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慷慨激昂的歌声响起,带着老唱片特有的模糊噪声,一转眼就将人们带回到了1950年10月的抗美援朝战场上。
在冰天雪地中,顽强的志愿军士兵们能够趴在雪窝里几个小时一动也不动。枪管下挂起了冰凌,不动;睫毛上积起了雪花,不动;手指肿成了胡萝卜粗,依旧不动。
正是凭借着如此惊人的毅力与韧性,志愿军最终以弱胜强,击败了装备精良且兵力数倍于我军的美国军队。
战争结束后,许多志愿军将士埋骨他乡,英魂难归故里,但也有幸存下来的战士辗转回国,能够无比幸运地再次与家人团聚。
徐芳耀,就是幸存者之一。
辗转入伍,痛战敌寇
日寇对我国犯下的侵略罪行罄竹难书,自从抗日战争全面打响,中华民族就陷入到了血腥残忍的战争泥沼之中,徐芳耀正是出生在这个时候。
湖南的山村,本应是个小桥流水,炊烟袅袅的世外桃源,此时却也被战火烧得面目全非。
出生于此的徐芳耀,自小便对入侵家园的日军,怀着深仇大恨。
他的童年没有糖果与花衣裳,只有无尽的惊惶与流亡,幼童心中怀着的深刻恨意,便如同一颗种子般悄然扎下了根。
直到男孩跌跌撞撞成长为少年,此时的徐芳耀,早已听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美名,并期盼着自己能够加入解放军部队上阵杀敌。
但天不遂人愿,他没有等来亲切爱民的解放军将士,却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了壮丁。
国民党军队对抓来的老百姓,毫不手软,通通送上前线开挖战壕,青壮年们日复一日地干着苦力,当壮丁的日子相当难熬。
徐芳耀不甘心自己就这么消磨时光,于是秘密谋划逃走,但半路就被国军士兵发现,将他抓了回来。
与他一起被抓进国军充当壮丁的人,不是承受不住高强度的苦力劳作悲惨而死,就是与徐芳耀一样生出了逃跑的念头,却失败被捕,生生被毒打至死。
当时因为人手缺少,徐芳耀经过一顿训诫后,被迫干上了更重的苦力活,但厄运还未到此为止。
后来的他又不幸成为了日军俘虏,逃跑后再次被捕,被毒打至昏迷的徐芳耀落入水中,幸好他幼时常常下河摸鱼,十分通晓水性,幸运地活了下来。
这次之后徐芳耀第二次进入国军部队,终于成为一名战士的他,每次作战都会奔到战况最为激烈的前线,与恨之入骨的日寇进行搏斗。
尽管如此,他心中依然没有忘记,自己最初想要加入解放军的夙愿。
几年时光转瞬即逝,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作为国军旧部,徐芳耀的身份又成为了红军俘虏。但红军军纪严明,拥有对俘虏的优待政策,从不肆意虐待民众。
面对红军领导给出的两条路——要么回家种地,要么成为红军战士,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圆了自己少年时的梦。
历尽波折终于如愿加入红军的徐芳耀,表现十分出色,因为曾归属国军,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缘故,部队十分重视他。
而他也并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次次战斗都直奔前线,勇猛地与敌军战斗。
在跟随红军行进的途中,徐芳耀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场战斗,最令他铭记难忘的一场,还是直打到自家门口的衡宝战役。
在战役发生的同一年,徐芳耀在军中向家中寄去了一封家信,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写错了字,还险些闹出了乌龙。
还好区区错字,没能阻挡亲人相认,最终徐家成功被定义为军属,有了光荣牌和优抚金。
但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要紧的是,徐家一直以为被抓去当壮丁,早已下路不明的大哥徐芳耀还活着,也成为了人民军队中的一员。
纵观徐芳耀成功入伍前的波折经历,无人能说他幸运。但在笔者看来,徐芳耀的经历比同时代的大多数人都要幸运得多。
徐芳耀次次化险为夷,当苦力没有打倒他,被毒打没有打倒他,变成日寇的俘虏也没有打倒他。这样的神奇经历,或许并不是只用运气就能一笔带过的。
除去运气这一不稳定因素,徐芳耀自己也有着十分顽强的求生精神。倘若不是他自始至终都努力求生,或许早在国军中当苦力时,就已经被过量的高强度劳动折磨致死了。
正是因为他的不放弃、不低头,始终与困境险境坚持对抗,才能拥有后来加入解放军成为人民的战士的机遇。
远征朝鲜,险象环生
1950年春,已经经历过无数场战火洗礼的徐芳耀,光荣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员,部队开拔前往朝鲜战场。
远征所要承受的艰辛困苦是以往战斗的数倍不止。
尽管如此,没有一个战士叫苦,没有一个战士喊累,跨越鸭绿江,翻过冰雪皑皑的山脉,志愿军到达了一个全新的战场。
在人生地不熟的境外作战,所面对的敌人又是兵力与装备,都比我军精良许多的美国军队,志愿军将士所要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
但我军的气势并没有被压垮,反而因为与强敌对战而愈发高昂。
作为机枪手的徐芳耀,时常需要完成冲锋,在前面替大部队撕开敌军战线的危险任务,手握重火力的他因此成为了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在战斗中负伤已经司空见惯,勇敢的志愿军战士并没有被敌人吓倒,部队每被打退一次,他们就会再次组织起更加激烈的反击。
直到敌军知难而退,亦或是我方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流尽最后一滴血。
面对中国军队如此旺盛坚韧的生命力,美国的五星上将——那位身经百战功勋赫赫的麦克阿瑟也不得不承认:
谁和中国陆军打仗谁就是有病!
