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深化“浙里好成果”走进地方活动,2024年11月16日,由嘉兴市科技局和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2024“浙里好成果”走进嘉兴暨沪嘉青年博士创新合作对接活动于南湖实验室拉开帷幕。本次大会由嘉兴市科学技术局、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浙江省科技评估和成果转化中心主办,沪嘉科技协作联盟、南湖实验室、嘉兴大学G60科创走廊产业与创新研究院、嘉兴科技大市场、嘉兴市科技服务行业协会、长三角科技创新服务战略联盟、上海英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英沐实业集团董事长臧伟、董事总经理李玉、董事副总经理凌红、董事副总经理胡一舟等受邀参加。
来自嘉兴市科技局、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浙江省科技评估和成果转化中心、沪嘉科技协作联盟相关单位领导,沪嘉两地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近200位优秀青年博士和科研人员与会。活动以“沪嘉之约、创新合作”为主题,邀请知名学者,汇聚产业、学术、科研等行业精英,分享科研成果,旨在探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推动沪嘉创新力量、创新成果跨区域、跨领域合作对接,促进沪嘉两地高质量融合发展。
领导致辞
嘉兴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根军发表致辞
嘉兴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根军发表致辞。吴根军在致辞中表示,沪嘉两地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虽相隔不远,却各自绽放着独特的魅力。近年来,嘉兴市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绽放出创新的活力,市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持续保持年18%增长,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和创新指数均列全省第2位,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和科技人才发展指数均列全省第3位。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沪嘉两地100余位优秀青年博士相约嘉兴,开展沪嘉青年博士创新合作对接活动,通过青年博士们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无畏的创新精神,共同分享前沿科技成果,交流创新理念方法,携手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沪嘉科技协作联盟”&“嘉YOU好成果”品牌包发布
“沪嘉科技协作联盟”由嘉兴市科学技术局和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牵头,嘉兴市科技服务行业协会和嘉兴科技大市场共同发起,联合上海、嘉兴科技服务行业企业、协会等组成。联盟以“创新发展、开放协作、合作共赢”为原则。以提升“沪嘉两地科技服务综合效能、支撑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为宗旨,集聚和整合嘉兴市及周边区域的创新资源和产业优势,凝聚和培育创新人才,助推两地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盟成立一年来,共谋产业发展新路,结出丰硕成果。目前,联盟成员嘉兴大学G60研究院与上海欣影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成立新型电力系统创新中心。联盟单位与上海理工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孵化建设嘉兴佳益量子科技有限公司。随后,会上发布了汇聚科技资源共享、成果转化服务、技术经纪服务、供需对接服务、产学研合作、人才合作、联合攻关项目合作七大品牌业务的“嘉YOU好成果”品牌包。
沪嘉产学研项目签约
沪嘉产学研项目签约
共享发展机遇、共谋合作新篇。活动现场迎来六大项目集中签约,这些项目覆盖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等多个关键领域,总金额超1800万元。此次签约让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落地生“金”,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彰显了沪嘉双方对合作的坚定信心和深厚潜力,更为两地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的驱动力。
主旨演讲
孔令和教授分享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大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孔令和教授带来《卫星物联网传输与智能计算技术》的分享。孔令和教授从天基物联网研究背景切入,指出在海洋、高山等地面基站难以覆盖的地域,卫星作为基站提供地面终端的接入,形成卫星物联网。由于星载算力有限,现阶段大规模卫星遥感数据需传回地面信关站后才能处理计算,占用非常稀缺的星地通信带宽。然而,星间通信具备大量富余带宽。因此,研发基于国产卫星和星间通信网络,构建多星、星地融合的分布式智能计算与网络系统,能够突破地面网络设施限制,提供全球物联网接入。
黄容琴教授分享
