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8日讯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听话、不懂事、管不了、没长大”,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那么多,那么爱孩子,孩子为什么不理解,总是那么不听话呢?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沟而不通的局面呢?
第一,存在“大人主义”现象。
当前家庭中绝大多数父母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存在“大人主义”现象,总是以“为你好,我是爱你的”的名义来压抑、摧毁孩子。很多家庭中的孩子在大人面前连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权利都没有。正是父母“为孩子好”的心理导致了孩子有心理防御机制,用冷漠、无视、叛逆等方式来自我保护,造成无效沟通。
第二,父母能够让孩子拥有话语权,但是没有自主权。
孩子的话只是经过了父母的耳朵,根本没有经过父母的心,因此孩子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说、有什么需要等一系列的问题,父母不会去考虑。父母只考虑一个问题:如何去反驳孩子,应该说什么才能让孩子听我的。此时父母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没有进入到孩子的感受中。当父母只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耳朵就关闭了,这样的沟通肯定是无效的。你不愿意听,孩子就也不愿意说,因为说什么你都不会理解。
第三,没有共同语言。
大多数父母每天与孩子交流的话题只限于孩子的学习,然而孩子感兴趣的东西父母却不太了解。孩子一回家,第一句话:赶紧去写作业。吃饭的时候:快点吃饭,吃完饭后赶紧写作业!它传递给孩子的一个信息是,爸爸妈妈关心作业,胜过关心我。会让孩子产生消极对抗,用磨磨蹭蹭来表达对父母各种“催”的不满与抵触。孩子在成长,父母却落后了,这就导致了亲子间无话可谈,这样,父母在孩子眼中就变成“老古董”,沟通也就变得比较困难。
第四,缺乏正确的沟通方式。
常见的亲子沟通误区,如命令、说教、威胁、比较、讽刺、贬低,也就成为了我们亲子沟通的绊脚石。我们面对的是我们的孩子,因为无能为力,为了能让孩子听我们的,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使出了浑身解数,使用了类似这些错误的沟通方式,也就导致了无效的沟通。
如何才算是有效的沟通呢?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少医学中心主治医师、医学博士郑逗逗,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少医学中心心理治疗师、医学博士牟忠琛,将在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11月18日晚9:15播出的《儿少心理健康谈》中带大家一起了解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