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之智经济原创)
人们普遍痛斥通货膨胀,因为通胀意味着手里的钱贬值了,持有的现金能够买到的东西更少了。在经济实践中,通胀其实并非坏事,温和的通胀是最为理想的状况,表明经济有扩张活力,同时又不存在风险。高通胀往往意味着经济供需失衡,甚至存在过度投机现象,出现资源结构性错配。通缩则是更为恐怖的现象,通常伴随着经济危机或衰退,市场处于萎缩状态,失业等社会问题可能加重。长期的低通胀状态虽然不像通缩那么危险,但是表明整体需求不足,经济动能减弱,市场信心和预期较差。
当前物价水平呈现出持续性低通胀特征
自2023年3月以来,我国CPI同比涨幅已经连续20个月低于1%,今年10月份为0.3%,离3%的政策调控目标有较大距离,呈现出典型的低通胀特征。今年物价走势显著低于预期。几乎所有市场机构都预计今年CPI涨幅会扩大,理由是扩内需政策持续加力必定能促进物价回升。然而,几乎所有市场机构的预测都错了。究其原因,除了为了避免立场错误而不得不唱多以外,更多地还在于需求不足问题仍然较为明显。
近段时间非食品价格走势就像扶不起的阿斗,已经连续两个月负增长,10月份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个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一方面,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再加上天然气、煤炭等价格回落,能源类价格同比下降5.1%,降幅扩大1.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耐用消费品需求较弱,不少产业处于供大于求状态,使得耐用消费品价格整体下降。不少行业内卷趋势明显,价格战已经较为普遍,制造业利润率极为微薄,不少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尤其是汽车行业,新能源小汽车、燃油小汽车价格分别同比下降6.6%、6.1%。在国内竞相降价的情况下,特朗普大选获胜之后明年将加征关税提升我国出口产品价格,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对而言,食品类价格涨幅相对较大,但涨势依然较弱。10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2%,走势显著弱于往年同期;同比上涨2.9%,涨幅收窄0.4个百分点。前期受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食品价格上涨较多,10月份天气晴好利于鲜活食品生产储运,猪肉、鲜菜、鲜果、水产品等价格环比均明显回落;同比分别为14.2%、21.6%、4.7%、1.4%,涨幅均收窄。猪肉价格对CPI的拉动作用减弱到0.18个百分点,鲜菜和猪肉合计拉动CPI同比上涨0.62%;剔除鲜菜和猪肉以外的CPI同比为负值。这就表明,食品价格是支撑通胀维持在正值的重要动力来源,剔除鲜菜和猪肉以外的物价就处于通缩境况了。
资料来源:WIND、学之智经济
低通胀的几个主要原因
一是供给层面的原因,存在较为明显的供给扩张过度的情况。往好的方面说,供给扩张意味产能充足,生产能力较强,以及生产效率提升。然而,供给扩张过度,容易出现供需失衡,最终表现为价格非合理下降。虽然价格下降对于消费者来说降低了购买成本,但生产厂商盈利能力减弱,影响到员工收入水平下降,反过来又会削弱消费能力。这就形成了价格下跌螺旋,可能引起自我强化试需求萎缩。
供给过度扩张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需要引起重视。不仅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供给过剩,越来越多的新兴领域也出现过剩现象。前几年快速扩张的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已经影响到行业健康发展进程,风电、光伏、锂电池产业链上许多企业都承受亏损之苦。农业领域供给过度扩张现象也较为显著,除了鲜菜等受季节性影响且不能长期储存的农产品以外,其他许多领域都存在产能过大。例如,一些生猪养殖企业为了提升市占率,逆周期亏本扩产能,猪周期已被烫平,猪肉价格低于很多企业的成本线;又如,牛奶行业,近几年奶牛牧场快速扩张,存在全国性奶源过剩现象,头部牛奶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下跌。食品餐饮领域也有明显的过剩,不少企业借着资本的力量快速增加连锁店规模,但很多都撑不过5年。
二是需求层面的原因,存在较为明显的需求扩张放缓情况。从中长期因素来看,人口老龄化加快,近两年出现人口负增长,新生婴儿减少,客观上意味着需求扩张放缓。从现实情况来看,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房地产市场调整,居民收入预期减弱,不确定性风险上升,自然就降低了消费欲望。从债务负担来看,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已经高于许多发达国家,并且我国居民负债大都是中长期住房按揭贷款,严重削弱了消费能力和预期。截至今年三季度,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63.2%,负债规模大概80万亿元左右,杠杆率已经显著高于欧元区,与日本已经较为接近。
资料来源:WIND、学之智经济
三是货币供给的原因,新增的货币供应量可能并非促进需求增长,而是进一步推动生产扩张。在经济学理论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意味着单位产品的货币增多,那么就表现出价格上涨特征,即通货膨胀等同于物价上涨。然而,这样的观点不一定正确。当新增的货币投向了生产端,其结果将是促进产能扩张,将推动市场上的产品供给增加。如果产品增加的速度快于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那么就会表现出价格下跌现象。这就意味着,当货币供应量投向了生产端,就可能出现通货膨胀与物价下跌并存的现象。
资料来源:WIND、学之智经济
低通胀的应对策略
低通胀将对经济社会带来较大影响。企业预期未来商品价格上涨幅度有限,投资回报的吸引力降低,从而市场信心较弱,经济增长放缓。因预期需求增长不强劲,企业就会减少招聘或裁员,进而增加失业率,影响收入水平。消费则会减弱,从而影响总需求,将进一步加剧经济放缓压力。对于债务人来说,由于偿债金额不会因为通胀走低而减少,意味着实际债务负担相对加重,可能引起债务危机。
为了应对低通胀问题,可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
第一,调整经济增长的着力点,更多地支持终端消费需求扩张,逐渐减少对投资的依赖和供给端的投入。过去,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宏观政策重点在于扩大投资,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产业园区建设。现在,需要减少投资支出,取而代之的是加大对消费领域的支持,促进消费能力增强。还需要淡化GDP增速目标,更多地关注结构性转变,重点在于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为目的。
第二,宏观政策调控需要优化,尤其是财政政策大有作为。重点在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少对基建相关的支出预算,增加对民生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例如,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增加财政对育儿、养老、医疗、教育、居住等方面的支出比重,从根本上解决居民愿意消费、敢于消费的后顾之忧。在特定条件下,为了应对需求不足,可以依靠财政支出来直接提升消费者购买力。例如,依靠财政补贴,加大各种形式的消费券发放力度,甚至直接为居民发放现金用于购物消费。
第三,推动结构性改革,主动清理低效产能、过剩产能。这就需要先对现有的产能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明确哪些产能是低效的,哪些是过剩的,然后才能针对性去产能。对于过剩产能,可以通过市场淘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消化。对于低效产能,可以通过设备更新升级、技术改造提升、管理水平优化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严查恶性竞争、内卷式降价。积极倡导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式参与市场竞争,而不是通过恶性竞争和内卷式降价来争夺市场份额。加强对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管力度,对于发现的恶性竞争和内卷式降价行为,要及时予以查处和制止。
(原创作品,请关注学之智经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