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河征文#
(文字原创)
看惯了言情,都市、侦探、战争、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却很少看历史题材剧,觉得太沉闷,要不就是千篇一律,没想到看《天下长河》却是个例外,开篇黄河流经图的画面就很有代入感,接下来的剧情让人是越看越想看。
剧中每个人物形象丰满,被演员们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时而动情时而憎恨时而又开怀大笑。
陈潢是草民之子,本想通过科考实现自己一生治理黄河的梦想,解忧天下苍生,而科考没达成心愿,失落返回,以为自己这一生对治理黄河只是一厢情愿,再也没有机会。却没想到在黄河边上和康熙皇帝偶然相遇,一句:“君子不吃嗟来之食,”和对黄河泛滥了如指掌,称自己是河伯投胎,让皇帝对他刮目相看。这个让靳辅心心念念佩服得五体投地,仅有过一面之交的青年才子,会以这种方式和皇上相遇进入了大清王朝。
康熙对陈潢治理黄河的见解也是欣赏和钦佩,觉得是个治理黄河的难得之才,本想封他当个官,怎奈陈潢生性高傲,毫无心机、生性洒脱、无拘无束、淡泊名利,就如皇上所说,即使给他个官当,早上出去,晚上回来就会惹一大堆的麻烦,然后天天跟在他身后给他擦屁股。最后听取靳辅建议,给他封了个幕僚,以便行事方便,和靳辅一起尽心尽力治理黄河。
看到后面几集,越来越觉得陈潢就像现在的小青年,做什么事都不喜欢走官场,急,冲,易愤怒,但又真的是拥有一腔热血,做事也得力,只想一口气就把事办好。是那种吃了亏不讨好的角色,靳辅把他身上这种脾性摸得一清二楚,在他身边总是耐心的教他,帮助他,提醒他。俩人既如父子又如兄长般朝夕相处了十多年,把一生都献给了黄河。
靳辅晚年不能再胜任治河要职时,曾上书给皇上,如果治河还得陈潢,且他的治河理念是“鉴于古而不泥于古。”治河功不可没,但陈潢在晚年因触犯乡绅土豪,最后含恨而终。
高士奇是赶考三结义中最灵活的一个人,徐乾学软弱无能,胆小怕事,陈潢耿直易冲动,而高士奇他八面玲珑,幽默诙谐、博览群书、才高八斗,行文流水,善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皇帝想要说个什么,做个什么,他一躬身一眨眼一跪地,计策就来了,此人用我们湖南桃源话来说就是:”醒头。”
说句实话,我很喜欢高士奇这个角色,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索相那投奔到明相身边,明确告诉他只要把我高士奇引荐给皇上,将来定不负你明相,后经明相引荐,高士奇特受皇帝待见,竟然来了个一日七迁的惊举,满朝文武大为震撼,因此受宠于皇帝。
高士奇也明白伴君如伴虎,做得好无惊无险,如果哪天哪句话不对头也会跌落万丈深渊。而他也清醒的认识到满朝文武每天都在看着他。
但他会笼络人心,也很会放低自己的身段,每天偷偷给皇帝身边的人小费,了解皇帝的工作习性,趁有空的时候就读皇帝喜欢看的书,一旦皇帝问起来就什么都知道,皇帝也很欣赏他这一点,觉得他什么都知道什么书都看过,难不倒他。更何况康熙也是个很爱看书的人,遇到了知音。其实皇上应该是知道的,怎么就有那么多巧合,皇上看什么他看什么,只是皇上不说破而已,因为皇上知道他拍马屁,但皇帝喜欢他拍,拍得有学问,拍到点子上,正中下怀。并且皇上也知道高士奇看书也确实帮他解决了不少问题。
有人学问高不一定会办事,会办事的人又不一定学问高,而高士奇是既会办事又是学问高的那种人。
河道总督府靳辅,陈潢二人治理黄河中遇到很多麻烦,贪官污吏多,两江总督阿席熙把朝庭下发的银两扣押,河道开不了工,影响治河进度。靳治豫被老父亲派去管仓库,被众多奸臣所害,最后发落乌里雅苏台。
