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天舟八号“01”指挥员张楠:做有心人,干用心事『最美航天人』(90)

0
分享至


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399期】

“5,4,3,2,1,点火!

11月15日23时13分,随着天舟八号“01”指挥员张楠口令声的下达,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搭载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文昌发射场点火起飞,“太空快递”又一次成功发货。

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搭载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发射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登陆海南岛,发射场直面台风“眼墙”。

“天舟八号任务是文昌发射场经历超强台风‘摩羯’后的首战,是2024年载人航天任务收官之战,也是首次‘人船先行、货船后行’的接续战。”张楠介绍,相较以往“天舟”系列任务六十天左右的任务周期,由于超强台风“摩羯”过境,此次任务拉长了“战线”,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场停留时间接近三个月,这也给张楠和任务测试发射团队带来不小的挑战。


天舟八号船箭组合体转运

发射场在建设之初,就考虑到海南台风多、湿度高等气候特点,在厂房、库区这些建筑上都做了相应防台风设计,例如两座塔架采用了被动式谐频阻尼台风保护系统,减小台风破坏作用,从2014年投入使用以来,发射场经受住了数十次台风的考验。但此次超强台风“摩羯”来势汹汹、百年一遇,还是对发射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应对“摩羯”,张楠在台风登陆前几乎把厂房、库区、机房所有“角落”转了个遍,和团队一起做好天舟八号飞船状态监测和地面设备防护。他说:“地面设备是咱们发射场‘看家’的东西,用心守护,才能为任务发挥最大效能。”


张楠(中间)在工作中

“摩羯”过境后,他结合任务主线安排,按照“任务短线和全面恢复相结合”的思路,和各系统指挥员协同发力,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试验秩序,继续开展天舟八号任务。

此次任务是张楠第一次担任“01”,但他其实是个名副其实的“老航天”。2006年,张楠走进大凉山深处,在西昌发射场测量系统开启了他的航天生涯,在该系统所有岗位“摸爬滚打”的经历为他成为“01”指挥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测量系统负责采集、处理、分流箭体的全部信息。”张楠谈起自己的“老本行”,将其比喻为火箭的“侧写师”,也正因长期与全箭信息打交道,在日常工作中“用心”积累、“有心”留意,他对火箭各个部位都很熟悉,学习其他系统的知识时掌握更快。


张楠(左一)在火箭厂房记录测试情况

今年是张楠和文昌发射场的十年之约,2014年,他完成为期两年的深造学习,赶赴文昌参与发射场创业。在测量系统建设期间,他和同事查阅大量原始资料,搭建试验环境,设计运行系统……经过数月攻关,系统性能和稳定性均满足项目需求,为发射场信息处理智能化打下坚实基础。

近几年来,文昌发射场进入高密度任务期,张楠也辗转各关键系统跟岗学习,担任发射区负责、技术总体。


张楠(左二)和同事讨论分系统测试内容

张楠坦言,在大凉山深处和各种数据采集设备打交道时,并没想到有一天会坐在中国最年轻的发射场指挥大厅,作为“01”喊出倒计时口令。回顾这段跨山向海的追梦经历,他说:“祖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我们实现梦想的机会很多,只要脚踏实地、用心积累,总能在这片舞台找到自己的位置。”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文字 | 徐斌如

图片 | 李汶骏、喻李强、都鑫鑫

编辑 | 芦恬莹

校对 | 杨阳

主编 | 张文军

副主编 | 麻雨洁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我们的太空 incentive-icons
我们的太空
既然选择了太空便只顾风雨兼程
7667文章数 111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