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25日红军来到大渡河安顺场,红一团渡江先遣队率先突击大渡河,经过短时间的战斗,暂时占领了大渡河对岸。
占领河对岸后,中央红军立刻展开渡河行动。然而三条渡船却要渡中央红军两万人的队伍,渡河速度肉眼可见的慢。
红军渡河
可就在这个时候,河面水位却越来越高,水面的波浪也越来越大。而在大部队的后方,国民党将领薛岳正带领着几十万增援军赶来,敌我实力相差巨大,如果相遇,中央红军的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
眼前的景象和身后的情况让毛主席皱起了眉头,地上也扔了好多烟头。眼前的形势也让毛主席犯了难,以现在的速度,不可能在国名党军队赶来之前完成中央红军的渡河任务。
就在毛主席也一筹莫展时,安顺场寂静的黑夜中却出现了一盏明灯。一个老秀才打着灯,在红军战士的搀扶下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处。
在一番交谈后,老秀才对毛主席说的一句话,让毛主席瞬间喜上眉梢,激动的拉着他的手说:
“您的这句话救了我们两万红军战士啊!”
这老秀才说了什么,让毛主席如此高兴,他的这句话又如何拯救两万红军战士。
走上石达开的老路
1934年10月,由于李德、博古的错误指挥,让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行动中失利。为了能够大部分保留革命力量,中央红军被迫选择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当蒋介石知道这个消息后,下令“斩草除根”。国民党大量军队对中央红军围追堵截,然而在各种苛刻条件下,我党领导人也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会议上确定了以毛主席在红军和我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此后,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中央红军采取了灵活作战的战术。随时穿插在国民党追击红军的主要部队间。不随时集体迁移,各部牵制敌人争取突围时间,让蒋介石派来的国民党军队摸不着头脑。
在这前前后后,毛主席创造出了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等用兵奇迹,他将国民党的几十万追兵全部甩在了长江以南,突破了包围圈,取得战略转移的主动权。
金沙江
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方向是北上,在毛主席渡过金沙江后,摆在红军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突破天险大渡河,能否顺利突破大渡河,这成为了我党革命的关键。
于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派出第三团围攻金沙江上游的会理城,因为长时间的行军,红军战士们都非常疲劳。会理城攻下后,让红军战士们都得到了休整,为强渡大渡河积攒力量。
而这一决策不只是休整,还迷惑了敌人。红军主力军陆陆续续都来到会理城休整,让国民党内部蒋介石众人都错误地以为红军要在会理一带建立根据地。
自那之后,国民党就一直计划着对会理的“围剿”,他们的注意力都转向了会理,这让红军有了强渡大渡河的条件。
在国民党将注意力集中在会理城后,中央红军主力便快速地向大渡河挺进。在德昌前往西昌的路上,运用围而不打的战术让国民党在沿途的部署全部形同虚设,没有浪费一兵一卒就来到了西昌以北的泸沽镇。
来到泸沽镇,毛主席等人就泸沽镇到大渡河的路线进行了分析,会议上毛主席提出如今从泸沽到到大运河有两条路,一条是“宁雅大道”从西昌到雅安;另外一条是经过彝族地区到安顺场,但是地形崎岖,路况凶险。
那应该怎么选择呢?国民党的部署给了答案。
在红军来到泸沽后,蒋介石才反应过来红军的真正意图,而他也知道前往大渡河的两条路。但是走安顺场比较凶险,到达大渡河会比较困难,因此蒋介石就断定红军一定会走宁雅大道。
于是在宁雅大道上布防重兵,而通往安顺场的途中守敌就相对薄弱。
通过几日的侦察,中央红军也摸清了蒋介石部署的动向,毛主席见到他如此部署,决定声东击西,走安顺场的那条路。于是就有了开头所说的,中央红军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来到了安顺场。
然而中央红军决定走的这条路却是当年石达开所走的。
1862年初,离开洪秀全的石达开为了北渡长江,也带领太平军来到大渡河,对岸没有清军,石达开下令准备船只,次日渡河。
可是当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无法行船。三天后,清军陆续赶到布防。但是被大渡河天险所隔,无法过河。
此后石达开为了保住军队,与清军谈判。后自行解散4000多人,剩余2000多人随石达开来到军营,清军却背信弃义,将2000多名将士全部杀死。
蒋介石得知红军走安顺场的路,还突袭了在大渡河对岸的守军,现在正在筹备过河。但是,对他而言却有一个“好消息”,目前水涨浪急,船还不够多,红军已经被滞留在安顺场。
于是立马增兵部署大渡河,誓要促成所谓的大渡河会战。蒋介石对手下的将领说:
“大渡河是天险,是太平天国石达开覆灭之地,共军断难飞渡,必步石军覆辙,要让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
毛主席看着渡河的场面心中也十分的清楚,自己所选的路的确是石达开当年走过的,现在所处的形势也和当年石达开所面临的相似。
当年太平天国得以定都南京,和石达开的文武全才有着很大的关系。能够攻克南京的石达开却在安顺场全军覆没,这其中是什么原因?
