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很可怜,大人们去KTV、麻将馆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但中国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理由,这个理由通常都是学习知识。
文丨FT中文网专栏作家 刘远举
现在的博物馆越来越热,想要参观都要预约。这当中熊孩子大闹博物馆的新闻也越来越多。孩子哭,家长恼、游客怒,几方不讨好。
带着七八岁、十来岁的孩子去博物馆,是一件没有太大意义的事。
三、四年级的时候,我到处翻书看,其中包括《父母必读》。这本杂志现在还在,它创刊于1980年,是一本普及优生优育观念的杂志。而优生优育,是一个独生子女政策之后才在中国流传的概念。
记得里面有篇文章,介绍了一对夫妻怎么带孩子的——现在想来就编的。有个场景就是,晚上教育完孩子,孩子睡了,夫妻俩还不睡,打开台灯准备备课,因为明天要去动物园。父亲拿出一张卡片,上面画了一个狮子,原来这一次去动物园,重点是看狮子,狮子的习性,产地,怎么介绍,相关知识都要准备一遍。
那是80年代第一代面对独生子女的家长,他们张皇无措,又开始有了点额外的钱。那时的家长,精力和钱,还没有被钢琴、培训班占满,他们又不能多生孩子,家长总要做点什么来弥补损失感。
知识阶层的父母开始寻找专业指导,而那个时代的作者也只能编出:去动物园,一定不能为玩而玩,一定需要逻辑,有重点,要备课。贫穷和时代限制了他们的想象,他们还不能想出游学、编程、博物馆、艺术、冰雪运动。但这个精髓流传下来了,不管是游学巴黎,还是去清华朝圣本质仍然是一样的,那就是独子时代的精养观。
对于七八岁、十来岁的孩子,极少数情况,是孩子本身有足够的知识,也有兴趣;少数情况,是父母喜欢,自己想去看,顺便带着孩子去看,捎带讲解一些,为他以后理解这些东西提供种子。大多数情况,家长也不喜欢,孩子也不喜欢,强迫孩子去,只因为“大家都去,可以学知识”。
中国孩子很可怜。中国的大人们去KTV、打麻将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但中国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理由,这个理由通常都是学习知识。凡是能学习知识的事情,才是能做的,否则就不能做。
中国的孩子打游戏,也要找一个理由,80年代是可以开发智力,现在是可以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如果说仅仅是玩、娱乐,那是万万不可以的。那么作为一个可以学习知识的典型,博物馆就成了家长旅游必然打卡之地。于是乎博物馆人山人海,哭闹与讲解同沸,文物与玩具同展。
去博物馆,家长的目的是让孩子了解古人的生活。但孩子对那些器皿、纹路没有兴趣。博物馆本就不是一个吸引孩子,让孩子有心流有兴趣的地方,所以他觉得无聊、找碴、哭闹的概率更大。
博物馆是一个需要知识的地方,要看了书,有一定了解,再见到博物馆的实物,才会产生“哦,原来是这样的”。这是一种自我认可的过程。
即便听到讲解,听到新的知识,自己的知识框架也一定能够理解这些东西。所以与其说参观博物馆是去学知识,不如说是去检验、激活自己的已有知识。所以博物馆的知识是一种塑造自我,自我实现的知识,但孩子没有这个需要。
有人会反驳,说我带孩子去博物馆,就是看看漂亮的、美的东西,去博物馆,未必是学习历史,而是审美情趣的培养。有些文物非常精美,皇家的奢侈品,不进博物馆,他们一辈子都看不到。
再好的古代陶瓷,都比不上现代工业的技术;再好的古代工匠,都无法比拟数字机床加工出来的精度。对艺术、古董审美,获得愉悦,这不是单纯的审美,它仍然是一个基于知识的学习、理解、印证、进而获得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
这是高级理性活动,不是小孩子能懂的,即便他们能懂,他们也不感兴趣。你让小孩子去看维纳斯,小孩子肯定说,维纳斯有啥好看,手都没有,恐怖。
其实,家长又何尝又能欣赏?看到博物馆里的永乐大典,可能有的家长会告诉孩子,西方科技,相对论都是这本书里写的,然后被外国人偷去了。
陈丹青说“艺术就是装逼”,这种说法很辛辣,甚至可以说偏激。但作为一个个体,通过自我审美提升,以达成自我实现,将自己与他人区别开,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某种程度上,用一个装字形容,也不无道理。
以中国人的文化结构来说,去博物馆这样的地方,会有那么热吗?以前博物馆没那么热。现在的热潮无非是走马观花,挤进去,单手咔一张就走,完成一种文化朝圣、观念朝圣的仪式。但孩子没有这方面的需要。孩子没有用自己来实现自己的需要。这些仪式对孩子来说就没有意义。
可能有人会反问,一个文化不高的家庭,是不是不能培养,培养不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他们从小带孩子去博物馆,想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这也是错吗?这当然不是错。但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强迫,而且并不能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对于他们的功利性的目标来说几乎没有效果。
其实,很多时候和家长美好的愿望恰好相反,小时候进去了,在哭闹和反抗中强制进行了教育,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长大了,初中高中有了历史和地理知识,能确立自己人生兴趣的时候反而不去了,因为“去过了”,甚至因为童年不好的印记。
相比以历史为主的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科技博物馆、天文馆、军事博物馆就更好。因为更鲜活、更动态,更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孩子自然也更喜欢。
在西安停留一天,我会选择带孩子去华山,而不会去西安博物馆。去华山她可能记一辈子,想起来都是快乐的。去博物馆,对于完全看不懂的东西,她肯定会忘记。如果她以后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她多的是机会去看,博物馆就在那里,不会有遗憾。
手机上可以看博物馆,但手机上不能爬华山,不能体会那种努力之后,大汗淋漓,看到日出的感觉。对孩子来说这些东西更珍贵。多年之后,当孩子成年了,到一个城市出差,闲暇时间顺便走到博物馆看看展品。一边看,一边不断说,哦,原来这个东西是这个样子的。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和博物馆互动的过程。
有人会说,这不矛盾,我既去省博又去爬山。“要不要”的是非题,总是好回答的:都要。但选择题不容易回答。实际上这个选择题背后是:什么对一个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是文化朝圣、历史知识,还是健全的人格。
回顾:
作请添加微信:bdd666555
已开快捷转载,欢迎转载
已开过白名单的公众号,转载请遵循转载规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