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临床肿瘤诊治事业进步和发展,提升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主办、绿叶制药集团协办的CSCO第八届金陵肿瘤年会于2024年11月9日在南京盛大召开。癌痛管理作为肿瘤支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口老龄化、癌症发病率上升、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和人民群众对健康水平有更高期待的现实条件下,中国癌痛诊疗事业发展和患者健康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医脉通特邀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主任医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教授王杰军梳理我国癌痛诊疗现状与困境,指引未来发展方向。
王杰军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肿瘤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 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营养专家委员会 侯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 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常务理事
国家药物食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审评专家委员会 委员
医脉通:癌痛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管理不容忽视。您在癌痛管理领域深耕多年,能否请您谈谈我国癌痛诊疗的现状与不足?
王杰军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癌痛管理是癌症患者综合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癌痛诊治水平对保障癌症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肿瘤患者普遍面临肿瘤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其中疼痛的发生率较高,但规范化的癌痛治疗却明显不足。数据显示,中国肿瘤患者中约60%会经历疼痛,但仅有12%-13%的患者接受了规范化的镇痛治疗,这也反映出目前在临床上对癌痛管理实践的不足。癌痛合理评估和规范治疗仍然受到临床医生知识、理念、认知程度和相应药品供应或处方制度的掣肘。治癌不治痛、重生存轻质量、阿片成瘾的理念根深蒂固,破除错误理念,拆除影响阿片类药物合理使用的障碍仍需共同努力。
为了改善现状,近年来国内推动了癌痛多学科合作治疗,成立了专门的难治性疼痛学组,并计划建立癌痛ICU病房。目前,我国癌痛诊疗经过30余年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实现癌痛患者的实时监控与管理最优化的目标仍有一定距离。未来需多方合力,在研发、政策和智能技术等方面推动改进,减轻癌痛患者的治疗负担,提高癌痛管理水平。
医脉通:目前已有多种镇痛药用于癌痛的管理,但临床中仍存在巨大的未满足的治疗需求。结合临床经验,请您分析目前阿片类药物存在哪些未解决的问题?
王杰军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回顾阿片类药物发展历程,最初我们仅拥有硫酸吗啡控释/缓释制剂。随后,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出现为特定患者群体带来了显著的益处,后来在2004年前后国内引进了羟考酮,这些药物能够解决一部分患者的疼痛问题。而我国实施严格的阿片类药品管控策略,尽管阿片类药品供应显著提高,但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充足性仍显著不足。如何既充分提供满足临床使用的药品,又能杜绝非法使用,仍是全社会需要努力解答的课题。
此外,这些传统的阿片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伴随副作用,或者存在一些其他的局限性。阿片类药物副反应,最常见且不可耐受的是便秘,后者通常会持续发生于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全过程。因此,鼓励研发镇痛效果强且不良反应小的新型阿片类药物、建立癌痛诊疗多学科合作的理念是进一步改善癌痛控制效果的必由之路。此外,全球正在推进“去阿片化”趋势,美国因滥用问题严重而采取严格管控,而中国患者普遍谨慎使用阿片类药物,因此更有机会探索非成瘾性镇痛药物。
医脉通:近年来针对新型镇痛药物的研发如火如荼,如国产羟考酮纳洛酮缓释片已在我国获批上市,请您谈谈此类创新药对癌痛管理的临床价值?
王杰军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在管理癌痛时,既有多种可选择的经典药物,也有创新药物出现,更有癌痛诊疗理念的不断提升和优化进一步推动疼痛管理的有效实施。羟考酮是一种半合成的强阿片类镇痛药,与其他阿片类药物一样,长期服用时患者会出现肠道功能紊乱,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便秘。一种新策略是阿片类镇痛药和阿片类受体拮抗剂联合用药,而羟考酮纳洛酮缓释片正是在这种策略指引和临床需求下研发出来的。研究显示,与羟考酮缓释制剂相比,羟考酮纳洛酮缓释复方制剂在规定的同等剂量下镇痛疗效相当,且可显著改善肠道功能紊乱,降低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OIC)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目前,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羟考酮纳洛酮缓释片上市,适用于成人需阿片类镇痛药才能充分控制的重度疼痛(癌痛和非癌痛)。
2023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五项关于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患者就医体验的文件中,每次提到疼痛管理,特别强调癌痛的重要性。研究也显示,肿瘤支持治疗与抗肿瘤治疗相结合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获益,甚至延长生存期。未来通过多方努力,如医护团队的规范化治疗、制药企业的创新研发,癌痛管理和抗肿瘤治疗将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医脉通:癌痛管理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癌痛规范化诊疗体系的建设极大改善了既往癌症患者癌痛控制不足的状况,能否请您谈谈对于完善癌痛规范化诊疗的建议和展望?
王杰军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随着恶性肿瘤逐渐转变为慢性病,患者生存时间延长,包括癌痛管理在内的肿瘤支持治疗仍是重要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制定乳腺癌质控标准,将癌痛管理纳入其中,提升全国乳腺癌治疗的规范化。未来,癌痛治疗将依靠多学科联动,包括医疗、企业、政府等多方协作。也可结合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建立连通的平台支持,将癌痛管理从院内延伸至院外,创造创新癌痛社区和居家治疗新模式。同时,肿瘤患者还常面临疲乏、厌食等症状,传统中医药如黄芪配方对疲乏的改善表现出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在癌症治疗过程中,从管理层面提高阿片类药物监管效率和质量,社会层面推动癌痛知识普及、医疗机构层面加强癌痛诊疗单元和多学科诊疗体系建设,医师层面牵头高质量癌痛现状调查、加强癌痛综合诊疗成熟技术推广和新技术新药物研发。抗击癌痛的道路上,我们任重道远。
撰写:Coco
审校:Coco
排版:Yian
执行:Babel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