毛主席很想了解石达开败军这其中的缘由,想要以前车之鉴想出应对当前这一困境的办法。
在5月25日的夜晚,自从带领红军走石达开的老路来到安顺场后,毛主席就一整天都在为如何渡过大渡河而发愁。
在他一筹莫展时,政治部主任李富春跑过来激动对毛主席说:“在当地有一个83岁的清朝末年秀才目睹了石达开全军覆没,他应该可以帮上忙。”
毛主席听后喜出望外,立即让两个警卫员去请这个“老秀才”。在以往毛主席请教问题必然是要亲自上门的,可是长时间的迁徙让毛主席的脚上磨出了很多血泡,以现在的情况看来已经很难再走远路,所以只能让身边的警卫员去邀请老秀才。
而这个老秀才的到来,不止能够解决毛主席心中的疑问,还给了毛主席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而且就他所说的一句话救了滞留在安顺场的2万红军。
灯笼请秀才
等警卫员回来时已经是傍晚时分,在屋内的毛主席远远就看到了一个老人提着灯笼在另一名警卫员的搀扶下缓缓走来。
毛主席立刻起身上前去迎接,老人也对毛主席非常尊敬。此人名叫宋大顺,在毛主席的询问中得知他和李富春所说一样,对于石达开败军安顺场的事情他是亲眼目睹。
毛主席来不及多说,直接向宋大顺问起了当年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的原因。
宋大顺想了想后缓缓地说道:“石达开兵败大渡河,除了涨水外还有其他原因。首先石达开到达安顺场后派兵过河打探情况,又让他们回来,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然后是石达开来到这里后,并没有抓紧时间过河,他还为他小妾生子举办了三天的宴会,让清军有时间增兵于此。所以石达开在大渡河失败是肯定的。”
听了宋大顺的讲述,毛主席总结出了石达开败兵的原因,除了涨水外,就是没有抓住时机渡过大渡河。
但是如今红军面临的问题也是渡河时间太慢,而且现在也是正值五月,雨水密集,大渡河涨水会越来越快,如果一拖再拖便还是会面临石达开当年的处境。
想到这里,毛主席的脸上浮现出担忧的神情。
宋大顺看出了毛主席的担忧,简单地询问了毛主席红军目前的状况,就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对毛主席说:
“如今三条船想渡过2万红军完全不可能,如今马上要涨水,渡河刻不容缓。在安顺场靠三条船不可能,但是大渡河的上游完全有条件。”
毛主席听后目光如炬,立刻让宋大顺接着说下去。
“在上游有一泸定桥,是清康熙年间所造的,那里可以渡过大渡河。红军们可以分为两路,一部分在安顺场渡河,另外的去到泸定桥渡河,这样既可以牵制国民党军队,又可以加快渡河的速度。”
毛主席连忙上前握住老秀才,连忙称谢。宋大顺也非常尊重毛主席,对毛主席说道:
“石达开延误了战机,红军可一刻也不能停下。”
在临别之时,毛主席还问了宋大顺一个问题:
“当地的百姓如何看待中国工农红军”
老秀才微笑着说:
“红军起义,替天行道;百税厘金,一笔勾销;贪官污吏,望风而逃;打尽土豪,百姓欢笑。”
随后,老秀才提着灯笼拒绝了警卫员的相送,自己离开了红军的驻地。
毛主席过后就立刻召集中央军委领导人开会,会上毛主席很坚定地说:
“70多年前石达开没有走通的路,我们一定会走通。我们共产党人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大渡河挡不住我们,蒋介石要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美梦是不能变为现实的。”
5月26日,毛主席等人对目前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会议决定听取老秀才的意见,改变全军由安顺场渡河的计划,会后就强渡大渡河计划进行了新的部署。
中央决定由刘伯承、聂荣臻等人率领红一师和干部团在安顺场渡过大渡河,渡过大渡河后在北岸对泸定发起进攻,分散敌人集中的军力部署,吸引地方军队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由红二师王开湘和杨成武等人带着红一方面军主力从大渡河南岸前往泸定桥,让主力部队从泸定桥完成突围。
两支队伍各司其职,刘伯承等人立刻登船完成渡河,王开湘则立即整理队伍,向着泸定桥方向前进。如果强渡大渡河成功,红军的战略转移将初步胜利。
泸定桥并不是一个容易跨过的砍,上面早已是重兵把守。于是在红军主力过泸定桥时,就出现了红军长征中传奇的一幕——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王开湘带领着红军主力军赶往泸定桥,由于时间紧迫,王开湘等人只能冒着大雨,在崎岖的山路中奔袭。
蒋介石在知道刘伯承带领红一师和干部团从安顺场渡过大渡河后,如红军领导们所想分散了兵力,兵分两路追击红军队伍。
