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在汉语中的称谓为“藏”,而他们自称为“博巴”。藏语中,根据居住地的不同,对本民族成员有着不同的称呼:阿里地区的人称自己为“堆巴”,后藏地区的人称自己为“藏巴”,前藏地区的人称自己为“卫巴”,西藏东部、青海西南部和四川西部的居民称自己为“康巴”,西藏北部及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青海的居民称自己为“安多哇”。在藏语中,“巴”和“哇”都有人的意思。
在西藏,宗教信仰深深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中,无论个人的身份或社会地位如何,当与藏族人相遇时,人们通常会双手合十,口中说出“扎西德勒”,表达美好的祝愿。
朝圣者们穿着用牦牛皮制成的传统服装,手持木板,沿着朝圣之路匍匐前行。他们的衣着简单朴素,经常遭受风吹日晒之苦。疲惫时,他们会停下来休息;饥饿时,则会聚集起来准备食物;夜晚降临时,他们会搭建帐篷过夜,待到第二天再次启程。
有传言说,每个信徒一生中至少要完成十万次朝拜,这被视为一个灵魂的轮回。
当第一次进入西藏时,从214国道转至318国道,沿途常见到朝圣者的身影。停车与他们交谈,了解到大多数人从四川甘孜出发,花费一到三年的时间,通过不断的匍匐磕头,最终目标是为了抵达拉萨,朝拜大昭寺内供奉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
大昭寺内有一根特殊的柱子,名为“牙柱”,这里存放着许多在朝圣途中不幸逝世的信徒的牙齿。由于朝圣之路漫长且艰难,不少信徒在旅途中因劳累或疾病而去世。在生命最后一刻,他们会敲下自己的牙齿,由家人或同伴携带至大昭寺,将牙齿嵌入牙柱中,以此象征完成了他们的心愿。
于朝圣者来说,朝圣,它无关天气,甚至无关生死。严格来说,朝圣者心里只有佛。
确实,如果你在西藏呆过,特别是在冬天,各地藏区的农牧民在秋收之后,基本都会拖家带口一路朝拉萨而来。每年冬天的拉萨,朝圣者比夏天的游客还多,挤满了八廓街内外以及布达拉宫转经范围,这种震撼远远超越了信仰本身。
其实,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方向,都应当拿出朝圣者的勇气。即使简单的事情,坚持下去就不简单,简单着简单着就成了佛,我们无需成佛,只需做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 图文转自公众号【天上西藏】,一个开设了西藏旅游约伴、进藏路况、旅行攻略交流500人大群的宝藏级进藏攻略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