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篇老课文,在小学读过便不再遗忘,在我的脑海中萦绕了几十年,每次重读都感慨万千。可惜的是,如今这两篇老课文都已经被删除了,00后、10后们不会再知道那两位小主人公了。
(一)
第一篇,是契诃夫的小说《凡卡》。
凡卡是一名9岁的童工,无父无母,从小和爷爷相依为命,迫于生计离开爷爷到城里一家商店当学徒,不仅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反而备受凌辱、虐待。
他给老板的孩子摇摇篮时睡着了,便被老板用皮带抽打;老板娘让他收拾一条鱼,他不知道怎样收拾,老板娘便用鱼嘴戳他的脸;伙计们也捉弄他,给他的食物少得可怜,也没有御寒的鞋;老板有一次竟用楦头打他的头,他昏迷了好久才醒过来。
凡卡受不了这种生活,想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让爷爷来救他。“可怜可怜我这不幸的孤儿吧。这儿的人都打我。我饿得要命,又孤零零的,难受得没法说。我老是哭。……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读着这样的文字,我的心情无比沉重。
契诃夫太伟大了,他不让读者总是沉浸在悲痛中,他又让凡卡回忆起和爷爷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和爷爷守夜时,爷爷风趣可亲,“老是笑眯眯”的,狗也“讨人喜欢”,连星星都“快活地眨着眼睛”。想到这些,读者和凡卡就暂时摆脱了担心和忧伤,进入到童话般美好的境界里。可是,回忆总会结束,作者用“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两个动作细节,将文笔又拉回到“凡卡写信”这一主线上。
《凡卡》的结尾,从表面上看,并不深沉凝重,它以凡卡美好的梦境收束,似乎给人以欣慰之感,但读者内心清楚:由于凡卡在信封上写的收信地址“乡下爷爷收”太笼统,爷爷根本不可能收到信件,那么,凡卡的回乡之梦永远只是梦而已。今后,凡卡的生活,除了继续挨打挨骂、忍受饥寒之外,还多了一份失望的煎熬:怎么爷爷还不来接我回乡下呢?想到结尾的余韵,读者的心会感到更加沉重疼痛。
(二)
第二篇,是《小音乐家杨科》。
扬科是一名十岁左右的波兰男孩,父亲早逝,母亲靠打短工艰难度日。虽然出身于一个贫穷潦倒的农民家庭,可是扬科却有着音乐基因,他从小酷爱音乐,对音乐有着天生的敏感,这是上天赐给他的一份厚礼,也是给他的一种“原罪”。
在扬科聪慧的双耳和玲珑的童心中,一切天籁之音都是美妙的旋律。他在森林里、田野中、草地上、小溪边干活,经常“不务正业",忘记妈妈吩咐,整天陶醉在鸟唱、水流和风吼中,树叶的摇摆声和昆虫的吟唱声让他流连忘返。他总是每天很晚才两手空空地回家。
扬科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把小提琴,但是他家连饭都吃不饱,怎么买得起乐器呢?贫寒的家境遏制不住音乐的激情和渴望,他用树枝、茎叶和丝线自制了一把最简易的小提琴,虽然音色难听、音准欠佳,他却拉得有滋有味、有板有眼。他非常羡慕镇上一位老板的女儿,每天黄昏坐在店门口,手握一把精致、美丽、崭新的小提琴,拉着优雅的小夜曲,旁边的一帮绅士淑女跟着琴音唱歌跳舞。
一个静悄悄的晚上,他来到店门口,发现附近没人,便停下来朝里面张望。小提琴就挂在对面的墙壁上,多么可爱的琴啊!即使让他摸一下,他也心满意足。他情不自禁地走进屋里,想摸一下琴,却因为身材不够,只得久久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忘我地仰望小提琴。
不幸的是,偷偷进屋的小扬科被主人发现了,主人把他当做小偷狠狠揍了一顿。可怜的扬科没过两天,就在饥寒交迫、伤痕累累中死去了……
(三)
孩子永远是父母最大的软肋,也是人世间最大软肋。大多数人都不忍心读孩子受苦受虐的故事。
凡卡和扬科,都是十岁左右的小孩子,都有着不幸的童年。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遭受着各种不幸,在本应最快乐的年纪也学会了叹气。
尽管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苦难和挫折,但凡卡和扬科都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凡卡渴望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过上平静的生活;扬科则梦想成为一名音乐家,欣赏一切美妙的声音。
凡卡和扬科的生活困境,都与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有关。他们因为出身贫困,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排斥,无法享受到公平的机会和资源。这种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阻碍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也是他们生活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的经历让我们深感同情,也让我们更加关注社会底层人群的命运和处境。
来源:老课文
编辑:鲁蒙海
审核:海 新
终审:张 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