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之源组画之二|茶 水溶性色
23cmX31cm
2023
鸟多闲暇,花随四时。——(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梁铨家我去过两次。他家在深圳20世纪90年代兴建小区的高层,沿着路尽头一幢,路边塞满泊车。他的家也是他的工作室。他请我喝茶,看画,也看茶渍浸润的桌垫,桌垫下藏着花杂的票据。他请我看他家窗外的绿树林。聊到一个钟头,我就找个话头,起身告辞。两次都是这样。他讲的东西很多。
第一次拜访是去年八月。他不太讲述自己的画。他讲旧金山留学的经历,讲旧金山肇始的湾区具象画派,讲理查德·迪本科恩,还有他的“海洋公园系列”。二战后,西海岸的具象画派与纽约抽象绘画并行发展;“具象”不同于苏联的写实主义,倒偏向于对东海岸抽象绘画骄傲、肃穆、宏伟气质的区分。被认为隶属于该画派的迪本科恩,绘画了静物、人与风景。然而,与其说迪本科恩的绘画轻巧、灵动,带有西海岸的爵士乐风味,不如说,此时他绘画中的坚实感别具一格。1964年秋到1965年春,他游历欧洲,在苏联的美术馆看到马蒂斯的两张1914年创作的绘画《科勒尔的法式窗户》和《圣母院一景》。它们深远地影响了迪本科恩。
◎泉之源组画之四|茶 水溶性色
23cm×31cm
2024
◎泉之源组画之四|茶 水溶性色
31cm×23cm
2024
1966年,迪本科恩开始创作“海洋公园”系列。“海洋公园”是加州城市圣莫妮卡一个小区的名字,迪本科恩的工作室坐落于此。“海洋公园”系列历时十八年,有一百三十多幅画作,尺幅很大。他回归了抽象领域,虽然有人说,这些画残留着风景的影子。线条齐整或逶迤地切开画面,让柔和的大块色域在画面摊开。颜色在色块的边界内缓慢地变幻,在深处浅处,明处暗处,较量着。分野领地的线条也受到了类似的侵扰。一些暗淡的、局促的线条毫无征兆地掉落在它们身上,浮现在它们旁边,一个一个,像逗号,打断它们悠长的、自恋的咏叹,又好像在为那咏叹添些华彩。这一切的一切,尤其是他处理画面结构的图式,让人想起马蒂斯1914年的绘画。这么说来,绘画并非“进步”的、“全新”的。在一个对的时机,旧貌换新颜。但什么又是“对”的时机?
◎无题|茶、色、墨、宣纸拼贴
30.5cm×30.5cm
2006
第二次拜访是在今年二月初。梁铨聊起了20世纪70年代的事。那时他生活在浙南的景宁县。那边乡村的名字很美,有大均、标溪、梧桐。两边是绿的山,山下是绿的水,半山腰是杳无人迹的羊肠小道,连接这些乡村。为了见挂记的人,他常沿着这些路走上个八十里。他登上古岭,见到仙姑庙,玲珑漂亮,穿过庙洞,继续走。沿途过河,他要等船夫撑船过来,一等半天。上了船,水悠悠地漾,竹篙抵住水下的鹅卵石,叮叮当当。下船了又走。在无尽的绿色间行走。一个来回要四五天。
◎沙湾(古岭组画)|色、墨、宣纸拼贴
160.6cm×122.8cm
2022
◎梧桐(古岭组画)|色、墨、宣纸拼贴
120.7cm×90.7cm
2022
一晃半个世纪,梁铨再没回去景宁。遥遥相望,念兹在兹,比拜访或许面目全非的故地,更能保住回忆。2021年之后,他画了十几张“古岭组画”。他唤它们作沿途的地名。“古岭组画”由极少的、极单纯的元素组成。对梁铨来说,圆形的墨点实验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约在2000年之后的“茶渍”系列中形成矩阵。随后的一些创作中,艺术家也曾减少晕染的偶然性,让它们趋向几何化。块状的宣纸拼贴亦源于20世纪90年代,随意的边缘在三十年的发展中规整起来,果断起来。“古岭组画”中,绿色代替墨色,并同样富于变化。拼贴的厚度证明了画家对精确的执着。梁铨对画面的更动,每次只推进一点点,不冒进,也不停滞。可能,他一直在画同一幅画,那张画缓慢地生长着,掉落下来的蜕皮,让我们看见他各个阶段判断的变化。他的耐心凝结成他的画。
