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零糖咖啡、零糖酸奶、零糖饮料......一系列“零糖”风风靡食品界。而在社交模式中,一股“零糖”新趋势也正在悄然兴起——“零糖社交”。
Soul社交平台发布的《2024年社交趋势洞察报告》显示,面对“和朋友相处的最理想状态”这一问题时,有54%的年轻人表示“经常联系,但也有自己的独处空间”,仅12.6%的人选择“每天都可以在一起”。
回看当今的学生群、工作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名字改成“静听风雨”、“等候花开”等,差点被家人朋友误认为长辈。
有的网友说:“以前总认为网名昵称要体现出自己的特立独行,现在反而觉得,只是个名称而已,我喜欢就好了。”
如今,“打招呼障碍”“电话恐惧症”等社交回避现象也引起了广泛讨论。
从在社交中付出真心,受伤,失望到“搭子文化”盛行,吃饭找饭搭子,出去玩找旅游搭子,再到今天“零糖社交”的兴起,年轻人的“社交边界感”似乎更重了。
图片来自网络
什么是“零糖社交”?
“零糖社交”指的即是一种不过分亲密的社交模式,在社交互动中爆出自我独立性,与他人拉开适当距离,情绪价值的满足不过多依赖于外界的社交模式。
背后究竟隐含着什么?
有专家表示,“零糖社交”是年轻人避免因过度亲密产生心理负担,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而寻求的一种更轻松、自由的社交方式,减少了不必要的社交压力和焦虑。
叔本华在《人生智慧箴言》里面说:“如果你一味的向外追求,那么你得到的将会是一连串的无聊、空虚。所以当你向外追求时你只是得到短暂的快乐,而且专向向内追求时,你才能真正获得幸福。”
“零糖社交”的本质其实就是“为己社交”,开启“社交省电模式”。对于某些年轻人来说,“零糖”也是他们经历了一系列心理上的伤害后,开始真正的关心起自己的心理健康,解决社交问题的“一味良药”。
为社交做“减法”,年轻人不“内耗”了,对于个人价值更加看重了。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情感动物,适当的深度社交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与别人深度交流中,也能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年轻人对自己心理需要的思考更加的深入,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他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年轻人们开始更注重于个性化的情绪价值,他们愿意为那些能够为自己带来愉悦、安慰或归属感的商品和服务买单。
“这种社交方式核心是悦己和自洽,它需要个体有足够的心理能力和能量。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群体中,长久的寡淡无味会让人感到冷漠,不懂人情世故,甚至‘零糖’中的不委屈自己的成分,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会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武汉光谷心理健康维护中心副主任吴涓说,“建议从社会支持层面更多地完善社会制度,帮助青年一代更好地在社会生活中,根据自己的人生发展阶段选取适合自己的社交‘甜度’”。
随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和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之间的人际关系悄然间发生了变化。在信息过载、社交繁重的今天,强调“距离感”、“边界感”,年轻人通过对个人边界的设立,减少了过度亲磨合过度分享个人信息,不再给自己亲戚们催婚,同事们攀比的机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图|图虫创意
当然,“零糖社交”不意味着“零社交”。
君子之交淡如水,在人际交往中保持淡然,享受“零糖”中适度的甜蜜,给自己留足空间,不一味迎合他人,不一味“向外求”,将情绪价值的供给权交给自己,维护心理健康,年轻人创造出了自己的“小世界”。
在这里,小编提醒,社交趋势来无影去无踪,盲目跟随并无意义。人是万物的尺度,过自己想要的社交生活,就是最好的社交生活。
资料来源:浙江宣传公众号、湖南日报、长江云新闻、北京日报客户端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实习生 屈周 整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