志愿军的强大让对手也不由得折服,身为其中一员的徐芳耀,自然也有着中国战士的血性。
在一次战斗中,敌军的子弹直冲他的右眼而来。
负伤昏迷的徐芳耀及时被战友背下了战场,经过一番治疗后,他被告知射入头颅的子弹碎片已经被取了出来,疲惫至极的徐芳耀不疑有他,安心休养一段时间后就重新奔赴前线。
要知道,此时的志愿军已经出现了数量上的劣势,加之装备补给上的缺陷,面对美国军队的飞机大炮坦克机枪,志愿军的战士们几乎是在用人命来填补一个个炮膛枪膛的血窟窿。
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个战士都是宝贵的有生力量。
重新赶赴战场的徐芳耀,并没有因为曾经负伤的经历就贪生怕死畏惧不前,而是更加英勇无畏地迎着枪林弹雨向前冲。
大大小小的冻疮、伤口在他的身上流血、结痂又脱落,冬去春来,志愿军的抗美援朝任务终于圆满完成。
选择退伍回国的徐芳耀在队伍里看了又看,曾经一起趴雪窝的战友不在了,一起冲锋打掩护的战友也不在了,连在战场上处处保护自己的营长也长眠在了朝鲜的白雪深处。
这场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援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伟大反侵略战争,不仅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志气与血性,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这只沉睡多年的巨龙,已经在东方苏醒。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精彩表现,处处流露出我军将士们不怕吃苦、能吃苦、敢吃苦的精气神。
军队中不只有个别战士的无私奉献,更有千千万万个如徐芳耀一般的人,他们的英勇事迹流传至今,听来依旧令人动容。
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一个个先烈的名字被铭刻在民族的丰碑之上,正因为他们的搏杀与奋斗,让朝鲜人民得以逃离被美军侵略的悲惨结局,他们的热血泼洒在雪白的山岗上,山顶的风将永世传唱他们的事迹。
“抗美援朝”的灵魂历经战火洗礼流传至今,仍然是每个中华子孙必须铭记的伟大精神,我们不能忘记,也绝不敢忘记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勇气,这是一曲勇士的赞歌,更是一曲民族的史诗。
回归平静,再起波澜
退伍回国后的徐芳耀,并没有接受组织分配的工作职位,而是选择回到老家重操旧业——继续当个农民。
他明白自己的根在农村,在田地中,这是无论曾漂泊多远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回到农村后,徐芳耀和其他老实本分的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完全归于平静。同村的村民几乎无人知道这个寡言沉默的老人还有过一段惊险刺激的战斗经历,在大家眼中,他不过是个平平无奇的务农老汉罢了。
时间就如此平静地流淌过去,将昔日的热血辉煌掩埋在生活的泥沙之下。徐芳耀的后半生褪去了刀光剑影的灿烂,只余下子孙绕膝的恬淡与安静。
然而多年前那颗,曾从徐芳耀右眼穿入的子弹并没有忘记他。
自从那次负伤之后,他就时常感到不明来源的头痛。起初,他只以为那是伤口愈合留下的后遗症,但随着疼痛愈演愈烈,终于到了无法忽视的地步。
有一天,正在家中干着农活的徐芳耀因剧烈的头痛昏迷了过去。
闻声而来的家人立刻将老人送入了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在徐芳耀的头部CT片中发现了一块奇怪的阴影。
徐芳耀立刻被医院重点观察收治,医生也对他的子女进行了详细的问询,譬如老人近年来是否经历过危险事件,家中是否发生过暴力事件等等,得到的回答无一例外都是否定。
心生疑惑的医生瞒着家属偷偷报了警,等到警方介入调查,才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老人是否有早年参军的经历?
提起这个,子女们坐不住了,纷纷追问起医院究竟发现了什么,而最终得到的答案也让他们大吃一惊。
那个折磨老人多年让他头痛不止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颗子弹!
并且根据医生的推断,子弹当年射入徐芳耀大脑时的方向,应当是子弹头朝向后脑,然而如今的检查结果却显示,子弹头朝向面部,这只能说明,在多年的活动影响下,老人头部的子弹已生生转过了一圈。
多年以来纠结徐芳耀老人与子女的难解之谜终于大白,孩子们也知道了,原来平日十分平凡的爷爷也有如此热血激昂的过去。
一枚子弹,伴随着徐芳耀度过了六十余年的时光,见证过他为国征战的忘我与无畏,也见证过一切尘埃落定后他的清闲淡然。
此事一出,引起轰动,各家媒体纷纷前来报道,在新闻中将徐芳耀老人称为
“与一枚子弹战斗六十年的勇士”
事实上,徐芳耀所迎战的,远不只是一枚子弹这么简单。战争的残酷性远超常人所能想象之极,身处战场之上的人亲身经历的场景,更是比我们耳闻的残忍百倍千倍。
幸运如徐芳耀,能够全须全尾地脱离战场回到故乡。但还有更多不幸运的人,他们为了某个崇高的理想洒尽了最后一滴鲜血,埋骨异国他乡。
战争,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是一个符号,提起它,人们会想起死亡、恐惧、分离……但在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们眼中,战争二字所蕴含的,并不仅仅是几个单薄的词语。
时至今日,全世界仍有许多人身处战火硝烟的笼罩之下,身不由己。
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
中国的强盛,离不开先辈们的奋斗与抗争。战争是不应当被使用的手段,但中华民族也绝不是一个甘于受人奴役的民族。
在无数将士的血肉英魂奠基之下,全世界都将牢记一条铁律:
与中华民族为敌,就是与千千万万中国人民为敌,一切武器手段,都将淹没在红色的海洋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