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讯 11月6日,跨雄商高铁1000千伏台泉特高压输电线路迁改完成,实现“增高”,为高铁列车安全下穿创造必备条件。至此,河北境内对雄商高铁构成影响的电力线路全部妥善处置。
此次迁改作业,被形象地称为电力线路“增高术”。作业人员通过拆除在衡水市枣强县境内跨越雄商高铁的特高压线路四基铁塔,新建最高117米、重200吨的五基新塔,提升线路高程,进而满足高铁列车通行安全距离。
中铁一局电务公司雄商高铁三电及管线迁改项目负责人介绍:特高压线路途经省份多,迁改停电期间影响范围广,停电计划批复难,对在有限时间内高质量完成高难度施工提出挑战。
为保证迁改施工顺利实施,技术人员多次实地踏勘,仔细测量线路每一处关键节点的数据,评估潜在的风险因素,确定“拆四建五”的施工方案。项目部提前制定计划,将各工序以“天”和“小时”为单位卡控,每日班前会上细分进度。
此次迁改的特高压线路下方还有4条10千伏线路和1条110千伏线路,并多次跨越村庄道路。项目部为保证特高压线路旧导线拆除和新导线展放施工期间,下方线路安全和村民出行不受影响,提前搭建多处跨线架,并在110千伏线路停电后及时封网保证线路安全;为有效杜绝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高风险源引起的安全事故,严格规范高处作业工具材料使用标准,杜绝带张力拆除导线,指派专人跟踪天气预报,严控大风天气高空作业。经过16天紧张有序的施工,迁改任务胜利完成。 (王玉斌)
又讯 11月8日,中铁三局承建的雄商高铁衡水枢纽枣强特大桥第365号墩T构连续梁成功转体,同时跨越邯黄铁路、240国道,与两端线路精准对接。
雄商高铁衡水枢纽枣强特大桥位于衡水市桃城区、滨湖新区及枣强县,全长约16603米,涉及特殊桥梁孔跨15处。其中,上跨邯黄铁路、240国道段采用(80+80)米T构连续梁,重量约达1万吨,采用转体法施工。桥梁施工现场正好“卡”在铁路和公路这两条既有线路“缝隙”之间,东西向最宽处只有24.5米,场地边缘距离铁路防护栅栏最近只有0.86米。T构连续梁转体39°33′后斜交上跨邯黄铁路,底面与铁路回流线最小净距0.64米,与接触网线最小净距2.48米。现场空间受限,施工管理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施工中,项目部采用支架现浇法,比使用传统的挂篮施工法工期缩短了8个月。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深挖施工组织潜力,强化工序衔接,落实安全穿透式管理,有效保障了施工进度、安全。
雄商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京津冀轨道交通网,对于贯彻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助力建设雄安新区“千年大计”,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张剑 墨梦露)
(中国中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