◎虚空(古岭组画)|色、墨、宣纸拼贴
60.8cm×90.8cm
2022
◎健壮(古岭组画)|色、墨、宣纸拼贴
60.8cm×90.8cm
2022
“海洋公园”和“古岭组画”以确切的地点命名,不足以说明两组的绘画的题材是风景。描画风景题材,与描画穿越风景时画家积攒的意识状态,两者有微妙的区别。前者,画家描画风景,并将个人的视觉经验和理解注入风景。换句话说,风景题材具有符号性和象征性,又指向普遍的日常经验,它是一个既涵盖固定能指所指链条的绑定、又相对敞开的图像门类,观众有解读的空间,创作者有贮藏“私货”的地方,而“海洋公园”和“古岭”中,我们看见语言本身,即便这种语言暗示了一些特定景色。比如说,梁铨提炼了一套语言的语库,一套能够凑到一起表意的“偏旁部首”。这语言已经定型了,很少人听懂。它们占据了观众观看的界面。对于不够了解他的观众而言,这语言是陌生的。“海洋公园”里憾人的直线和斜线指向马蒂斯描绘建筑与窗棂的词源,梁铨的词源更复杂,更加捉摸不定,也更个人化。他倾注了一生的工作时间实验这套系统的各个部分。
◎标溪(古岭组画)|色、墨、宣纸拼贴
120.7cm×90.8cm
2021
“古岭”是梁铨在2021到2022年在家中绘制的。他家算不上空旷,工作时,他需要和画面保持亲密的距离。想看绘画全貌时,他就用iPad拍照作品,在屏幕上看大效果。他写生的对象是他与这世界接触的过往,以及重读那段过往的当下心境,是极度个体化的、难以言表的东西。梁铨从画面接收到信号,发现自己不满意之处,不符合过往与当下心境之处,补上补丁,就能重来。他用拼贴,是校准时间的手段。这时间是浸染了主观味道的。
◎甘霖(古岭组画)|色、墨、宣纸拼贴
60.8cm×90.8cm
2022
◎惠明(古岭组画)|色、墨、宣纸拼贴
122.8cm×160.6cm
2020
他捡起对的语言,对的偏旁部首,召唤一个对的时机!那时机已经过去了,现在又回来了。猎手一般,他拉近自己与他想要在虚空中抓住的表意效果之间的距离。无间地贴近一个时机,多美妙。那片绿色,那些部件,即兴的颤动,暗含了一种立体主义的时空穿梭视角,是运动的,且距离拉得很大:极度退远,再贴近,甚至投身于对象的表面,然后漫无目的地游走——种种经验,种种细致,都被压缩于一块画面。“古岭”是一张事无巨细的地图,告白了他曾独自达到的秘密之处。他带领观众翻山越岭,踏没太多人知道的青。
(文/杨紫)
◎「梁铨:故岭」展览现场,2023 ©坪山美术馆
渐渐垂老,时常想起年轻时走的一条绵绵山路,九小时八十里,通向家人,通向幸福。
半山腰的红土羊肠小径,二岸青山夹着清澈的溪流。顺水漂泊的木筏,草蓬飘出炊烟,竹篙敲击河床的鹅卵石,清脆的响声在山谷中回荡。人迹稀少,偶尔碰上行人,会很亲切地点个头,樵夫、农人、水文站工作人员……最无奈的是,面对无人的渡口,只能坐等会撑船的农人。时间凝固着,唯有山野里的花开花落。并行的外面世界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文/梁铨)
◎「梁铨:故岭」展览现场,2023 ©坪山美术馆
(来源:漫艺术)
画家简介
梁铨,1948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中山,中国抽象绘画最具代表性艺术家之一。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又赴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曾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工作于深圳画院。现退休生活于广东深圳。代表作地下的火1985-01、无题系列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