国家优青,上海市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浦江人才、复旦大学药学院教授黄容琴作《脑胶质瘤诊断与治疗》主题报告。黄容琴教授从脑胶质瘤诊断位置特殊、预后差、诊断难等现状引申至分子诊断精准医疗的产业前景。指出脑胶质瘤分子诊断依托磁性COF纳米球的制备技术核心技术,可作为磁性吸附、分离、传感材料,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具有磁性核-介孔壳结构。此外,另一核心技术基于HCR杂交链反应的荧光信号放大传感检测,具备可定制设计H1、H2发卡DNA实现不同miRNA检测,进而应对不同疾病。
成果推介
本次活动借助“浙里好成果”品牌发布这一契机,邀请到沪嘉两地六个项目参与成果推介环节,项目涵盖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沪嘉两地科技创新的蓬勃活力和广阔前景。
1.射频微波无源器件来源:
南湖实验室
沈涛技术思路:
1.射频微波频率范围跨度大,从三百兆到三百吉(三个数量级)。在不同频率,综合考虑电气和机械技术指标,选用最合适的电路形式、材料、及制程工艺实现器件和模块;从电路方式分:集总、半集总、分布、声学器件等;从制程工艺分:PCB、薄膜、IPD、MMIC、LTCC、腔体等。
2.射频微波无源器件和电路,或更广义地说,任何模拟无源器件和模块,本质上是一种电磁结构,理论上可以完全精确的设计,实践上提高测试结果和设计结果的一致性、相关性。薄膜工艺特点:在基板上沉积功能薄膜构成电路;集成薄膜电阻;通孔侧壁金属化;实心孔;聚酰亚胺介质桥;侧面图形化;最小线宽线距:15um。
2.高通量单细胞ChIP-seq设备平台
来源: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刘聪敏核心技术:
微液滴法单细胞测序、微生物单细胞基因组技术,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建库系统可6分钟完成液滴生成,生信分析软件能够自动化分析管线,高通量单细胞ChIP-seq试剂是全球首款转录组试剂盒。
3.自主研发1类新一代抗流感创新药“玛氘诺沙韦”一粒速效治愈流感
来源:嘉兴安帝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朱孝云成果介绍:
玛氘诺沙韦是一款cap依赖型核酸内切酶抑制剂,可抑制流感病毒中cap依赖型核酸内切酶,从而阻断病毒自身mRNA的转录,使其失去自我复制能力,从根源对病毒实施精准打击。玛氘诺沙韦片治疗青少年及成人无并发症的急性流行性感冒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Ⅱ/Ⅲ期临床研究已经达到主要终点,所有流感症状中位缓解时间较安慰剂组改善了26.5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极显著性意义(P<0.0001),治疗乙流的疗效优于玛巴洛沙韦(速福达),显示极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先进非织造技术及产品应用
来源:东华大学
王先锋成果介绍:
1、湿度介导纳米电纺技术可制备防水湿透纳米纤维膜,其中,高湿促进水蒸气,溶剂间双扩散,致密疏水小孔结构能够阻止液态水渗透,超薄高孔隙率结构促进水蒸气扩散,可应用于服装湿度调控。
2、即时锁电驻极熔喷技术可制备高效低阻空气滤网,水分子与纤维表面摩擦形成带电水合质子,热激发能量促进深能级陷阱捕获电荷,应用于工业无尘净化。
3、梯度冷却气控纺粘技术可制备高强粗旦聚丙烯纺粘针刺土工布,应用于大兴国际机场、南水北调河道、新疆公路等重大工程保障。
5.有机小分子/无机盐分离用复合纳滤膜
来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冀大伟成果介绍:
分离膜技术是纺织、材料、化工、生物、环境等交叉融合而成新学科领域,对解决能源资源、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关键阿题意义重大。在印染废水处理领域,染/盐精准分离是实现印染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中空纤维疏松纳滤膜外表面致密,内表面疏松,使得无机盐透过,截留住小分子染料,可显著提升再生水回用率。
6.面向外周血管病诊断的高保真可穿戴应变传感器
来源:上海大学
宋鋆技术路线:
基于多孔聚酯纤维——高粗糙度的导电表面涂层——针织技术构建并调控可穿戴传感器——临床测试建立波形与疾病对应关系,能够应用于柔性可穿戴设备及电子传感器。技术路线优势:聚酯纤维、石墨烯涂料均具有易得且廉价性;针织加工技术成熟。
17日上午,“青年博士嘉兴行”活动于嘉兴市南湖区、秀洲区、经开区分别开展,一支由36人组成的上海青年博士团,分组前往嘉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嘉兴科技城和长三角高层次人才创新园,来自上海的青年科技人才团队纷纷走进园区,奔赴现场调研具有代表性、技术需求迫切的企业,开展现场沟通对接。
本次大会链接沪嘉两地,分享科研成果,提供了共论、共治、共享的交流平台。与沪嘉学者、青年才俊同频共振,共话创新,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共谱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未来,沪嘉两地也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同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助力企业推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经济“主战场”,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高效、高位发展贡献力量。
精彩花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