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在慈禧的带领下,渐渐走向穷途末日,此时,各地渐渐兴起了不少军阀,其中有六个军阀,在当时是影响最大的,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军队,装备了枪支,颇有些帝国末日群雄暴起的意味。
问题来了,养一支军队,不仅需要有武器,还得要招不少人,民国那个时代当兵恐怕不是单纯为了保家卫国,有大部分人仅仅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那些军阀的军队越庞大,人数越多,也就意味着要承担的军费越多。
那么,军阀们要负担起一支军队的开支,所要付出的金钱肯定不少,他们的钱从哪来?养活一支军队需要多少钱?
光是吃穿,张作霖的钱包就要大出血
民国时期军阀众多,但除了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西南地方军事实力派桂系军阀;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军阀;以及以刘湘为首的川系军阀这六大军阀外,其他的都是小军阀。
不谈其他的小军阀,就直接说耳熟能详的张作霖吧,他的手中握着六大军阀之中的奉系军阀,手下的士兵人数直接达到了三十五万之多,乃是当之无愧的东北王,他要负责的军队开销也是一笔大数目。
按照民国时期的标准来说,一个师的兵力基本上维持在一万人数左右,以一个师为单位来计算估算,先不管其他武器装备需要开销多少,因为当时的军队其实还是靠领头的人决定,有钱就装备好的,没钱就只能凑合了。
在这里先谈论作为一支军队,所需要保障的就是基础的吃穿这两项,毕竟这是每个人不论做些什么,但只要在世界上生活,就必须满足的。
更何况军阀养军队也不是为了玩,而是为了打架的,不能直接化身原始人扛把刀,啥也不穿就直接和敌人对砍吧?而在众人的常识中,军队一般都有自己统一的服装,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军装。
这些军装也不是凭空出现,长在士兵身上的,而是制定了专门的款式,用真金白银一件件做出来,再分发给士兵的,依照当时的标准,一套正规的军装造价基本在两块大洋左右,再加上还有季节因素——冬冷夏热,这便意味着军装不可能只做一套。
于是一个人的军装花费成本就会成倍上涨,往节俭方面计算,每个人的军装花销就五块大洋左右来维持,以一个师一万人的标准来进行估算的话,在军装方面的开销,就能直奔五万块大洋左右。
想让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同理可得,想让士兵去给你打仗,最起码也必须保障士兵有东西吃,尤其是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下,很多人也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若是当兵老是没饭吃,谁给你卖命?
由于时局动荡,民国时期的粮食格外珍贵,价格也是随着一直浮动,并没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数额,但是可以随便取一个时期的价格来进行估算,随然价格浮动,但算出来的总数依然很庞大。
当时一担米的价格为五块大洋大洋左右,将一担木换算成现在的斤,便是一百七十八斤左右,一个士兵每天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若是行军也一般是靠双腿,这便导致了食量会增大。
一个正常男性一天能摄入的米饭大约在一斤左右,而作为一个士兵,比现在的人的消耗大多了,保守估计平均每人一斤半,以一个师一万人为单位来进行估算,一天就需要准备九十担米,换算成大洋便是四百五十四块,一年便高达十六万五千多块。
综上所述,每一万士兵的吃穿,一年的需求便高达二十一万多,张作霖作为拥兵三十五万的大佬,想要满足他自己军队吃穿这两项基本需求,每年就需要准备好七百五十二万大洋,而这还仅仅只是吃穿两项,未包括枪械弹药。
张作霖的崛起之路:从土匪到剿匪
除却必要的生活花销之外,军队还有一大支出——军饷,不管对于哪个军阀来说,军饷绝对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之一,以一个师一万人来进行估算,平均每人的军饷十二块大洋来计算,每月最少需要支付十几万。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军阀都认为自己供了士兵吃穿,都会想办法克扣军饷,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能有吃有穿也是极其不错的了,所以大部分人就算被克扣了军饷,也不敢真的闹事。
