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被抛弃感——让个体陷入对亲密关系的敌意中去

分享至

被抛弃感让个体陷入对亲密关系的敌意当中。

我们试着用通俗的语言来理解这句精神分析的语言:被抛弃感来自于早期与父母的关系。在个体的婴幼儿时期,如果父母总是把孩子独自丢在房间里,或者丢在谁那里,那么个体所体验到的就是被抛弃感。而在早期的成长中,父母对孩子的全能支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础。

所谓全能支持,指的是孩子的焦虑马上被父母处理掉,让孩子感觉不到父母是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当父母的全能支持出现问题时,孩子就会产生被抛弃感。对亲密关系的敌意,指的是个体在之后的亲密关系中,对爱人产生的攻击和敌意。

被抛弃感与角色固着

当你感到被抛弃时,你是一个婴儿

个体的被抛弃感,来自于早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因此,当个体内在底层心境是被抛弃感时,他实际上是一个婴儿。个体角色固着在了一个婴儿的状态,他与人相处就是一种自己是婴儿的感觉。当他建立亲密关系后,他所感受到的不是自己作为丈夫或者妻子的角色,而是自己作为孩子想要获得童年补偿的角色。

个体对父母的关系理解,就是最初的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在个体看来,是父母的亲密关系破坏了自己作为婴儿对专属关系的需求。通俗来讲,是因为父母之间关系很近,导致孩子觉得自己是被抛弃的。

对“大人”那个角色有深深的敌意

一个人之所以会固着在早期的那个角色当中,是因为他对“大人”那个角色有深深地敌意。比如,一个人在他孩童时期,对于父母爱的需求没有得到过满足,他就会对父母产生深深地敌意。他痛恨以父母为代表的“大人”,他痛恨那种不在意自己感受的“大人”。

他讨厌成为大人,因为当他成为大人之后,他就要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回到亲密关系中来,如果个体承认自己是大人,那么他将需要付出更多的关注在别人身上,而这些关注正是他自己所缺失的。于是在亲密关系中,他们总想要保持被关注的位置。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