但凡重大棘手事件,皇帝都要高士奇去办,救靳治豫一案中,高士奇巧妙支开伊桑阿去江宁,然后查清了实情,他的做法狠狠地打了以索相为主的一伙人的脸,按理说皇上应该很高兴,高士奇为他办妥了事,也保全了皇上的威严,更让那些皇亲国戚知道权利是不可明争暗斗的。但伊桑阿前脚刚退堂,皇上转脸就恶狠狠地踩了高士奇的手,并严重警告他不要什么话都说,不该说的话千万不要说。吓得高士奇连声说不敢不敢。
其实皇帝给他的信号是,你虽然才情高,会做事,我喜欢你,视你为朝中之宝,但你越过我的头我就不高兴了,不要认为我给了你权,你就可以随便乱来,我要让你永远记住不能越界线,皇帝是皇帝,臣子始终将只是臣子。
高士奇如此高情商的人难道不懂?但他在索明二相两道中硬是靠自己的才智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一条道,和索明二相平起平坐,后来伴随康熙皇帝的一生中,三相中他始终是康熙身边那个最喜欢的人。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高士奇在官场上左右逢缘,肚里有墨水低得了头又弯得了腰的人,只是低一时要一世,这样的人终是赢家。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三十日高士奇病故于淮安,康熙挽联悼词写道:“勉学承先志,存诚报国思。”犹见康熙对高士奇一生的赞扬与垂爱。
河道总督是每个朝中大臣都垂涎三尺的肥缺,靳辅上任前是王光裕任河道总督,因王光裕和朝中各级官员一起贪污,而朝中掌控人索相却把所有罪责都推到王光裕一人身上,最终王光裕无路可走之下选择上吊自杀。
朝中大臣都知晓靳辅巡抚的清廉之名,六亲不认之做法,自然不能让他上任,因为再也捞不到油水,坏了他们的大事,于是使尽各种手段打压靳辅陈潢,扰乱他们治河进程与计划,逼迫他们下台甚至想杀了他们以绝后患。
因青条石事件,王登选的堤偷工减料,工程无法竣工,黄河秋汛时候就会涨大水。为安全起见靳辅请求于振甲带领百姓撤离,可于振甲不顾全大局,领百姓以死相逼不撤离桃源县,最终导致黄河秋汛崩堤。江苏,山东,安徽三省被淹,民不聊生,横尸遍野,现状惨不忍睹。朝庭那些视靳辅陈潢二人,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官员们早就坐不住了,这次崩堤成了他们真正有力的证据,强烈要求处死靳陈二人。
皇上自然是面不露色心里急,保是要保的,但就看怎样保才让大臣们心服口服,皇上也来个将计就计,你们想要靳陈二人的命,那我就配合你们,派伊桑阿和崔维雅前去实查,表面上要他们去查实则是和他们一起演戏,也知道他们查不出所以然,无非是要靳辅陈潢死而已。
看过剧情的人都知道,最终伊崔二人败的无地自容。皇上之所以如此爱护靳辅,那是因为第一:当初抄靳辅家时清贫寒酸,十足的清官。第二:河道治理非靳辅陈潢二人不可,第三:黄河秋汛之事,依当时情形靳辅完全可以杀了于振甲,但他心慈手软念在于振甲拼死护堤,保全百姓的面子上觉得他是个清官。所以,当靳辅对皇上说看在于振甲拼死护堤保全百姓是个清官,也要给朝庭多留些这样的清官时,皇上是五味杂陈。靳辅在他心中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清官。
其实,在康熙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那么多年的时光里,靳辅为治理黄河一直勤勤恳恳,毫无怨言,贡献了他毕生的精力,但在治理黄河的生涯里,皇上对他时贬时升,他的一生也是跌荡起伏的一生。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靳辅在督运漕粮的过程中病逝于山西,死后被追认为太子太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