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发布了《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其中就提到了要鼓励高校增加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合理安排招生规模。
消息一出,立即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不少网友用大白话解释,就是鼓励应届毕业生毕业之后做保姆。很多家长都感叹,好不容易砸钱让孩子疯狂卷学习后进入了大学,到头来还是做服侍人的工作,那这个学是不是白上了,书是不是白读了,以后上大学还有什么意义?
也有网友感叹现在大学的含金量是越来越低了,找工作也越来越难了,连保姆这种工作都要经过大学的正规培训,这以后还不知道该怎么卷?
其实,大学含金量不高也能理解,因为如今有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对于更多人而言只代表一段教育经历。
这与中国的历史对于教育的理解有很大不同。
如果把科举也算成另一种形式的高考,那么自古以来,中国的高考录取率就极低,哪怕到了科举考试比较频繁的两宋,每年录取的进士也极少,而整个社会,读书人的比例也很低,这就导致了读书人都属于稀缺品种,能通过科举考试本身就备受尊敬,至于过了殿试,那就直接做官了,因此才有“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这句古话”。
建国后,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能上大学都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种方式,决定着你是农村户口一辈子务农还是进城吃饱饭,是农民身份、工人身份还是干部身份。
上大学,不仅国家包学费,毕业更包分配,而且分配的单位在今天看来都是好地方,体制内。
然而,同样,彼时考大学也极难,这也意味着更多的人考不上大学只能去中专、高中,毕业了也就要干活了,要么下地,要么去工厂,大学生能找到待遇优越的工作根本原因还是稀缺。
但时过境迁,如今的教育环境和曾经大不相同。
就像我们不可能容忍国人永远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一样,中国多数人的受教育程度也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小学、初中、中专毕业的水平。至于上大学,也只是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维度去学习,去思考自身的价值。
现在,我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大学里书本上学的东西与工作中内容脱节,现在也要逐渐适应读大学也并非天之骄子,而只是一种经历。未来,谁能用好这段经历,在更广阔的世界扩展自己的广度,丰富自己的维度,或许在内卷中更容易胜出。
另一方面,整个社会也应该意识到,现代中国早已不同于古代中国,士农工商按等级排序早已不存在了,不同行业不同层级之间界限早晚也要被打破。
拿家政行业来说,国内的感观还是下等人做的是,还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或者四五十岁的大妈做的工作。但换言之什么样的教育水平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受过专业性训练的人去做和一般人去做肯定有区别。同样,未来对于这个行业的人也可以提供进入大学再次研修的上升通道。
还是那句话,未来的中国要打通的是生产要素的界限,这其中就包括人才的跨行业跨领域跨阶层流通。
最后,当下的就业环境与以往也大不相同,从就业难的角度而言,读一个未来找工作有竞争力的专业,能先解决生存问题才是王道。毕竟对于多数人而言,读书的终点不是象牙塔,而是有口饭吃。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学的专业设置也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只有岗位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应该贯彻到学术领域。
大到有益于社会良性发展、促进就业,小到能让每个普通人赚到自己的小钱钱,这种事我们就该鼓励。
各位觉得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