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做冰箱贴,如何做出和现有产品不一样的东西,是我们不断在探索的方向。”
全文2896字,阅读约需8分钟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
“我喜欢这个。”在国家博物馆古希腊系列文创柜台边,一位观众开心地拿起一款大理石女性头像浮雕圆盘残片冰箱贴,反复欣赏。旁边还有不少观众排起长队,依次选购自己喜欢的文创产品。
“目前,该系列有11款产品已经断货,正在紧急补货。今天刚拿来的100个阿佛洛狄忒发光冰箱贴现在也卖光了。金饰也很受欢迎,基本上架一周左右就断货了。”国博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对记者表示。
继明孝端皇后凤冠冰箱贴火上热搜之后,伴随展览“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展览上新的系列文创成为观众的新宠,博物馆文创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廖飞讲述国博文创背后的故事。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摄
━━━━━
突如其来的“爆火”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除了日用品、化妆品、家用电器等,博物馆文创产品也成为人们购物车里的新宠。“我们一次上架5000个,后台最快的记录是4秒售空。TOP10销量产品里,基本都是凤冠系列产品。”廖飞说。一位观众对记者表示,提前把凤冠冰箱贴放在购物车,不到一分钟就抢没了。
上市三个月卖出近15万个,有人清晨六七点排队只为买到一个……近日,国博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灵感设计的木质凤冠冰箱贴和AR金属凤冠冰箱贴成为当之无愧的销冠。为一“贴”赴一城、和文物合影,成为当下国博打卡的新方式。
“每一款产品,我们都是精心制作,有一定预期,但成为‘爆款’其实是一个很突然的现象。”廖飞表示。
他回忆,木质凤冠冰箱贴在7月19日下午三点左右到货,当成普通商品上架销售。当晚,1700个冰箱贴就卖完了。“第一批木质凤冠冰箱贴只做了3000个,按照以往销量估计,单日销量超过300个的产品就已经是‘顶流’了,于是第二天我们就通知厂家紧急补货,但第二天上午就已经完全断货。”
在不断补货的过程中,9月27日,国博上架了金属款凤冠冰箱贴。“当天上午9点开馆后,不到11点就卖了2300个,库存只有6000个。因此,我们在当天下午对这款冰箱贴进行了限购,防止断货,同时,通知厂家增大产量。”
按照廖飞团队以往的销售经验,一款产品上架后,销量会慢慢上升到顶峰,平缓一段时间,再逐渐下降,而这两款冰箱贴的起点就在顶峰,之后一直居高不下。
面对外界一些猜测,廖飞强调,凤冠冰箱贴的“爆火”背后,没有饥饿营销,也没有策划。“基本是厂家出多少,我们就放出来多少,数量完全透明。现在,木质冰箱贴的产量每天是2000件,每天线下放出1000件,线上旗舰店700件,还保留了300件的安全库存。金属冰箱贴的产量每天是6000件,每天线下放出2500件,线上旗舰店3000件,保留500件安全库存。”
“大家可能不了解安全库存的重要性,如果在制作或是运输过程中,产品出现瑕疵,可以给消费者更换。从工厂到北京的物流大概需要三天,中间有不确定因素,保留安全库存也能保证产品不断货。”廖飞表示,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工厂也在加紧备货。
▲木质凤冠冰箱贴。国家博物馆供图
▲AR金属凤冠冰箱贴。国家博物馆供图
━━━━━
手工是冰箱贴的一大制作难点
谈及凤冠系列文创最初的设计灵感,廖飞表示,去年六七月份,看到社交平台上有人和这顶凤冠合影,随后,越来越多人效仿,他们就决定围绕凤冠开发文创产品。“凤冠冰箱贴并不是系列文创里的第一款产品,在它之前,已经有了四五款产品。”
“手工是冰箱贴的一大制作难点。”廖飞介绍,凤冠冰箱贴突破了一体成型的平面工艺。金属冰箱贴上突出的6个凤头必须手工安装,正面的10个流苏、20颗珠子需要手工串起来,还有几十颗红蓝色的小珠子,也需要人一颗颗点上去。经测算,一个熟练工一小时也就能做6个左右,不是随便找个工人就可以做。
冰箱贴的供不应求也引来一些“黄牛”,在二手平台上,原价几十元的凤冠冰箱贴一度被炒到100多元。
廖飞表示,注意到这个现象后,他们也一直在采取措施。“当我们每天在网上放出200个冰箱贴时,明显看到‘黄牛’的价格从150元降到128元;放出500个时,‘黄牛’的价格降到98元,放出1000个时,‘黄牛’的价格降到七八十元,但确实受到产能限制,无法放出更多的产品。”
现在,每天早上依然会有众多观众来国博买凤冠冰箱贴。为方便观众购买,国博调整了入口通道,将文创商店搬到西大厅,加派人手维持秩序。以前是很多观众四五点来门口排队,现在有观众9点半到馆也能买到心仪的冰箱贴。
“坚持线下售卖为主也是遏制‘黄牛’的一种方式。”廖飞表示,“线下每天放出3500个冰箱贴,每人限购2个,也保证大家能买到。”
凤冠冰箱贴也带动了凤冠系列其他产品的热销。除了冰箱贴,设计团队还开发出笔记本、化妆镜、徽章、毛绒玩具、钥匙扣、马面裙、咖啡等10余款系列产品。与此同时,国博的文创商店专门摆出冰箱贴货架供观众选购,包括玉龙冰箱贴、四羊方尊冰箱贴、击鼓说唱俑冰箱贴等。
“不得不承认,冰箱贴产品越来越‘卷’,追求重工是一种新的趋势。”廖飞认为,人们如此青睐冰箱贴,是因为其单价低、具备日常实用性。它也承载了人们对于旅程的记忆,满足了游客的心理需求。“哪怕走到世界各地,人们第一反应可能也是买冰箱贴回去纪念一下。”
▲国博的文创商店里,观众在选购产品。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摄
━━━━━
今后会持续关注并回应公众需求
什么样的文创更容易成为爆款?廖飞认为,首先,IP要有一定知名度,其次,设计要符合当下的审美理念,最后,工艺上要足够精美、花心思,突破产品同质化的局面。“大家都在做冰箱贴,如何做出和现有产品不一样的东西,是我们不断在探索的方向。”
“站在国博文创开发的角度,我们梳理出陶器、瓷器、玉器、书画、服饰、青铜器六大IP主题,优先选择禁止出境文物、几十件教科书中的‘国宝级文物’进行开发,也会在这个基础上补充公众关注度比较高的文物。”廖飞说。
他坦言,当下国内的博物馆文创产业已经达到一定高度,正处在瓶颈期,需要考虑如何去突破。“比如,国家博物馆从2011年、2012年真正开始做文创,起步较早,经过十年的发展,随着国内制造业水平的提高,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我们发现,和国外的文创对比,可借鉴的东西不多了。”
▲国博推出的凤冠拉花咖啡。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摄
他指出,对于博物馆文创来说,更重要的是挖掘其中的故事性。“其他文创可能只需要好看,而博物馆文创需要把所承载的文物故事讲好,让文化能够通过一件小小的文创产品传播出去。比如,凤冠上面镶嵌了5000多颗宝石、上万颗珍珠,应用了掐丝、点翠工艺,通过手工精心制作的冰箱贴,我们想要去体现当时的这种重工心思和水平。”
谈起未来的计划,廖飞表示,今后会持续关注公众的需求,并及时回应。“文创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我们希望,观众对某款产品感兴趣之后,促使其来到博物馆,去看一看相关文物,或者关注一场展览,形成良性互动。”
值班编辑 古丽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