手握晋系军阀的阎锡山,为了养军队,大肆在津冀地区疯狂“刮地皮”,然而即使这样,他手中的钱依然不够用,这也导致他十分抠搜,当他为了中原大战,硬生生拼凑出了二十五万晋绥军。
为了激励士兵们,他还开出了一个条件——攻下济南则奖赏二十万,虽然这钱不算多,但阎锡山的军饷发的也不及时,所以众人还是很受吸引的,然而等到济南被攻下之后,阎锡山又想尽办法赖账,不想支付。
说到底,凡此种种都是没钱惹的祸,当时的军阀养活军队都是靠自己的钱,这也是军阀们大肆“刮地皮”的原因,而阎锡山的抠搜也离不开所掌管的山西、绥远两地太穷的因素,但究其原因,也是他不会赚钱。
说到赚钱,张作霖可谓是军阀里的独一份,别看他手底下那么多兵,一年的花销比起阎锡山来说只多不少,但他却是军阀中唯一一个从未刮过地皮的人,而且在他手底下当兵,也从来不会被克扣军饷,
说到此处,是不是满头雾水?张作霖到底做了些什么,能够如此“财大气粗”?这便要从他的出身说起了。
张作霖早年生活得并不好,直接落草为寇,成了土匪,也正是这段土匪的经历,让他十分熟悉土匪的生活习惯,后来的第一桶金便是通过剿匪所得,当时他是为清政府剿匪,清政府高兴之下还赏了他白银千两。
平定五大胡匪的战果累累,除了有不少金银财宝,还有那个年代最令人垂涎的人马武器,张作霖也是胆子大,此次收缴的东西全部都进了自己的腰包,直接赚了个盆满钵满。
纵使突然“暴富”,张作霖也时刻谨记他身为下属的身份,身在官场,自然是不能忘了人情世故,自己剿匪所获颇丰,对于顶头上司可是要好好哄着,不能小气抠搜,于是他一次性拿出两万两白银,孝敬给了张锡銮。
经历过剿匪带来的巨大利益之后,张作霖尝到了甜头,在众多匪寇中又挑选出了新的目标,陆续诱剿了金兰兄弟、辽西巨匪杜立三。
尤其是那位辽西的杜立三,盘踞在辽西当了多年的土匪,所搜刮的财富之多,光是白银就有数百杠,更令张作霖兴奋的,还有杜立三所拥有的的枪支弹药,这可是战乱年代最缺乏的物资了,此时收缴,数量之多,将几十辆大卡车塞得满满当当。
得到这巨量的财富,还有了这么多傍身的枪支弹药,张作霖的腰板子都硬了不少,但他也不想让别人也把他当土匪剿了,还需要清政府给他的正统身份,于是他挑选了一些财物,上交给清政府,以表他的立场。
虚伪的“生财之道”
清政府见他剿匪功绩颇丰,也不多为难他,反而还加大了赏赐力度,上次是白银一千两,这回翻了个倍,直接赏银两千两。
就这样,张作霖的崛起之路开始了,前文说到他在剿匪过程中收缴了不少枪支弹药,于是他对外将这些枪支弹药卖出去,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有枪才有保障,于是当他高价出售的时候,不少人都愿意购买。
而购买的人中,就有土匪,张作霖贼精,他专门卖给土匪,等钱到手之后他又带人去剿匪,就这样,他就像个“中介”一般,虽然买卖枪支,但他却能拿着零成本的枪支赚钱,最关键的是,赚了人家的钱,又带人去剿匪,这样一来,枪支又回到了他手上。
一来二去,张作霖的军队越养越肥,手上的资产也越来越多,富有的土匪也有限,他又想到了另外的办法,将手中的金银投资到了固定资产上面,例如房产、田地、银行等。
凭借着“生财有道”的天赋,等到清政府日趋灭亡之日,张作霖却走着上坡路,后来还成为了盘踞东北三省的东北王,手上财富不少,军队人数最多的时候也高达三十五万之多,他用前期积累的财富,装备了很多先进的武器。
而且张作霖也很有远见,早在一九一六年的时候,他就着手建立自己的兵工厂,然后用了十年时间将其打造起来,在二战前,是名副其实的亚洲最大兵工厂,在此期间,他还着手建立海军和空军,至一九二六年的时候,张作霖就已经拥有了海陆空三军。
短短十年就达到这样的成绩,张作霖当然是名副其实的东北王了,但除了这个名头之外,众人也都眼红非常,都想从他这扒拉几口吃食,只是碍于他的枪管子,而除此之外,更多的是想求他办事的。
以张作霖的实力,想要办件什么事情岂非易如反掌?但咱们这位东北王,可是办事必收费的,甚至还想出了一个,将这事做的不那么露骨——赌博。
据说,张作霖家中开了个赌场,虽然也有一部分有钱人是专门为了娱乐,但更多还是一些想求他办事的,当时的张作霖可谓是“逢赌必赢”,这是为何?他难道是“堵神”再世了不成?
当然没有这么玄乎了,张作霖家里的赌场实际上,是专为求他办事的人提供的一个机会,他还放言道“凡是来参加赌局的人,不输光都不能散场”,换言之,便是说来赌博的人,只能输不能赢。
于是张作霖家里,每晚赌局不断,天天都有人专程跑去输钱给他,民国围棋大师吴清源的回忆录中写道,他姨夫为了北京郊外的一块地,专程去张作霖家里打麻将,一晚上刚好输了和张作霖约定的五十万,此事完结后,他姨夫果然拿到了那块地。
由此可见,张作霖开设的赌局也是一大敛财手段,虽说他不明着搜刮百姓,但当他收下别人搜刮的钱时,又怎么能独善其身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