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近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显示,在 2023 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为 12.06 万元,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则为 6.83 万元。最高的北京、上海两个地区都超过了21万,平均月薪差不多在1.8万。
根据相关指标解释,平均工资是指在报告期内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均水平,也就是报告期工资总额/报告期平均人数。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以及房费、水电费等。
虽然这些都只是税前收入,但结合当下的经济和就业情况来看,这个数字依旧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所以新闻评论区不少人留言都在说自己又被平均了,又拖大家后腿了。
其实,这组数据很重要,它不仅仅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方的平均收入水平,更是国内设定社保基数工伤赔偿的重要参考。
但大多数人更直观的感受确是看收入的中位数远比看平均数更准确,毕竟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人数占比更大。
年初的时候就有一个报道说,国内有将近4亿人属于中等收入群体,月收入的区间在2000—5000块。在早之前,北师大的研究院也发表过一个报告,统计国内月收入2000块以下的人口大约是9.64亿,这两组数据结合在一起看,也就是月收入低于5000块的有超过13亿人。
当然要考虑到近两三年国内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实际人数肯定没有那么多,但也能侧面反映出国内中低收入人群依旧很庞大,所以单看个地区的平均薪资就很难反映出这些问题。
据统计,全国职工队伍规模约为4.02亿人,农民工群体占据了庞大份额,达到2.93亿之众。值得注意的是,以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为代表的新兴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迅速壮大,人数已逼近8400万大关,占全国职工总数的约21%。这意蕴深远的比例意味着,在每五个职工之中,就有一位是活跃于灵活就业领域的新时代劳动者,他们正以不可忽视的力量重塑着就业市场的格局。
还有一个需要重视的矛盾就是,不同省市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了,甚至同一省份不同地区
之间就能相差几倍。比如这次公布的数据中山西省太原市平均工资超过了10万,但除此之外,剩下10个地级市中没有一个的平均工资水平过万。
在一个理想的纺锥形社会结构中,绝对富裕的阶层和贫困阶层应该只占少数,并分布在两端,而中段则应该是庞大的中产阶层。这种结构既能有效调节社会贫富化,又能缓冲下社会利益冲突。但现实却是,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从2000年起,连续23年都超过国际警戒线标准,截止到去年,这个数字是0.47,已经到了收入差距过大的区间。
在中国,收入分布就像一个变形的金字塔,真正年入百万的人只是极少数。招商银行的数据显示,只有1.8%的客户持有150万以上的资产,而他们却占据了大部分的财富。
沙伊德尔在《不平等社会》一书中说,收入差距大是文明社会的常态。自从冰河时代结束之后,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推动了经济不平等的扩大,从农业的扩大、财产权到工业革命和全球化。相比之下,推动平等的因素却非常罕见。在欧洲历史上,收入和财富差距的缩小只发生在三个时期: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中世纪晚期黑死病的蔓延,还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社会运动和和平的改革未能带来类似的变化,民主无法保证平等的结果。教育要跟技术变革竞赛,努力让没有技能的人不被抛下。沙伊德尔说,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不平等状况往往会扩大或者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专家,比如国务院原发展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一再重申,要想办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几年比较特殊的是大量青年劳动力,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由于找工作难,工资低的问题,进一步扩大了国内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数,今年10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还没有完全安顿下来,明年预计又有1200多万的新增劳动力等待入场,可见国内平均薪资水平持续上涨是件好事,但是让大多数人都能分享到这份快乐还需要很多事要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