财政状况灵活还款,最低每年支付20万美元。
这种灵活的还款方式让赞比亚大大减轻了压力,也避免了两国关系的破裂。赞比亚政府对中国的宽容深表感激,不仅按时偿还了债务,还积极增加了对中国的信任。
随着90年代赞比亚经济逐渐复苏,终于还清了所有欠款,这一事件成了两国友谊的转折点。
值得一提的是,这笔欠款虽然最终收回,但中国并未因欠款问题对赞比亚心生不满,相反,继续在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领域给予援助。
在赞比亚眼中,中国不仅是一个“卖家”,更是患难中的“朋友”。正是这种坚定的信任,使得赞比亚在还清债务后又向中国追加了新的订单。
还清歼-6战机的尾款后,赞比亚对中国的装备质量表现出极高的信赖和满意度,很快表达了购买其他飞机的意愿。
1990年,赞比亚购买了中国的运-12运输机,这款高性价比的飞机非常适合赞比亚当时的军事和运输需求。
此后,赞比亚还陆续采购了中国的K-8教练机等装备,订单总额达2亿美元,为中国打开了非洲军贸市场的大门。
这起“赖账”事件,不仅没有影响中赞关系,反而为两国友谊注入了新的活力。赞比亚作为中国军贸的“第一单”客户,以自身经历向其他非洲国家展示了中国的诚意和可信赖度。
随着非洲国家对中国制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向中国订购设备,中国的军贸市场逐步扩展到非洲大陆。
中国这种“不逼不迫”的态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也让许多非洲国家开始重新认识中国的外交理念。
中赞友谊,不仅仅是坦赞铁路的象征,更是在经济波动和重重挑战中携手走过的见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