一部分追击刘伯承的队伍,另一部分分为两批。一批在山林中游击,对前往泸定桥的红军进行堵截,另外一批在泸定桥对面设防,阻击红军过桥。
奔袭在山中的红军队伍遭遇国民党军队都不进行战斗,直接强行突围。如果在突围中受伤的战士和掉队的队友都自行处理,为的就是毛主席所说的时机。
只有迅速的突围才能不成为蒋介石口中的“石达开第二”,毕竟在他们的后面,国名党的军队还在不断增援。
在信念的驱使下,这支前往泸定桥的队伍打破了3天到达泸定桥的原计划,造就了行军史上的奇迹。他们在敌人的干扰下,只用了一个昼夜在山间奔袭了120公里。
当他们来到泸定桥后,桥的对面已经有了两个营的守军,这就是蒋介石用来阻击红军渡桥的队伍。
他们装备重武器,防御工事直接堵死在桥头。在桥面上,桥板已经被敌人抽走,只露出漆黑的锁链,在风中当当作响。
敌人甚至嚣张地说道:
“你们过来啊,有本事就长翅膀飞过来。”
6月份的泸定,天还微微有些凉。站在岸边,大渡河内湍急的水流,空气中弥漫着硝烟。桥体在不停地摇晃,低头看去铁链下汹涌的急流,让人心惊胆颤。
然而,这是一项不能后退的任务,前面有守军,后面有增兵,如果再斟酌那真是没有退路了。面前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突围。
形势如此危急,廖大珠主动向王开湘请命,他愿意作为红军过桥的先头兵。随后便组建了一支22人的突击队,带着枪背着刀抱着木板准备冲锋。
冲锋号声一响,廖大珠带着几名队员拉着桥面的铁索就往对面冲去,后面的就在他们的掩护下,往桥面上塞木板搭桥。
敌军重武器的炮火直接在桥面上倾泻,子弹如雨点一般在桥面上横飞。跟随廖大珠突袭的队员已经有很多人被击中掉下了桥,消失在翻腾的大渡河中。
廖大珠和存活下来的队员们只能死死的“贴”在锁链上,在敌人换弹之余一直向前摸索。
后面跑到铁索上的战士们还在向前冲锋,敌军的子弹打在他们的身上,一个个红军战士都掉到了河中,然而在前面战士倒下后,没在桥上的会继续来补。
他们迈出上桥的脚没有一丝一毫的迟疑,虽然桥面剧烈摇晃,但是他们内心有坚定的信仰。敌人看到红军战士们高昂的士气,没有了当初的狂妄,在他们的眼神中只有恐惧。
就在僵持之际,红军队伍中两发炮弹从桥面上空飞去正好击中了桥头的守军,重武器也被炸毁。趁着火力空当,桥上的战士们高喊着向桥头冲去。
他们拿出了背后的大刀,和桥头的守军厮杀。冲上桥头后,廖大珠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喊道:“冲啊!”
随着桥面铺好了木板,大批红军战士迅速过河。在翻腾的大渡河上,火光染红了天,摇晃的泸定桥上,中央红军的战士们迅速地过着桥。
到了晚上七点,红军大部队渡过了大渡河。与刘伯承率领的红一师会师,中央红军成功渡过了天险大渡河。
尾声
飞夺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想在天险大渡河将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美梦,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伟大胜利。
它象征着红军战士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英勇精神,而飞夺泸定桥也成为了红军长征故事中的传奇。
红军强渡大渡河,从过了金沙江后便是困难重重,后来毛主席的诗中也对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进行了赞赏: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句诗既是对红军长征时强渡大渡河的概括,也是对强渡大渡河中牺牲的红军战士们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在飞夺泸定桥半个世纪后,1986年10月16日,在泸定桥的东面,建成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
碑名由邓小平同志题写,聂荣臻撰写碑文。碑文的第一句是: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途中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重大胜利。”
我们今天的繁荣 离不开革命前辈们的默默付出,也离不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
参考文献:
《强渡大渡河》.杨有海
《毛主席夜访老秀才》.王占连
《石达开留在安顺场的几个谜》.张超俊
《毛泽东大渡河灯笼请秀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