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冬天,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随着解放战争接近尾声,新中国的版图正在逐步完整。然而,西藏问题始终是一个需要妥善解决的重大课题。在这个关键时刻,毛主席做出了解放西藏的重要决定。起初,这个任务本应由一野来承担,但一个来自西北的电报,改变了整个进藏部队的布局。这个变化不仅仅是军事部署的调整,更引发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连锁反应。为什么彭德怀会极力反对一野入藏?二野的选择又为何落在了18军身上?而更让人深思的是,这支在历次战役中都表现优异的部队,为何会在接到进藏任务后发生如此大的震动?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西藏解放的战略决策 (1949年冬-1950年初)
1949年12月,兰州的西北军区司令部收到了一份加急电报。当时,彭德怀正在和几位参谋讨论青海剿匪的部署问题。参谋长将电报递到彭德怀手中,电报来自北京,是毛主席亲自询问一野部队能否经青海入藏的重要指示。
当时的形势十分特殊。一野主力刚刚结束了甘肃地区的战事,部队正在休整。与此同时,西藏地区的国际形势也在发生微妙变化。英国政府已经表态不再干涉西藏事务,但印度政府却对西藏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年10月,印度驻拉萨代表处升格为总领事馆,这一举动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彭德怀接到电报后,立即组织了一个专门的调查小组。这个小组由军区参谋处的地形专家和熟悉青藏地区的当地干部组成。调查小组连夜绘制了一份详细的地形图,并对青海通往西藏的三条主要路线进行了分析。
第一条是经过青海湖北岸,穿越柴达木盆地,翻越唐古拉山口的北线。这条路线地势起伏大,补给困难,而且要穿越人迹罕至的无人区。第二条是经过玉树,穿越可可西里的中线。这条路线虽然距离较短,但海拔更高,氧气更加稀薄。第三条是经过玉树,绕道昌都的南线。这条路线虽然路程最远,但相对来说补给点较多。
调查小组还走访了当地的藏族群众和商贾,了解到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是青藏高原最寒冷的季节,这期间经常会出现零下40度的极寒天气。更重要的是,从青海进藏的补给线过长,一野部队需要携带至少3个月的给养,这对于当时的后勤条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彭德怀收到调查报告后,立即召开了军区首长会议。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与会人员逐一分析了一野部队进藏可能遇到的困难。除了自然条件的制约,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一野部队缺乏高原作战经验,士兵们大多来自华北平原地区,不适应高原环境。
12月底,彭德怀给毛主席发回了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报告中不仅阐述了从青海进藏的困难,还提出了一个替代方案:由驻守在四川的二野部队担任这一任务。这个建议的依据是,二野部队中有不少原四川地方部队的官兵,他们对高原环境相对更为适应,而且从川藏线进军补给线更短,更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二、18军的选择与定调 (1950年1月初)
1950年1月初,重庆军区司令部灯火通明。刘伯承收到毛主席关于西藏任务的电报后,立即召集参谋人员开始研究部队的选派问题。当时,西南军区的部队分布很广,每支部队都有其特点和现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