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是城市发展的根本与内核,决定着城市的价值品质,诠释着城市的特色记忆。11月19日,由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万顷沙镇政府承办的“传承与发展·南沙(万顷沙)历史文脉探究研讨会”在万顷沙围垦历史陈列馆举行。
历史、民俗、文学等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万顷沙传统历史文化特色与文旅发展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区领导欧阳健华出席研讨会。
万顷沙强大的文化内生力
再次迸发
研讨会伊始,精彩的围垦历史启示专题片,带领众人重温了先辈们以血肉之躯与汹涌的潮水相抗衡的围垦历史,展现了万顷沙人民不屈不挠、勤于深耕、勇于开拓的精神品格。
万顷沙地处广州最南端,区域面积约143平方千米,下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万顷沙原辖区为珠江口浅海滩涂,成沙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东莞明伦堂在此围垦,意图在汪洋巨浸之中造成万顷良田,故以此为名。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掀起围垦“大会战”,在云山珠水的岁月淤积中围出了万顷沙坦、垦出了万顷良田,实现了稳粮兴农、富农增收,奠定了广州向南拓展、向海发展、向世界开放的空间基础。
现今,万顷沙已发展成为广州市首个省级生态环保示范镇,特有的咸淡水环境,培育了新垦莲藕、万顷沙粉蕉、万顷沙番石榴、南沙鲜鲩、南沙黄油蟹等一批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从“滩涂湿地”摇身变成“鱼米之乡”。
欧阳健华表示,万顷沙传统的农耕模式已成为过去,今天的万顷沙已经发展成为大湾区的重要枢纽,经济形态也逐渐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但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忘掉万顷沙独有的特色和根脉,而是要在守正中创新。
万顷沙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在传统农耕中,有许多优秀文化遗产值得进一步挖掘,如围垦的沙田灌溉系统、特殊的农作物品种、传统的农业工具等。
这些都是彰显中华劳动人民智慧的宝贵遗产,应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转化为旅游资源,让它们得以传承和在新时代中再次展现魅力。
万顷沙的发展不仅是一部围垦史,还是劳动人民的奋斗史。欧阳健华表示,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渗透了世世代代南沙劳动人民的血和汗,凝聚了建设者的智慧和力量。
这不仅是万顷沙人的人文精神内核,更深刻诠释和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农耕文明中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勤劳致富的优秀精神品格。
欧阳健华指出,万顷沙要继续发挥环境、物产、交通优势,积极营造良好文化生态,吸引作家、艺术家和专家学者以万顷沙为创作素材,让万顷沙强大的文化内生力,再次迸发活力与能量。
专家学者多角度诠释
万顷沙特色文化优势
万顷沙镇负责人介绍,为传承围垦精神,形成内生动力,今年,万顷沙将围垦文化深度挖掘重新打磨,初步建成万顷沙围垦历史陈列馆(沙田水乡体验中心),进一步凝练成“勤耕勇拓、锐意持行、奋袂一众、惟实励新”围垦历史启示,激励全镇上下形成昂扬奋进、“二次创业,再立潮头”干事创业氛围。
研讨会邀请了四位来自历史、民俗、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万顷沙的历史文化沿革、水上人生计生活变迁、万顷沙的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水乡文化等方面展开深入解读,为万顷沙打造特色文旅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金雨雁
(中山大学人文学院特聘研究员)
从万顷沙历史老街“公局街”切入,金雨雁讲述了东莞明伦堂在万顷沙的故事,反映了万顷沙地处三地交汇处而产生的独特的社会形态与人文历史。
王哲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学者)
为探究万顷沙水上人生计生活的变迁,王哲深入红港村开展长达两个月的田野研究。
研讨会上,王哲分享了万顷沙渔民们从流动的“水上人”到陆上转向土地的过程,剖析了其背后的成因。
郭锦生
(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副秘书长)
郭锦生从万顷沙围垦历史、特色生态、农田水利、农具发明等方面介绍了万顷沙围垦史背后所蕴含的独特性和价值,并从文学的角度探讨了传统围垦文化的如何开展文学创作的可能性。
他表示,万顷沙围垦历史背后内涵丰富,可借助诗、书、画、文、舞、戏、剧等多种形式,引导各类文化人深入生活,帮助大家了解万顷沙,写好万顷沙。
梁谋
(中国民间艺术家、广州市政协文史专员)
梁谋展现了万顷沙丰富多彩的水上文化活动及节庆仪式,提出打造水乡供销集市、开拓水乡民宿、研发沙田围海研学活动的建议,以此促进万顷沙特色文旅开发。
研讨会还邀请了围垦老一辈建设者陈添,分享了记忆中的围垦经历和这片土地的巨大变化。他感叹道,说是围垦,实际上就是像打仗,有人扛着锄头,有人挑着扁担,有人拿着木铲挖泥,当年围垦大军与潮水战斗,为改变命运而奋战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据了解,为深入挖掘并展现南沙十个镇街历史文化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推动其传承、保护与发展。今年,南沙区文广旅体局联合镇街相继开展历史文脉探究研讨会,万顷沙是该系列研讨会的第四站。
作为南沙最具特色的镇街,近年来,万顷沙立足特色水乡魅力,纵深推进“渔舟唱晚”新乡村示范带建设,以“带”为线,以“景”为珠,融合红港村、红洋村等5个行政村独特资源,规划建设江畔绿洲、嘉鱼驿站、水乡院子、红洋双虹等特色体验地,并打造5条精品观光旅游线路,串珠成链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相关链接:)
小南带你看
重大突破!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南沙正式入列
院士为什么钟意来南沙?
文字:罗瑞娴
图片:罗仲贤、裴越、万顷沙镇、资料图
编辑:林春萍
校对:武姣姣
二审:梁思静
终审:李立志、李夏同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