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99年,湖北黄冈的小村庄迎来了一场喜讯,18岁的戴柳以687分的成绩成为黄冈市的文科第一名。
这个从小聪慧勤奋的女孩,终于将“北京大学”这个梦想化为现实。
然而,当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她却看到了“中国政法大学”几个字。
震惊之余,她直接选择离家远走,整整24年不再回首。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母亲为何对她泣不成声?
拿到录取通知书,却被改变学校
1999年的夏天,湖北黄冈的小村庄因为一个女孩而沸腾。
18岁的戴柳看竟然考了687分,这个消息让她成了全村人的骄傲。
乡里乡亲纷纷上门祝贺,甚至有人带着鸡蛋、花生过来凑热闹,嘴里不住夸:“真是咱村的金凤凰啊!”
而对于戴柳来说,这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梦想的起点。
她从小就憧憬着北京大学,未名湖、博雅塔,那是她多年来为之努力的方向。
在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将“北京大学中文系”写在了第一志愿,心里充满对未来的期待。
然而,命运却在不知不觉间拐了个弯。
当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时,信封上却赫然写着“中国政法大学”。
那一刻,她整个人呆住了,心里的激动和欢喜被现实狠狠击碎。
她急忙拨通班主任的电话,想知道是哪里出了错。
电话那头,老师的回答让她如遭雷击:“是你爸来学校改了志愿,说你自己忙不过来,让他帮你选。”
戴柳愣了好几秒,随后满腔的怒火和委屈涌上心头。
她冲到父亲面前,声嘶力竭地质问:“你凭什么改我的志愿?这是我自己的事!”
而父亲却一脸笃定:“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学文学没有出路,法律才是正经职业。”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砸在戴柳心上。
她无法相信,这个一直支持她读书、为她骄傲的父亲,居然在最关键的时候剥夺了她的选择权。
原来,当时分数下来的时候,她的分数是全省的文科第三名。
她从小就爱读小说、写散文,老师也常夸她文采出众。
然而,父亲却不赞同她的兴趣,认为文学没有“实际价值”,未来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
戴父的理想职业是法官或公务员,他认为”法律不仅体面,还能提供稳定的收入”。
所以,在戴柳满怀期待地填报志愿,并递交给学校后,父亲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私下找到学校老师,以“家长代表”的身份修改了戴柳的志愿,将北大改为中国政法大学。
他的理由简单而坚定:“我是为她好,她以后会感谢我的。”
得知一切真相,并且无法面对父亲固执行为的戴柳,愤怒地抛下一句“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你!”这句话。
转身回了房间,用整整一夜的眼泪宣泄自己的愤怒和绝望。
从那天起,父女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痕。
灰心入学,前往韩国发展
面对大学院校地改变,戴柳最终还是强忍身心地疼痛前往了中国政法大学,但她的心却始终无法平静。
入学的第一年,她过得格外压抑。
对法学毫无兴趣的她每天独来独往,有时候看着学生来来往往。
想象着如果当初没有那场“意外”,她此刻或许正在这里读书、写作、追逐自己的文学梦。
但现实终究不能逃避。
她开始努力调整心态,把全部精力投入学习中,并取得优异成绩,甚至赢得了导师的欣赏。
然而,尽管她的学业越来越出色,但与家里的关系却愈发疏远。
每逢寒暑假,她总是选择留校或打工,很少回家。
大学毕业那年,戴柳得知学校有一个赴韩国留学的名额,申请条件是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英语能力。
这个消息让她眼前一亮。对于她来说,留学不仅是继续深造的机会,更是彻底摆脱父亲掌控的契机。
她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申请,成功通过选拔。
然而,当她把出国的决定告诉家里时,父亲的反应比她想象中还要强烈:“你一个女孩子,跑那么远干什么?国外乱得很,出了事我们怎么管你?”
戴柳听了,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这次我不会改主意了。”
2019年秋天,戴柳坐在济州岛的阳台上,望着远处的海平面。
经营民宿的日子虽然忙碌,但她享受这样的生活,这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满足。
这些年来,她在异国他乡打拼,从律所实习到金融公司的项目主管,再到如今的民宿经营者,靠的是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
虽然与家里的关系依然冷淡,但她心底始终留有一份牵挂。那天傍晚,她犹豫了许久,终于拿起手机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依旧熟悉:“柳柳,是你吗?”听到这句话,戴柳的鼻子一酸,眼泪几乎夺眶而出。
她轻轻应了一声,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妈,我过得挺好,你还好吗?”
母亲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激动:“我们都好,就是这么多年没听到你的声音,妈……妈以为你把我们忘了。”
母女聊了一会儿,母亲试探着问:“柳柳,你什么时候回来看看?家里还是你的家啊。”
听到这句话,戴柳沉默了很久,最终轻声回道:“妈,我想告诉你,我在韩国定居了,以后可能不会回去了。”
电话那头瞬间安静下来,随后传来母亲的啜泣声:“柳柳,妈知道你过得好就行,只是……家永远在这儿等你。”
挂断电话后,戴柳坐在阳台上发呆,望着天边的余晖渐渐被夜色吞没。
她知道,那通电话并没有完全消除她和父亲之间的隔阂,但却是她迈向和解的第一步。
尽管不确定未来是否会回到家乡,但她已经学会与过去的自己达成某种妥协。
那些曾经的痛苦与挣扎,早已成为她成长道路上的一部分,而她的人生也因为这些经历而更加丰富。
虽然父亲当年的决定在她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戴柳渐渐明白,这种“为你好”的爱并非完全无用。
正是因为那份挫败感,她选择了留学,选择了远走他乡,也在异国他乡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她不再纠结“如果当初没有改志愿会怎样”,而是感恩自己在逆境中学会了坚韧和独立。
如今,她的民宿生意越做越好,成了展示中国文化的小小窗口。
或许有一天,她会真正释怀,与父亲和解,回到那个承载着无数记忆的小村庄。
但在此之前,她会继续走好脚下的路,将自由和独立作为人生最珍贵的追求。
参考资料
被父亲偷改志愿错失北大,24年不回家,再联系时一句话让母亲泪目 新浪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