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中,绝大多数是军事、政工、后勤干部,只有少数将领出身医生,后担任卫生系统领导,如:傅连暲、贺诚、钱信忠、孙仪之、戴正华等等。
相比之下,贺诚显得有些特殊,特殊在哪里呢,就是授衔。1958年被补授中将,很多人有疑问,怎么不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呢?
贺诚青少年时期受到过良好教育,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在上学期间收到信件的革命思想,参加各种运动,于1925年入党。1926年,他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别人拿枪,他拿手术刀,成为一名军医。
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他作为军医处负责人参加。起义失败后,他与其他战友转战抵达上海,后改名以当医生为掩护开始工作,从事秘密工作。
1931年来到苏区成为总军医处处长,培养不少医疗人才。1937年,他赴苏联学习,离开祖国长达8年,1945年回国后被派往东北战场上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部长。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卫生系统建立,他被调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后兼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可以是军地工作都有。傅连暲也是身兼国家卫生部副部长,总后卫生部副部长,后来上级把西北军区卫生部部长贺彪地方化,调卫生部担任副部长。
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卫生系统急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因此很多军队干部也兼任卫生部工作。
在授军衔之前的1954年,卫生界发生一场关于中医科学性以及中医地位问题的争论。
上级对中医药工作发表讲话,认为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西医传入只不过几十年而已。在当时,老百姓看病还是靠中医为主导,西医主要集中在城市中。中医的贡献很大,应该要被发扬,不应该被轻视和排斥。上级要指示要发展中医,应该从药理实验和临床试验配合。
在座谈会上,上级批评医疗界其实和排斥中医的做法,这样极大阻碍我们医药学遗产研究发扬。为纠正影响中西医团结的错误倾向,由中宣部、文化中央教育委员会、卫生部指定人员组成的中医问题临时工作组,反复讨论了关于学习和研究中医、扩大中医业务、出版中医书籍等问题。
贺诚受到错误的批判,被撤销卫生部领导职务。因为这件事也影响到他的授衔问题,而且被搁置下来。直到3年后的1958年才被补授,回到军队继续工作,此后再也没有兼任地方职务。
后来,他的问题也得到平反,还了他一个公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